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興起前,最為人讚頌的兩名美麗貞潔的女性就是希伯來女子蘇珊娜(Susanna)和羅馬女子盧克麗霞(Lucretia)。她們受性命威脅被迫通姦時的表現與抉擇令人欽佩。

數千年來,這兩位女性成了藝術家的作畫主題。然而卻有一個弔詭的現象:在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1528—1588年)之前的藝術家鮮少強調她們的高尚節操。有些畫家在構圖上淡化了故事情節,而委羅內塞則忠於故事原始意涵——強調她們是被誣陷犯通姦罪的貞潔女子。

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自畫像,1558至1563年創作,布面油畫,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館藏。(公有領域)。
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自畫像,1558至1563年創作,布面油畫,俄羅斯聖彼得堡艾爾米塔什博物館(Hermitage Museum)館藏。(公有領域)。

蘇珊娜與盧克麗霞的故事

根據《諾克斯聖經》(Knox Bible,翻譯自現存最早的希伯來聖經希臘文譯本)之《但以理書》第13章記載,兩名受人尊敬的長老威脅蘇珊娜,若她不與他們通姦,便會誣告她與別人通姦,讓她被判死刑。蘇珊娜拒絕與他們通姦,結果被起訴並判處死刑。在她準備被帶去施以石刑之前,先知但以理(Daniel)要求對控告者進行交叉詢問,結果那兩名長老證詞互相矛盾,最終被判偽證罪並被處死。

盧克麗霞的故事最著名的版本載於李維(Livy)撰寫的《羅馬史》(History of Rome)第一卷第58章。公元前五世紀,羅馬暴君塔克文(Tarquin)有個兒子叫塞克斯圖斯(Sextus Tarquin),他脅迫盧克麗霞與他通姦並且得逞。他給她兩個選擇:順從他的逼迫,否則就以「抓到她與她的男僕通姦」為由處死他們,盧克麗霞於是就範。

翌日,盧克麗霞向父親、丈夫及兩名見證人懺悔,她說:「我的身體被侵犯了,但我的心靈無辜;我要以死明志。」隨後她便自盡身亡。她的死激怒了家族及其他羅馬貴族,最終導致塔克文政權被推翻,塞克斯圖斯被迫逃亡,不久即遭殺害。

常見的藝術詮釋

藝術家筆下的蘇珊娜與盧克麗霞多半呈現裸體或半裸,畫面通常著重於她們初次遭覬覦者威脅的場景。

許多描繪蘇珊娜的畫作只呈現她單獨在私人花園洗澡的畫面,若無標題或細微線索,很難分辨這是蘇珊娜的畫像,還是一般裸體畫或維納斯的畫像。有些敘事性畫作則可藉由畫面邊緣兩名偷窺的長老來辨識,丁托列托(Tintoretto)所繪的四幅蘇珊娜畫作中,有三幅(其中兩幅比委羅內塞的畫作早數十年)就屬此類表現形式。

在更多作品中,長老在畫家的構圖中雖扮演重要的敘事角色,然而他們始終不及蘇珊娜的裸體形象顯眼。到了委羅內塞的時代,把蘇珊娜畫成裸體已成為藝術創作慣例。丁托列托、喬爾喬·瓦薩里(Giorgio Vasari)的合夥人亞歷山德羅·阿洛里(Alessandro Allori)、洛倫佐·洛托(Lorenzo Lotto)及揚·馬西斯(Jan Matsys)等藝術家,在委羅內塞之前都是這樣畫的。

盧克麗霞通常被畫成半裸的模樣,並呈現她即將自盡的瞬間。畫中她多持匕首,指向自己胸膛,顯然是即將自殺的樣子。然而根據古籍記載,她是在家人面前自盡,當時穿著應該是整齊的。裸露有時是要象徵她遭受侵犯,有時則像安布羅修斯·本森(Ambrosius Benson)的作品,希望同時呈現她的美貌與節操。不過大多數情況,裸露只會把故事情節沖淡。

藝術家偶爾也會將盧克麗霞畫成與蘇珊娜相似的情境(裸體形象),只是情節換成塞克斯圖斯在她睡房中突襲她。儘管古籍並未提及她當時的穿著,但把她畫成裸體能夠更有效地傳達故事內容。

委羅內塞的構圖

委羅內塞是第一位強調盧克麗霞與蘇珊娜高尚節操的繪畫大師,這種節操是西方世界的道德典範。他的作品《盧克麗霞》可能或多或少受到提香(Titian)約1515年的一幅早期畫作影響。兩人作品中的盧克麗霞都是金髮,身穿綠白相間的衣服,服裝大致完整。

提香畫的盧克麗霞也是著重她的外在美,但表現上較為含蓄。盧克麗霞的雙眼向上凝望,神情中帶有一絲好奇,半透明的衣料隱約勾勒出她的身形,匕首略微偏向身體之外。

提香(Titian)約1515年創作的《塔克文與盧克麗霞》(Tarquin and Lucretia),板面油畫,82.8cm×68cm,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館藏。(公有領域)
提香(Titian)約1515年創作的《塔克文與盧克麗霞》(Tarquin and Lucretia),板面油畫,82.8cm×68cm,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館藏。(公有領域)

委羅內塞的作品與提香作品雖有相似之處,卻也有很多相反之處。他畫的盧克麗霞低頭望向地面,神情充滿羞愧與悔恨,甚至有點厭惡自己。她不僅穿著較為整齊,還拉起披風更完整地遮掩身軀。匕首的尖端抵在胸前,似乎已開始刺入肌膚。匕首不僅是她結束生命的工具,也釘住了披風,讓她即使死了仍保持端莊。畫中她的美貌令人嚮往,但焦點卻落在她自殺的舉動與以死明志的節操。

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約1580至1583年創作的《盧克麗霞》(Lucretia),布面油畫,109.2cm×90.9cm,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館藏。(公有領域)
保羅·委羅內塞(Paolo Veronese)約1580至1583年創作的《盧克麗霞》(Lucretia),布面油畫,109.2cm×90.9cm,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Kunsthistorisches Museum)館藏。(公有領域)

委羅內塞筆下的蘇珊娜同樣表現得很端莊,在畫中,雖然她裸露的肌膚比盧克麗霞多,但長老逼近時她迅速掩護自己的身體。不過她的性格與盧克麗霞不同,細看之下,她臉上交織著難以置信、困惑與抗拒的神情,彷彿覺得他們的提議(威脅)荒誕不經。

委羅內塞約1580年創作的《蘇珊娜與長老》(Susanna and the Elders),布面油畫,150.9cm×176.8cm,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國家博物館(Prado National Museum)館藏。(公有領域)
委羅內塞約1580年創作的《蘇珊娜與長老》(Susanna and the Elders),布面油畫,150.9cm×176.8cm,西班牙馬德里普拉多國家博物館(Prado National Museum)館藏。(公有領域)

這兩則歷史故事皆告誡人色字頭上一把刀,也凸顯有權勢男性的極度腐敗與濫權。委羅內塞把作畫重點放在女性的遭遇與她們的節操,啟發了後世藝術家。後文藝復興時代的大師如彼得·保羅·魯本斯(Peter Paul Rubens)、安東尼·范戴克(Anthony van Dyck)與阿特蜜希雅·真蒂萊希(Artemisia Gentileschi)皆延續了委羅內塞這種傳統風格。

原文:Paolo Veronese: The Virtues of Lucretia and Susanna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