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剛達成貿易協議,美國對南韓產品徵收15%關稅,南韓則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南韓總統李在明表示,投資中的1,500億美元將專門用於造船業。專家認為,這是美國額外的驚喜,表明特朗普以關稅為手段促使各國到美國投資的確是可行的路線。而首爾協助華盛頓重振美國造船業能遏制中共在這一領域的主導地位,分析指特朗普圍堵中共有「三支箭」。

周三(7月30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宣布美國與南韓達成一項貿易協議,對南韓產品徵收15%關稅,南韓則向美國投資3,500億美元,並對美國商品開放市場。

南韓總統李在明在Facebook上發帖稱,這筆3,500億美元的基金,「將在促進南韓企業積極進入美國市場,尤其是在造船、半導體、二次電池、生物技術和能源等南韓優勢行業發揮重要作用」。

李在明在帖子中還表示:「我希望通過這筆資金,加強韓美產業合作,並鞏固韓美同盟」。

據李在明表示,承諾投資中的1,500億美元將專門用於造船業。他在周四的Facebook帖子中寫道,此舉支持韓華海洋、HD現代重工業等南韓企業進軍美國造船業。

南韓媒體早前報道稱,首爾提出一個名為「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的數十億美元項目,涉及南韓造船企業對美國的大規模投資以及政府金融支持措施。據報南韓進出口銀行和南韓貿易保險公司等國有機構正考慮參與該計劃。

台灣安全研究院研究員沈明室對《大紀元》表示,南韓的造船工業可以立即投資美國,對縮減美國的造船工業製造水準和中國之間的落差是非常有幫助的。「這是額外的驚喜。」

他認為這次協議也能產生指標性的作用,其它的造船國家也會比照辦理,不論是軍艦或者是商業的船隻,會有更多的訂單跑到美國來,可以滿足美國的需求。

「最主要就是象徵美國以關稅為手段促使各國到美國投資的確是可行的路線。那些高關稅的國家就會考慮是不是投入更多的投資在美國的不同的產業,不論是國防或者是造船,或者是半導體這些產業。」

南韓造船企業在全球市場份額僅次於中國,被認為能夠協助華盛頓實現重振美國造船業並遏制中共主導地位。

美國政府將加強國內和盟國的造船業視為當務之急,因為近幾十年來,中共迅速接管了世界上大部份的造船業務,使其在經濟和軍事上獲得了巨大的優勢。

台灣安全研究院戰略與資源所所長蘇紫雲對《大紀元》表示,這是讓美國造船業再次偉大。至少可以補充美國海軍船艦的數量不足,加快特朗普總統要重振海軍的速度。而造船業只是開始,希望可以帶動已經在美國投資的半導體或汽車業。

蘇紫雲表示,造船業在美國之所以萎縮,原因之一在於新的工人加入意願不高,南韓造船廠到美國之後,應該會把他們成熟的自動焊接機械人導入到美國,補充能力的不足。

蘇紫雲認為,當然南韓可能也會與北京當局有其它的合作項目作為平衡,絕對不會只打一張牌,只是在美國打的是最大牌,對中共可能就是其它比較小的牌。

特朗普今年3月4日在國會發表講話時說:「為了加強我們的國防工業基礎,我們還將重振美國的造船業,包括商業和軍用造船。」他補充,將採取稅收鼓勵措施來促進國內造船業的發展。

今年4月,華盛頓宣布計劃從10月起對中國建造或營運的船舶徵收高額港口費用。每艘與中國有關聯的船隻在美國航行,都將按噸位繳納港口費,每年最多須繳納五次。如果船主向美國訂購船隻,將獲得豁免。

這一政策未實施已產生極大效應。2025年上半年,南韓造船業訂單量強勁反彈,尤其是貨櫃船領域。南韓開發銀行海外經濟研究所7月29日發布報告稱,上半年南韓新船訂單市場份額(以船舶總噸位計)從去年的15%上升至25.1%。而中國的份額則從70%下降至51.8%。

日本在7月也與美國達成協議,將設立一個5,500億美元的基金,投資於包括美國船廠建設和現代化在內的多個項目。

對於特朗普目前的以關稅戰引領的戰略布局,蘇紫雲分析,特朗普第一是定戰略目標要圍堵中共,第二,將經濟戰作為工具,經濟戰下面是關稅戰,關稅戰用來帶動對美國投資,增加美國的總體實力,壓制中共。「經濟的翅膀先壓制住,科技的翅膀目前也壓制住了。第三步就是經濟和科技的翅膀都可以回饋到軍事的翅膀上面,就是三箭並發,就是特朗普制中的三箭。」#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