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習近平會見來華舉行第二十五次中國—歐盟領導人會晤的歐洲理事會主席科斯塔和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馮德萊恩對習表示,中歐關係已經到了「轉折點」。歐洲議會負責中國關係的團隊主席Engin Eroglu認為,「氣氛顯然緊張——甚至可以說是冷淡。」

本來,中共與歐盟都面臨特朗普政府對待關稅壓力,中共一直想離間歐美關係、拉攏歐盟,近期也採取了些軟化措施,例如,4月30日歐洲議會議長確認中共部份撤銷對歐洲議員的不義制裁。本次會談應促使雙方尋求共同立場,但是,事與願違。主因在中共。中共認為歐盟衰落了,骨子裏瞧不起歐盟,這次會見頗有些居高臨下的意味。首先,按外交慣例,本次地點應在歐洲,但中共要求改在北京,並將峰會時間縮短到只有一天。其次,無視歐盟關切,迫使馮德萊恩不得不說:「中歐雙方必須正視彼此的關切,這至關重要。」

固然,因為中歐之間存在的一些重大矛盾和摩擦,雙方對本次會談未抱多少期望;但值中歐建交50周年之際,歐盟還是希望建立「更加平衡、互惠互利」的貿易關係,以及在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和綠色轉型等等領域進行合作,而這次的唯一正式成果就是發表《中歐領導人關於應對氣候變化的聯合聲明》。

而且,歐盟還做了一個重大安排:先進行中歐峰會(7月24日),再舉辦馮德萊恩與特朗普於蘇格蘭的關鍵談判(7月27日)。這個先後次序,或許歐盟想借力中共迫使美國有所讓步;但實際情況恰恰相反,中共的強硬將歐盟推向美國,美歐貿易協議終於達成,避免了關稅戰。

由此可見中共對歐盟政策的愚蠢。中共自高自大,以為中升歐降,可以拿捏歐盟了。理由有四:(一)2021年中國GDP首次超過歐盟27國總和(以後差距越拉越大),而40年前連單個國家都不如。(二)中國製造業規模世界第一,對歐盟商品貿易長期享有巨額順差(見下表。注意,歐盟數據顯示中國順差更大,例如2024年,歐盟向中國出口2,133億歐元,進口5,178億歐元,貿易逆差3,045億歐元);(三)在數碼轉型、人工智能等等新興戰略性產業方面,歐盟落後了,中共自以為只剩下美國這一個對手了;(四)俄烏戰爭把歐盟攪得一塌糊塗,加速了歐盟的衰落。

2020—2025中國歐盟商品貿易                        單位:億美元;%

年度 進出口總額 增速 中國出口 增速 中國進口 增速 中國順差 備註
2025 3921 2.3 2674 6.6 1246 -5.9 1428 上半年
2024 7858 0.4 5164 3.0 2693 -4.4 2471  
2023 7829 -7.1 5012 -10.2 2817 -0.9 2195  
2022 8473 2.4 5619 8.6 2853 -7.9 2766  
2021 8281 27.5 5182 32.6 3098 19.9 2084  
2020 6495 4.9 3909 6.7 2585 2.3 1324

 數據來源:中共海關

因此,中共自以為可以從實力地位出發,對歐盟頤指氣使了。就在這次會談中,習近平高調宣稱,脫鉤斷鏈只會孤立自己,中歐要加強溝通合作。歐盟方面回擊道:若果中共沒有相應互惠措施,便可能降低對中國進口的開放程度。

這就使得中歐之間本來已經脆弱的互信,如今跌至新低,以至於馮德萊恩稱中歐關係已經到了「轉折點」。

過去幾十年,中共一直對歐盟(及其前身歐洲經濟共同體)實施戰略欺騙。在中國經濟遠遠落後歐盟時,中共的說辭是:中歐產業間的互補性遠大於競爭性,經貿合作前景廣闊,只有通過磋商和對話化解爭端,才是符合歷史潮流的正確選擇。中國從歐洲獲得了急需的先進工業製成品和高科技設備。在2004年到2019年間,歐盟一直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2020年後被東盟超過降為第二。中國在2020年和2021年,取代美國成為歐盟第二大貿易夥伴。2022年以來,中國和歐盟互為第二大貿易夥伴。迄今,歐洲依然是中國最大的技術來源地。

甚至,2014年開始舉行的《中歐投資協定》(CAI)談判,歷經7年於2020年底談判達成。而2020年(特朗普第一屆政府),美國正與中共打新冷戰;歐盟在德國默克爾的領導下(這年的德美關係也處於歷史低點),不顧美國的反對,如期簽署了這份曾被譽為「歷史性投資協定」。

不過,現實是殘酷的。歐盟對華的長期貿易逆差,顯示歐盟經濟失衡嚴重。而近年來中國經濟大盤動搖,更加藉助於淨出口來拉動經濟,中國對包括歐盟在內的經濟體順差大增,2024年起全球都在驚呼「中國衝擊2.0」;2025年特朗普再次執政打關稅戰,中國對美出口下降,歐盟則成為了中共低價傾銷的重點區域(上半年中國對歐出口同比增長6.6%,從歐進口卻下降了5.9%,貿易順差空前,高達1,428億美元),這使歐盟再也無法容忍。所以,去年以來,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反補貼稅、在醫療器械公共採購方面限制中國企業參與等;並且非常不滿中共利用自己在稀土市場的主導地位對歐盟實施出口管制。經貿關係從過去中歐關係的奠基石變成了火藥桶。馮德萊恩7月8日在歐洲議會全體會議上還稱,歐盟將尋求「重新平衡」與中國的經濟關係,重點是要求中共為「歐洲企業在中國提供公平、對等互惠的准入」。看得出,歐盟對華經濟政策已經跨過了「轉折點」。

同時,中共暗中支持俄羅斯、拱火俄烏戰爭,也讓歐盟無法容忍。歐盟認定是中共「促成了俄羅斯所使用的許多武器的生產」,中共「已成為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戰爭的決定性推動者」。7月18日,歐盟通過對俄羅斯的第18輪制裁方案,新增26個規避制裁的實體,其中有7個來自中國大陸、3個來自中國香港,包括兩家中國金融機構。

所有這些,都使歐盟與中共關係走到了「轉折點」。不過,歐盟能夠跨過這個「轉折點」,還要多虧特朗普的助功。如果不是特朗普再次執政,如果不是特朗普根本性調整對俄烏戰爭的立場,如果不是特朗普發動關稅戰2.0、使中共成為靶心,促使歐盟從戰略上從新審視中共,馮德萊恩或許不會這麼快就說出「轉折點」這個詞。#

《大紀元》首發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