今年6月,美國總統特朗普下令用隱形轟炸機對伊朗進行環球打擊,該決定成為扭轉長達數十年來伊朗核計劃問題僵局的關鍵轉折點。

「我們的目標是摧毀伊朗的核濃縮能力,並制止這個世界上頭號(恐怖主義)支持國所帶來的核威脅。今晚,我可以向全世界報告,這次打擊取得了驚人的軍事成功。」6月21日特朗普總統在軍事打擊後不久發表電視講話時說道。

伊朗自20世紀50年代起開始發展核能計劃,並於1970年在時任國王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Mohammad Reza Pahlavi,1919—1980)的領導下簽署了《核不擴散條約》(the Nuclear Non-Proliferation Treaty)。《核不擴散條約》要求無核武器國家不得發展核武器。然而,1979年發生伊朗革命,國王被推翻,伊朗成為什葉派(Shia)宗教人員領導下的伊斯蘭共和國。自此,伊朗對核不擴散義務的承諾一直是國際社會關注的問題。

2003年,當美國軍事介入伊朗鄰國伊拉克,並在那裏搜尋可能存在的大規模殺傷性武器時,伊朗時任領導人哈梅內伊(Ali Khamenei)聲稱,伊朗不會尋求核武器。雖然伊朗繼續否認其核武器計劃,然而國際原子能機構(International Atomic Energy Agency,簡稱IAEA)發現,有跡象表明伊朗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2003年期間曾開展過此類計劃。

據以色列政府稱,自2003年以來,伊朗一直在秘密進行核武器計劃,而美國情報界的評估則較為含糊不清。

儘管美國情報界一直沒有宣布伊朗正在尋求發展核武器,然而美國軍方多年來卻一直在為扼殺伊朗的核計劃做準備。

在今年6月26日的新聞發布會上,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將軍透露,2009年,美國軍方責成國防威脅降低局(Defense Threat Reduction Agency)的兩名成員領導一個項目,研究打擊伊朗位於福爾多(Fordow)地下鈾濃縮設施的方法。凱恩透露,該項目對GBU-57巨型鑽地彈(一種重達30,000磅的掩體炸彈)的研發產生了重大影響。

凱恩說,6月21日美國對伊朗核設施的打擊,是長達15年的周詳計劃和縝密準備的最終成果。

2025年6月22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將軍在位於維珍尼亞州阿靈頓的五角大樓討論6月21日對伊朗的打擊。在「午夜之錘」行動中,七架B-2轟炸機攜帶GBU-57巨型鑽地彈(一種精確制導專門用於摧毀深埋的堅固目標的掩體摧毀武器),擊中了伊朗的三個核基地。(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2025年6月22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凱恩(Dan Caine)將軍在位於維珍尼亞州阿靈頓的五角大樓討論6月21日對伊朗的打擊。在「午夜之錘」行動中,七架B-2轟炸機攜帶GBU-57巨型鑽地彈(一種精確制導專門用於摧毀深埋的堅固目標的掩體摧毀武器),擊中了伊朗的三個核基地。(Andrew Harnik/Getty Images)

伊朗核協議

儘管對伊朗核計劃的評估結果不盡相同,國際社會最終還是加大了對伊朗的制裁。

2015年4月,經過近兩年的談判,伊朗與美國、英國、法國、中國、俄羅斯、德國和歐盟簽署了一項協議,限制伊朗的鈾濃縮活動以減輕國際制裁。該協議正式名稱為《聯合全面行動計劃》(the 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

2018年5月8日,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退出了2015年的協議,理由是擔心該協議不足以限制伊朗的核發展、彈道導彈計劃以及對中東地區指定恐怖組織的支持。在退出協議的同時,特朗普總統下令對伊朗實施新的「最大限度施壓」制裁行動,並表示將通過談判達成一項新協議,更有效地限制伊朗的核野心。

隨著特朗普總統加大制裁力度,伊朗開始提高鈾濃縮水平。

特朗普總統首個任期結束時沒有與伊朗達成新協議。

繼任的祖拜登(Joe Biden)總統為重新達成2015年協議做出了一些努力,然而進展甚微。伊朗領導人將2021年4月納坦茲(Natanz)核設施爆炸事件歸咎於以色列,並宣布他們將把鈾濃縮提高到60%的純度。

