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中國杭州市餘杭區爆發了一場嚴重的飲用水污染事件。居民們發現自來水散發刺鼻惡臭、顏色異常。儘管當地政府聲稱水質合格,並將異味歸咎於「藻類厭氧分解」,但大量證據和專家分析揭示,此次事件涉及水污染及政府信息隱瞞。
糞大腸菌群數據披露
杭州居民最初是發現自來水有異常惡臭,水呈黃色甚至黑色,用口罩或紗布過濾後,有明顯雜質。政府將水質問題歸咎於「藻類厭氧分解」。美國微生物學博士、前美國陸軍研究所病毒系實驗室主任林曉旭指出,雖然夏季湖泊藻類爆發並不罕見,但杭州此次水污染的異味和雜質程度遠超藻類問題的典型表現。
官方數據顯示,早在今年5、6月份,餘杭區澤溪取水口的糞大腸菌群就已嚴重超標。
- 4月:糞大腸菌群10/L,未超標,未見嚴重富營養化或藻類問題。
- 5月:糞大腸菌群7,300/L,未超標但激增,出現富營養化、藻類增多現象。
- 6月:糞大腸菌群16,000/L,明顯超標(超過10,000/L即為嚴重超標),藻類集中繁殖,厭氧分解現象。
林曉旭指出,糞大腸菌群的嚴重超標指向污水入侵,而非單純的藻類問題。政府應當在5月份糞大腸菌群已激增時,就向民眾通報可能的污水污染風險,但卻遲遲未公布,導致污染進一步惡化並影響到居民的生活用水。
健康風險與應對建議
林曉旭表示,糞水污染可能帶來以下一些嚴重的健康風險:
1.腸道感染: 細菌性痢疾、傷寒、霍亂、大腸桿菌感染、甲/戊型肝炎、諾如病毒感染、寄生蟲病等。
2.接觸性感染: 皮膚炎、結膜炎等。
林曉旭指出,在政府未能有效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居民可以採取以下措施保護自身健康:
- 首選瓶裝水: 飲用、煮飯、刷牙等與口接觸的水源,務必使用瓶裝水。
- 充份煮沸: 如無瓶裝水,必須將自來水充份煮沸至少3-5分鐘,但這只能殺滅部份病原體,無法去除重金屬或化學污染物。
- 多層次水處理: 有條件的居民可考慮使用砂濾、陶瓷、RO反滲透、紫外線或氯消毒等多層次處理設備,並定期清洗水箱。
- 避免直接接觸: 水質異常時,切勿生飲或直接用來清洗食物、皮膚。
- 警惕症狀: 如出現腹瀉、嘔吐、皮疹等不適,應立即就醫。
林曉旭強調,這些建議只是權宜之計,因為糞水污染遠非簡單的過濾或煮沸就能徹底解決。他指出,真正的解決方案在於政府必須正視問題,徹底排查並修復供水管網系統,嚴肅處理淨水廠和污水處理廠的管理漏洞,並對相關責任人進行嚴懲。
污水處理體系的隱患
杭州一直被視為中國城市污水處理的「示範城市」,特別是近年來推廣的全地埋式淨水廠。然而,此次事件揭示了這一模式可能存在的深層問題。
林曉旭對全地埋式淨水廠的技術成熟度和推廣速度表示擔憂。他認為,將整個淨水系統埋於地下,對技術設計、管道安全、化學物質儲存等都要有更嚴格的要求,一旦出現問題,排查將異常困難。
杭州餘杭區本身擁有數座淨水廠和污水處理廠。此次危機指向了以下幾個環節可能出現問題:
- 淨水廠管理問題: 淨水廠本身未能及時監測到水質異常並發出警報。
- 供水管網問題: 供水管道可能存在破損、老化,甚至與污水管道誤接,導致污水直接進入居民供水系統。
- 污水處理問題: 污水廠未能有效處理污水,或污水系統污染了淨水水源。
林曉旭呼籲,此次事件應成為一個深刻的教訓,促使中國各地政府重新審視其城市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治理的質量,並從國際經驗中學習借鑒,以保障公民最基本的飲用水安全。
美國供水系統的借鑒
美國的環境保護局(EPA)、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以及各級水務部門在水質管理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尤其在減少和預防飲水污染方面,採取了多層次的綜合措施:
1.嚴格的水質監測與預警系統
- 常規檢測: 美國的飲用水供應商必須按照《安全飲用水法案》(Safe Drinking Water Act, SDWA)的要求,定期對水源水和處理後的水進行多項指標的檢測,包括微生物(如大腸桿菌)、化學污染物、重金屬以及其他可能影響健康的物質。
- 早期預警: 對於藻類爆發等潛在風險,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投入研究,開發了預測有害藍藻水華(Harmful Cyanobacterial Blooms, HCBs)的方法,例如利用衛星數據和機器學習技術預測藻華發生,以便水務部門能提前採取措施。這使得水務系統能夠在問題發生前進行干預。
- 應急響應: 一旦檢測到水質異常或污染,會立即啟動應急響應機制,包括發布飲水建議(如「煮沸通知」)、切斷受污染供水區域,並迅速定位污染源進行修復。
2.源頭保護與水庫管理
- 水資源保護: 美國的供水系統非常重視水源地的保護。這包括限制污染源進入水源地、推動農業面源污染控制、實施水庫管理策略以減少藻類營養物輸入。
- 藻類綜合管理: 針對藻類問題,水務部門會採取多種措施,例如:
- 物理控制: 如機械攪拌、分層曝氣,以破壞藻類生長條件。
- 化學控制: 在符合安全規範的前提下,使用藻類抑制劑。
- 生物控制: 利用生物多樣性來抑制藻類過度生長。
- 物理控制: 如機械攪拌、分層曝氣,以破壞藻類生長條件。
3.先進的淨水處理技術
- 多屏障防護: 美國的淨水廠普遍採用多屏障處理方法,包括混凝、沉澱、過濾和消毒(氯氣、氯胺、紫外線等)。這些處理步驟可以有效去除水中的顆粒物、微生物和許多溶解性污染物。
- 針對性處理: 對於藻類產生的異味物質(如土臭素和2-MIB),淨水廠會採用活性炭吸附、臭氧氧化或生物預處理等技術來去除,確保出廠水質符合感官和健康標準。
- 管網完整性與維護: 除了淨水廠,供水管網的完整性也受到高度重視。定期對老舊管網進行檢測、維修和更換,防止管道破裂導致污水滲入,或防止負壓回流導致交叉污染。
4.信息公開與公眾參與
- 年度水質報告: 所有水供應商每年必須向消費者提供「消費者信心報告」(Consumer Confidence Report, CCR),詳細說明當地飲用水的來源、檢測結果、可能存在的污染物以及水質是否符合標準。這保障了民眾的知情權。
- 及時通報: 一旦發現水質不符合安全標準,水務部門會立即通過媒體、短訊、社區通知等方式向居民發出警告,並提供保護健康的建議。
由此可見,一個安全可靠的供水系統需要:
- 持續的基礎設施投入與維護: 確保從水源到水龍頭的整個供水鏈條安全可靠。
- 科學預防與精準應對: 投入研發,利用新技術預測和控制污染,而非僅僅在問題爆發後「救火」。
- 強大的法規體系和監管力度: 確保嚴格執行水質標準,違規行為受到懲處。
- 透明的信息公開機制: 讓民眾充份了解水質狀況和潛在風險,建立信任。@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