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與歐盟於周末達成關鍵協議框架,將民用飛機及其零部件排除在即將實施的關稅清單之外,避免打擊雙方航空產業的供應鏈與交付作業。此舉也顯示空中巴士(Airbus,簡稱空巴)與波音(Boeing)罕見一致對外,聯手捍衛跨大西洋免稅體系。

歐盟官員表示,周日(7月27日)宣布的關鍵協議框架下,美國將對多數歐盟進口商品加徵15%關稅,但飛機、引擎、備件與座椅等零組件將維持「零關稅」,以穩定航空產業。

據路透社報道,這項結果來自數月來低調但有效的業界遊說。過去曾因補貼爭議在世界貿易組織(WTO)對簿公堂長達17年的空巴與波音,這回罕見地步調一致,呼籲回歸1979年超過30國簽署的《民用航空器貿易協定》。該協定至今仍是少數具法律效力的行業專屬關稅豁免條約之一。

儘管本次協議尚未涵蓋太空產業,也未正式重啟1979年協定,但已緩解供應鏈壓力。空巴回應稱「已注意到協議內容」,並強調穩定、可預期的貿易環境對高度整合的航空供應鏈至關重要。波音則尚未發表評論。

業界人士透露,通用電氣航空(GE Aerospace)行政總裁卡普(Larry Culp)在協議促成過程中發揮關鍵作用。他4月在白宮與總統特朗普會晤時,主張重建零關稅制度,強調該機制幫助美國航空產業每年維持750億美元貿易順差。達美航空(Delta Air Lines)行政總裁巴斯提安(Ed Bastian)也曾呼籲仿傚美英之間的協議,推廣至美歐談判。

特朗普政府5月與英國達成協議,恢復噴射引擎免稅貿易,為本次美歐協議鋪平了道路。

根據Cirium數據,波音約17%的飛機交付至歐洲,空巴則有12%銷往美國(部份於美國本地組裝)。法國航空工業協會(GIFAS)指出,美歐互為飛機零組件最大市場,彼此高度依賴。

然而,觀察人士警告,此協議無法防堵航空業遭中美貿易緊張牽連。美國商務部已於5月啟動「232條款」國安調查,評估進口商用飛機、引擎與航空零組件的安全風險。分析人士認為,該調查可能為對共產中國實施新一輪關稅或進口配額鋪路。

知情人士指出,美方尤其關注中方在稀土元素、高性能磁材等航空關鍵原料上的壟斷。這些材料對飛機與引擎製造不可或缺,若遭中方限制出口,恐對美國航空產業構成重大戰略風險。

此外,中共長期推動「軍民融合」政策,中共央企中國航空工業集團(AVIC)與軍方密切協作,使民用技術具備迅速轉化為軍事用途的能力。美國國家安全機構憂心,與中資供應鏈的合作恐間接強化中共軍事實力。

美國航空業界與部份國會議員已呼籲,對來自中國的航空產品加強審查,防堵技術外流與供應鏈脆弱問題,確保美國航空與國防產業的長期安全。#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