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發現一個被稱為「長周期瞬變體」(long-period transient,LPT)的罕見天體。在迄今已知的LPT中,這個天體的極化程度最高,也是唯一一個被觀測到會自轉加速的天體。這種現象在同類天體中從未見過。天文學家稱之為違反天文物理學原理的「獨角獸」天體。

美國國家電波天文台(National Radio Astronomy Observatory,NRAO)在新聞稿中指出,天文學家藉由位於西維珍尼亞州的綠堤天文台(Green Bank Observatory)等世界上最先進的一些電波望遠鏡,發現了這個被命名為CHIME J1634+44的LPT。

綠堤天文台是NRAO的一部份,它們都是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資助的主要設施。

LPT是一種天文學家最近才發現、會發射無線電脈衝的天體,其自轉周期極長,有時候會持續數分鐘至數小時。而CHIME J1634+44的獨特性質,例如自轉周期神秘縮短和異常極化,挑戰了既有的科學認知,而且引發了關於這些天體如何運作的問題。

主導這項研究的綠堤天文台研究員董封丘(Fengqiu Adam Dong,音譯)在提到CHIME J1634+44的獨特特徵時說:「即使在其它LPT中,你也可以稱CHIME J1634+44為『獨角獸』。」

天文學家在2022年首次發現LPT。這種天體每隔幾分鐘或幾小時就會發出一次無線電脈衝。儘管研究人員利用多個天文台對CHIME J1634+44觀測數百次,但仍不清楚其重複發出無線電脈衝的確切時間。

董解釋,CHIME J1634+44似乎每14分鐘會發出一次無線電脈衝,但有一個明顯的次要周期為70分鐘,正好是它的5倍。他們認為這兩個周期都是真實的,它可能是一個有某種東西圍繞中子星運行的系統。

在正常情況下,像中子星或白矮星這樣的天體會隨時間減慢旋轉速度,因為它們會損失能量,因此它們的自轉周期會變長。但CHIME J1634+44的周期正在變短,這意味著它正在加速旋轉,而不是減速。

研究人員認為,CHIME J1634+44實際上可能是兩顆恆星在非常近的距離相互繞行。如果這個雙星系統的軌道正在收縮(可能是因為它們經由發射重力波或相互作用而損失能量),這會導致其周期看起來變短。天文學家曾在其它近距離互繞的成對白矮星中觀察到這種軌道收縮的現象。

CHIME J1634+44發出的無線電脈衝是100%圓形極化的,這意味著無線電波在傳播過程中會以完美的螺旋形狀扭曲——這極為罕見。

天文學家尚未發現已知的中子星或白矮星在每次發出無線電波時都會出現這種情況。這意味著這些無線電波的產生方式與他們在所有其它已知天體中觀察到的無線電波不同。

董補充:「CHIME J1634+44的發現增加了已知的LPT數量,而且挑戰了現有的中子星和白矮星模型,這表明可能還有更多類似的天體等待發現。」

這項發現為無線電天文學開闢了新的道路,使天文學家距離揭開這些神秘宇宙燈塔的奧秘更近了一步。

上述研究成果於7月17日發表在《天文物理期刊通訊》(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上。#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