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7月28日)傍晚6:40分左右,紐約曼哈頓中城一棟摩天辦公大樓內發生槍擊事件,該事件造成5名受害者中槍,其中4人死亡,包括一名紐約市警察。槍手隨後也舉槍自盡,為案情留下許多謎團。

這宗事件震驚紐約。案發大樓內設有美國國家美式足球聯盟(NFL)與金融巨頭黑石集團(Blackstone)的辦公室,並鄰近中央車站、現代藝術博物館等多處觀光地標,引發高度關注。

槍手跨越數州 持步槍突襲大樓

警方在記者會上表示,疑犯是現年27歲的塔穆拉(Shane Devon Tamura)。在犯案前數日自拉斯維加斯出發,駕駛一輛BMW橫越數州前往紐約市。

根據監視錄像與車牌追蹤記錄,他的車輛於7月26日途經科羅拉多州,7月27日再穿越內布拉斯加州與愛荷華州。直到本周一(7月28日)下午4:24,他的車輛最後一次在新澤西州哥倫比亞鎮(Columbia, NJ)被監視設備拍攝到。

周一傍晚,塔穆拉駕車抵達曼哈頓公園大道345號大樓前,車輛雙排停放(double parked)於路旁。監視器畫面顯示,疑犯手持一把M4步槍下車後,隨即步行進入大樓。

他進入大廳後,立即向一名紐約市警察局(NYPD)警官開火,並朝一名試圖躲避的女性射擊,隨後在大廳內多次開槍。警方形容,他一度在現場「掃射」。

隨後,塔穆拉前往電梯區,再度開槍擊中一名藏身保全櫃枱後方的保全人員,並在大廳內再射傷一名男子。接著,他搭乘電梯上至33樓,進入辦公區域後,再開槍擊中一人。

最終,疑犯沿著33樓走廊行進,在樓梯間朝自己胸口開槍自盡。警方隨後發現其遺體,現場留有步槍與彈藥。

五名中槍者僅一人倖存 狀況危急但穩定

紐約市警察局長提施(Jessica Tisch)在記者會上表示,中槍者僅有一人倖存,目前情況「危急但穩定」。這名男性正在紐約長老會醫院(New York Presbyterian Hospital)接受治療。

在本案中受害者之一為36歲的紐約市警察局警員伊斯蘭(Didarul Islam),他是來自孟加拉的移民,被送往紐約長老會醫院搶救後不治。

另有一名男性與一名女性受害者被送往貝爾維醫院(Bellevue Hospital)急救,兩人皆宣告不治。

第四名死亡者為一名女性,其遺體於公園大道345號大樓33樓發現。

此外,提施補充,尚有四人在逃離現場時受輕傷,目前正接受治療。三名平民死者的姓名,目前仍未公布,警方表示將待通知其家屬後再行公布。

槍手有心理疾病史 犯案動機仍不明

提施表示,槍手「有記錄在案的心理健康病史」,但其作案動機仍不明朗。

「我們正在努力了解他為甚麼選擇這個特定地點犯案」,提施說,「公園大道345號是一棟商業辦公大樓,內部租戶包括NFL、魯丁地產(Rudin)、畢馬威(KPMG)與黑石集團(Blackstone)。」

據媒體報道,案發大樓樓高634呎,佔據整個街區,屬於紐約少數擁有獨立郵遞區號的建築。該大樓位處曼哈頓中城核心地段,鄰近中央車站、現代藝術博物館、洛克斐勒中心,距離中央公園僅數個街口,平時人流密集,也是知名金融與觀光區。

該大樓內還有愛爾蘭駐紐約總領事館辦公室。警方表示,目前沒有發現他與大樓內任一機構存在直接聯繫。

初步調查顯示,槍手過去無重大犯罪紀錄,並持有內華達州核發的隱蔽持槍執照。搜索結果顯示,他的車內還有一把左輪手槍、步槍盒、多發彈藥與個人處方藥物。

2025年7月28日,紐約警方包圍曼哈頓中城一棟建築,處理一宗槍擊事件。 (JOHN LAMPARSKI/AFP via Getty Images)
2025年7月28日,紐約警方包圍曼哈頓中城一棟建築,處理一宗槍擊事件。 (JOHN LAMPARSKI/AFP via Getty Images)

紐約市長赴醫院探視 FBI支援調查

槍擊事件發生後,紐約市警察局(NYPD)迅速封鎖現場,並對案發大樓展開逐層搜索。市長亞當斯(Eric Adams)透過社群平台呼籲仍在大樓內的人原地避難,並表示他已前往醫院探視受害者家屬。

聯邦調查局(FBI)紐約辦公室亦派員支援行動。FBI副局長邦吉諾(Dan Bongino)表示,FBI正與市警合作,調查槍手的動機。美國司法部長邦迪(Pam Bondi)亦透露,聯邦檢察官已設立指揮中心,協助應對此次事件。

殉職警員為36歲孟加拉移民

在記者會上,紐約市長亞當斯表示,案件中殉職的紐約市警察局(NYPD)警官為一名36歲男性,是來自孟加拉的合法移民伊斯蘭(Didarul Islam)。他已在紐約市警局服勤三年半,當天是在案發大樓內擔任「付費勤務」(paid detail)工作。這是一種讓私人企業付費僱用正式警員,擔任額外安保的特殊安排。

亞當斯表示,這名殉職警員「熱愛這座城市」,他生前是一名虔誠信仰者,熟識他的人都形容他是「信仰堅定,努力活出信仰價值的人」。

紐約市警局局長提施也說:「他活著時是個英雄,死時依然是個英雄。」

伊斯蘭為兩名子女的父親,妻子目前懷有第三胎。

美政要譴責暴力 呼籲終結槍枝危機

事件發生後,多位紐約政界人士對槍擊事件表達震驚與哀悼。眾議院少數黨領袖傑弗瑞斯(Hakeem Jeffries)在社群平台上表示,對這宗「駭人聽聞的槍擊事件」深感不安,並為殉職警官與所有受害者祈禱,「願上帝幫助我們的城市度過這個艱難時刻」。

民主黨聯邦參議員陸天娜(Kirsten Gillibrand)表示,她正與團隊密切關注發展,並為第一線應變人員祈禱。

參院少數黨領袖舒默(Chuck Schumer)則呼籲:「我們必須加倍努力,終結美國的槍枝暴力。」#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