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股掀起一波強勁反彈,標普500指數本月屢創歷史新高,高估值科技股飆漲,散戶炒作興盛,市場投資氣氛呈現「狂熱情緒」(euphoria)。然而,多家資產管理公司和分析師警告,市場估值已逼近歷史高點,投資行為激增、杠桿水平飆升,美股儘管在經濟韌性和企業獲利樂觀情緒下迭創新高,但泡沫風險已再度浮現。
投資管理公司品浩(PIMCO)首席投資官丹‧伊瓦辛(Dan Ivascyn)表示,目前股市的氛圍讓人聯想到1990年代末到2000年代初的互聯網泡沫時期,當時股價被過度炒作,最終導致市場崩盤;如今投資者多半不再理性評估基本面,而是抱持「搏一把、能否一夜致富」的心態,如同買彩券般押注股市。
標普500成份股的市銷率已突破3.3倍,達到歷史最高水平。 說明投資者對股票的定價已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巴克萊銀行的「股票狂熱指標」(equity euphoria)已突破正常水準的兩倍,進入資產泡沫風險的高度領域。該行美股策略主管斯特凡諾‧帕斯卡萊(Stefano Pascale)指出,這反映市場處於一種過度樂觀、狂熱的階段。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則表示,最近投資者借錢炒股的趨勢增加,6月保證金債務總額已歷史性地突破1萬億美元。
AI霸主受追捧 投資者陷「捨不得賣」困境
資產管理公司Research Affiliates創辦人羅伯‧阿諾特(Rob Arnott)表示,目前,市場對主導AI領域的公司有高度期待,給予非常高的估值,彷彿這些公司未來不會遇到任何競爭對手,能長期獨霸市場;同時,投資者又擔心過早賣出這些熱門股票會錯失獲利機會,導致難以做出果斷決策。
阿諾特指出,標普指數整體的「市銷率、市現率、市淨率、股息收益率等估值指標都接近歷史高點」。他將大舉投資於指數中少數幾隻大型科技股的行為,比喻為就像是在壓路機前撿硬幣一樣危險。
目前,對政府債務過高的問題,美股市場絲毫不受影響,表現依然強勁。這波反彈主力來自大型科技股,如英偉達(Nvidia,輝達)與Meta,自4月以來兩股價分別大漲100%與50%。
《金融時報》分析認為,除了科技股屢創新高外,2021年的迷因(Meme)股熱潮再起,散戶投資者湧入購買GoPro和Krispy Kreme等熱門話題股,也反映出市場投機情緒高漲且風險意識薄弱。
美銀策略師邁克爾‧哈內特(Michael Hartnett)在報告中提到,散戶規模越大,流動性也愈大,帶動的泡沫也會跟著增大。
(本文參考了《金融時報》的報道)#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