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全球戰略野心一路跌跌撞撞,全球對歐盟-中國峰會的低預期,以及中共黨魁習近平缺席金磚國家峰會,凸顯了人們對中共領導世界新秩序能力的懷疑。


7月24日,歐盟代表團抵達中國,參加與習近平的峰會,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迎接他們的不是國事訪問級別的歡迎儀式,而是一輛巴士,冷淡的接待預示了此次峰會令人失望的結果。

會談幾乎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敦促中國開放市場、解決產能過剩問題。原定為期兩天的峰會被縮短至一天,歐盟代表團提前離京,一些人認為這次峰會是失敗的。

近幾周,歐中關係緊張加劇。歐盟限制中國醫療設備公司參與公開招標,作為回應,北京採取進口管制、對歐洲白蘭地徵收新關稅進行報復。分析人士指出,更深層次的結構性貿易摩擦,包括中國產能過剩問題,以及歐盟為保護本土產業所做的努力,是問題所在。

地緣政治分歧,特別是中共支持俄羅斯在烏克蘭的戰爭,繼續讓歐洲領導人感到沮喪。馮德萊恩最近指責北京向全球市場傾銷廉價商品,並支持俄羅斯的戰爭經濟。

在中歐關係惡化的背景下,習近平在國內外的曝光度不斷下降,加劇了北京的外交挑戰。中共官方媒體日益淡化習近平的形象和意識形態。6月10日《人民日報》一篇關於社會福利改革的報道中未提及習近平思想,總理李強在憲法忠誠宣誓儀式上的講話也未提及習近平。

在外交上,習近平近期的一些會晤既不正式,也不重要。6月,他與白羅斯總統盧卡申科的會晤是私下進行的,沒有高級助手,也沒有媒體報道。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本月早些時候缺席了在巴西舉行的金磚國家峰會,這是十多年來他首次缺席這個新興經濟體的年度聚會,而該組織長期以來被視為對抗美國主導地位的力量。

習近平和俄羅斯總統普京都缺席了金磚峰會,普京因被國際刑事法院通緝而只能通過影片參加峰會,這讓人們對該集團的重要性產生了嚴重懷疑。由於集團內兩個最強大的成員國缺席,巴西總統盧拉針對美國關稅威脅而發表的反美和去美元化言論,顯得空洞無力。

近期事態的發展凸顯了金磚國家內部裂痕的擴大,以及對中共地區野心的抵制不斷增強。印度是金磚國家人口最多的成員國,公開抵制中共在「全球南方」的領導地位。

近幾個月,中國從富士康印度iPhone工廠召回了三百多名工程師,促使新德里尋求台灣、美國、南韓和日本的支持。此舉發生在5月印度與巴基斯坦的短暫衝突之後,印度指責中共支持其對手。

6月,印度暫停了和巴基斯坦之間的《印度河流域條約》,抗議中國在巴基斯坦修建大壩,並拒簽署上海合作組織公報,原因是該文件遺漏了兩個月前發生在印控喀什米爾地區的恐怖襲擊事件。

北京將習近平缺席金磚國家峰會歸因於「日程衝突」。不過,分析人士仍普遍懷疑是因為國內政治動盪和不斷加大的經濟壓力,使習近平無法專注於推動中共的全球議程,而這一議程與他最初的願景相去甚遠。金磚國家仍然是習近平對抗美國影響力的戰略核心,而此次峰會是在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施加關稅壓力的情況下召開的。或許,習近平已經意識到,國內的挑戰如今比地緣政治野心更重要。

習近平的缺席令人懷疑北京是否有能力重塑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全球機構,以削弱美國的主導地位,並強化中共、莫斯科和德黑蘭等威權政權。在此次金磚峰會中,各國領導人繼續推動「去美元化」,盧拉支持使用本國貨幣進行貿易,以減少對美元的依賴。儘管他們並未宣布開發共同貨幣,但金磚國家強調擴大使用各自的本幣進行交易,並加強由中共主導的新開發銀行,以替代西方金融機構。

儘管言之鑿鑿,美元的地位依然穩固。新開發銀行仍有約70%以美元計價,許多金磚國家的貨幣要麼與美元掛鈎,要麼依賴美元,或者受到制裁、資本管制或經濟不穩定的限制。盧布不可自由兌換,而中國的人民幣也只能部份兌換,限制了其作為真正儲備貨幣的可行性。

金磚國家成立於2009年,創始會員國為巴西、俄羅斯、印度和中國,南非於次年加入。2024年進一步擴大,邀請埃及、埃塞俄比亞、伊朗、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聯合酋長國成為金磚國家的正式成員。儘管實現了擴張,2025年卻暴露了外交疲態,今年僅印度尼西亞成為金磚國家的正式成員,越南成為金磚夥伴國,顯示出擴張步伐放緩。

金磚國家雖然被定位為「多極化」和「全球南方合作」的平台,卻日益反映出中共政權要構建中共主導的世界秩序的野心。然而,其對美元的持續依賴以及明顯的內部裂痕表明,中共想建立統一反西方陣營的願景可能已達到極限。

上海合作組織也顯示出停滯的跡象。自2017年印度和巴基斯坦加入以來,只有伊朗(2023年)和白羅斯(2024年)加入,使成員國總數達到10個。近半數成員國的貨幣不可自由兌換,而且俄羅斯、伊朗和白羅斯三國受到嚴厲的國際制裁。特朗普警告金磚國家成員,對美國利益的敵對態度可能會引發額外的關稅,這進一步削弱了中共主導的經濟集團的吸引力。

在此背景下,習近平缺席金磚國家峰會,令人懷疑他是否仍然相信中共重塑世界秩序的願景在當前的情況下還能繼續下去。隨著金磚國家的動搖、習近平的缺席、上海合作組織的停滯以及與歐盟關係的緊張關係,中共領導新全球新秩序的野心看起來越來越不確定。#

作者簡介:

安東尼奧‧格雷斯福(Antonio Graceffo)博士是中國經濟分析師,在亞洲工作、生活了二十多年。他本科畢業於上海體育學院,擁有上海交通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目前在美國軍事大學(American Military University)研究國防議題。他著有《一帶一路之外:中共的全球經濟擴張》(Beyond the Belt and Road: China’s Global Economic Expansion, 2019)一書。

原文:China Faces Global Headwinds: EU Summit Falls Flat, BRICS Slowing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