鈾純度達到約90%是製造核武器的必要條件。

重返白宮後,特朗普總統再次呼籲與伊朗達成新的核協議。4月初,特朗普總統通知伊朗在60天內同意達成協議,否則可能面臨軍事行動。

2018年5月8日,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退出2015年伊朗核協議。總統表示,該協議未能充份遏制伊朗的核計劃和導彈計劃。伊朗在2015年同意限制鈾濃縮活動,以換取減輕制裁。(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2018年5月8日,美國時任總統特朗普在白宮宣布美國退出2015年伊朗核協議。總統表示,該協議未能充份遏制伊朗的核計劃和導彈計劃。伊朗在2015年同意限制鈾濃縮活動,以換取減輕制裁。(Chip Somodevilla/Getty Images)

「第61天」

在五輪談判當中,美國和伊朗的談判代表在伊朗是否可以根據新協議繼續濃縮鈾的問題上仍然存在分歧。

特朗普總統在6月12日的白宮活動上對記者說,以色列有可能打擊伊朗,儘管他「很想避免衝突」。

「只要我認為可以達成協議,我就不希望(以色列)介入。」他說道。

特朗普總統在白宮發表上述言論時,美國和伊朗代表原定於6月15日在中東國家阿曼(Oman)舉行第六輪會談。

6月13日凌晨,以色列戰機進入伊朗領空,開始了針對伊朗軍事和核設施、軍隊高層領導以及主要核研究人員的打擊行動。

「兩個月前,我給伊朗下了60天的最後通牒,要求他們『達成協議』。他們本該這麼做!今天是第61天。」特朗普總統6月13日在其社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上發文寫道。「我告訴過他們該怎麼做,但他們就是做不到。現在,他們或許還有第二次機會!」

儘管特朗普總統在以色列發動突然襲擊之後,仍然呼籲伊朗繼續談判,然而伊朗還是退出了6月15日的阿曼會談,並開始向以色列發射報復性導彈和無人機轟炸。

隱形軍事攻擊

雖然以色列飛機在6月13日的首次突襲之後,成功地對伊朗全境進行了大範圍打擊,然而以色列的武器仍難以擊入福爾多的地下設施。此時,要求美國以GBU-57鑽地彈形式提供支援的呼聲開始高漲。

6月19日,白宮新聞秘書萊維特(Karoline Leavitt)宣布,特朗普總統將在「未來兩周內」決定美軍是否加入打擊伊朗的行動。

6月21日午夜剛過,7架B-2「幽靈」(Spirit)號隱形轟炸機(唯一裝備有GBU-57的飛機)從密蘇里州懷特曼(Whiteman)空軍基地起飛,向東飛往伊朗。

2025年6月22日,一架B-2隱形轟炸機抵達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David Smith/AP Photo)
2025年6月22日,一架B-2隱形轟炸機抵達密蘇里州懷特曼空軍基地。(David Smith/AP Photo)

這次隱形轟炸機打擊行動被稱為「午夜之錘行動」(Operation Midnight Hammer),是一次高度協調的軍事行動,數十架空中加油機在轟炸機飛往伊朗福爾多和納坦茲核設施的途中為其提供支援。這次行動還在一定程度上運用了的誤導策略,一組單獨的飛機從懷特曼空軍基地起飛,向西飛往太平洋作為障眼機隊。

當七架B-2轟炸機飛抵位於中東的美國中央司令部行動區時,戰鬥機也加入了護航行列。

另外,美國軍艦還向伊朗第三個核設施伊斯法罕(Isfahan)發射了二十多枚戰斧(Tomahawk)式對陸攻擊巡航導彈。導彈發射的時間經過精心安排,與轟炸機襲擊福爾多和納坦茲的時間大致相同。

美國第四代和第五代戰鬥機在B-2轟炸機前方飛行,在飛往主要目標的途中壓制伊朗防空部隊。六架轟炸機在福爾多投下了12枚GBU-57巨型鑽地彈,第七架轟炸機在納坦茲又投下了兩枚巨型鑽地彈。

在轟炸機飛離福爾多和納坦茲的同時時,戰斧巡航導彈攻擊了伊斯法罕。

6月23日,伊朗發射了一枚報復性導彈,特朗普總統稱這枚導彈「軟弱無力」,主要是象徵性的,隨後他宣布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階段性停火,結束了他所說的「十二日戰爭」。

以色列和美國的打擊在多大程度上挫傷了伊朗的核發展,目前仍不清楚。6月26日,伊朗外交部長阿拉格奇(Abbas Araghchi)表示,福爾多、納坦茲和伊斯法罕設施受到「極度且嚴重」的破壞。

特朗普總統曾表示,如果伊朗核活動的恢復令他感到擔憂,他將再次轟炸伊朗核設施。

原文:Infographic: Inside the Secret Mission That Took Down Iran’s Nuclear Plant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