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質是維持人類身體機能的重要礦物質,是製造紅血球的重要元素。缺乏鐵可能導致缺鐵性貧血,出現疲勞、虛弱等症狀。然而,從紅肉(如牛肉、羊肉、豬肉等)攝取鐵質也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研究顯示,每周吃超過一份的紅肉會增加罹患2型糖尿病的風險。今年早些時候的一項研究也發現,加工過的紅肉與癌症、癡呆症等疾病的風險增加有關。

然而,另一方面,波士頓布里格姆婦女醫院(Brigham and Women’s Hospital)去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將近三分之一的美國人可能患有未經診斷的缺鐵症,這可能導致包括疲勞、心悸、頭痛、腦部霧氣和腿部不安等症狀。

那麼,該如何從每日膳食中攝取醫生所建議的鐵含量(成年男性約8毫克,成年女性約18毫克)?註冊營養師梅吉‧康納利(Meggie Connelly)告訴CBS News,即使您不吃紅肉,也有很多富含鐵的食物可以添加到您的餐盤中。

康納利建議的植物性鐵質來源包括小扁豆(Lentil)、豆類(Bean)、豆腐(Tofu)、南瓜籽、菠菜等,但所含鐵的吸收率較低,需要搭配維他命C一同食用。

她補充,某些海鮮,如生蠔(Oyster)、蛤蜊(Clam)和沙丁魚(Sardine)等,也是很不錯的選擇。

註冊營養師兼營養服務網站The Nutrition Changer擁有者蔣千芝(Qianzhi Jiang,音譯)表示,鐵質的另一來源是強化麵包和穀類食品。

強化麵包指的是在普通麵包的基礎上,添加額外營養素,以提高麵包的營養價值,使其成為更全面的食品,彌補烘焙過程中可能流失的營養,並提供額外的營養益處。

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的資料,美國人飲食中約有一半的鐵來自麵包、穀物和其它穀類產品。

蔣補充,來源於堅果和豆類等植物的鐵質需要經過轉換才能被我們的身體吸收,因此最好將植物性鐵質與富含維他命C的食物搭配,以促進吸收。

此外,補充劑是另一個可以考慮的選擇。

蔣說,「我們應該優先從天然食物來源達到營養目標,補充劑可視為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補充來源,幫助我們獲得各種營養素的最大益處,同時將過量攝取的風險降至最低。」

動物肝臟、豬血、鴨血等富含血紅素鐵,也易於吸收。

含鐵量豐富的水果主要包括黑棗、紅棗、葡萄乾、龍眼乾、芒果、紅肉李、紅龍果、熱情果等。雖然水果中的鐵含量相對較低,富含維他命C,可以促進非血紅素鐵的吸收。#

(本文參考了CBS NEWS的報道)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