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數據顯示,今年6月,從亞洲始發、運往美國的貨櫃中,來自中國的佔比連續第四個月跌破50%。

《日經亞洲新聞》7月23日報道,日本海事中心周二(7月22日)發布數據顯示,6月從亞洲到美國的貨櫃總量約為168萬個標準箱(TEU,20呎的貨櫃),年減7.3%。

6月份,來自中國的運輸量約為76萬個TEU,下降24.9%。中國在亞洲總運輸量的佔比為45.3%,略低於5月的45.4%,連續第四個月低於50%。中國1月至6月的平均比例為50.4%,低於去年同期的54.2%。

2024年,從亞洲至美國的運輸總量達到2,144萬個標準箱,超過從亞洲到歐洲及其它航線,成為全球最大的貿易航線。

2009年和2014年,中國貨櫃佔據從亞洲至美國海運總量的65.5%,達到頂峰。但在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一任期內,由於美中爆發首輪貿易戰,企業開始將生產線轉移到東南亞,此後中國貨櫃份額呈現下降趨勢。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內對北京採取更強硬立場,一度對中國徵收高達145%的關稅。此後,關稅稅率降至30%,但如果兩國談判從現在到8月12日最後期限破裂,關稅稅率可能會再次上升。

東南亞是中美貿易萎縮的受益者。6月份,東南亞對美出口年增31.6%。儘管日本和南韓出口份額分別下降至3.3%和6.4%,但東南亞的市佔率卻上升至33.2%。尤其是越南,其份額上升至18%。越南於7月2日成為首個與美國達成貿易協定的亞洲國家,印尼也於7月15日緊跟在後。

特朗普宣布對越南和印尼分別實施20%和19%的關稅,低於其它國家。但兩份協議都有打擊中國貨洗產地的條款。

東南亞國家正在採取措施利用這一趨勢。越南物流公司Vinafco於5月向該國最大鋼鐵製造商和發集團(Hoa Phat Group)訂購了750個標準箱(TEU)貨櫃,這些貨櫃將於8月開始交付。

由於房地產市場長期不景氣,中國國內需求持續低迷,因此中國正在提高產量以提振經濟,但是如果出口疲弱,擴大的過剩產能可能會進一步抑制經濟,形成惡性循環。而特朗普關稅措施可能會進一步加劇這一趨勢。

日本航運公司川崎汽船株式會社(Kawasaki Kisen Kaisha)社長五十嵐武宣(Takenori Igarashi)表示:「我們正在密切關注8月份的貨運情況,因為這是聖誕購物季前貨櫃運輸的高峰期。」

神奈川大學教授松田琢磨(Takuma Matsuda)表示,儘管貨櫃航線的調整正在進行,但「目前尚不清楚8月份中美能否達成關稅協議,形勢相當不明朗」,「貨運量的不確定性正在增加」。#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