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和中共正準備在南極洲展開大規模領土爭奪,而美國及其盟友對此毫無準備。而這場爭奪的焦點在於資源,首當其衝的就是石油和磷蝦(krill)。

2025年初,「南極爭奪戰」到達了一個重要里程碑,俄羅斯宣布在英屬南極領地發現一個大型油田,該油田蘊藏著至少5,110億桶石油,比世界上任何其它油田都要多。

根據1959年《南極條約》(the Antarctic Treaty),俄羅斯的石油勘探活動是非法的。然而,由俄羅斯國有企業俄羅斯國家地質公司(Rosgeo)營運的俄羅斯地質調查船在南極洲的威德爾海(the Weddell Sea)地區進行了勘探,並聲稱該研究本質上是「純科學的」。顯然事實並不是這樣。實際上,近年來俄羅斯和中共一直在大幅擴張其在南極洲的主權主張,儘管這兩個國家並不靠近南極洲,與南極洲地區也沒有甚麼聯繫。

根據《南極條約》的規定,不得提出任何資源開採的主張,俄羅斯也堅稱將遵守條約,保持和平開展研究的立場。然而俄羅斯的野心以及由此帶來的負面影響卻顯而易見。與俄羅斯一樣的還有智利和阿根廷,它們也屬於《南極條約》的56個締約國。這兩個國家已經開始對這片位於英屬南極領地主權重疊區域的油田表示興趣。

英國代表伯恩茅斯東區(Bournemouth East)的保守黨(Conservative)議員、前英國議會國防特別委員會主席托拜厄斯·埃伍德(Tobias Ellwood)指出,今年5月,「俄羅斯公然在南極洲(違反條約)勘探石油,反映出俄羅斯總統普京(Vladimir Putin)試探國際準則的信心日益增強,人們普遍認為西方國家過份規避風險,將不會阻止這樣的行動。」

埃伍德的看法或許是對的。一段時間以來,無論是英國還是其盟友澳洲(後者對南極大陸擁有最大的領土主張),都沒有在該地區投入大量資源或政治利益,而中共和俄羅斯在該地區的活動卻大幅增加。

總部位於佛羅里達州的美國商業刊物《海事執行官》(The Maritime Executive)3月2日發表報告指出,儘管中俄兩國在其它地區關係緊張,然而兩國在南極洲的合作正在加速。中俄合作表面上是為了進行地球物理勘測,以了解地球的氣候系統。然而很明顯,合作背後具有更廣泛的含義和沒有明說的意圖。該報告指出,「中俄已就2025年在南極洲聯合鑽探舉行了會談。」

報告稱:「(2024年)9月,北京和吉林省長春市主辦了南極探險國際會議,俄羅斯聯邦礦產資源署(the Federal Agency for Mineral Resources,簡稱Rosnedra)的專家出席了會議。隨著今年(2025年)地球物理勘測的成功,雙方合作可能會擴展到東南極洲的其它地點。」

報告還指出,「中國和俄羅斯一直反對擴大南大洋(the Southern Ocean,也譯為南冰洋或南極海)海洋保護區(marine protected area,簡稱MPA)的計劃,這意味著可供磷蝦捕撈的區域減少。」

值得注意的是,俄羅斯和中國的舉動並非僅僅為了「試探國際規範」,而是為了跟上美國總統特朗普如今倡導的普遍趨勢:世界正即邁入一個新的時代,對於那些理論上已經過時的舊條約和協議,需要退出或重新談判。儘管美國曾經廣泛參與南極事務,並推動了多國在1959年達成了《南極條約》,但華盛頓與莫斯科和北京一樣,迫切需要在局勢發生變化的時候,保留開發南極洲資源的選擇權。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南非、紐西蘭和澳洲等南極相關國家尚未加強各自對南極洲的戰略定位。根據《南極條約》,它們對南極洲擁有重大領土主張,尤其是澳洲,因為它的南部與南極洲接壤,並且是南大洋北部邊界的主要守護者。

最近一次《南極條約》磋商會議(Antarctic Treaty Consultative Meeting,簡稱ATCM)於今年6月23日至7月3日在意大利米蘭舉行,所有《南極條約》締約國的代表均出席了會議。會議由意大利外交部主辦,共有450名代表出席,但主要關注環境問題、制定南極旅遊框架等議題。而對於南極大陸戰略性質即將發生的變化,以及條約可能被廢除等問題,在會議上並沒有解決。

實際而言,《南極條約》磋商會議似乎和歷史上參與南極洲事務的現實脫節,也脫離了早期地區大國的參與,甚至脫離了美國、俄羅斯、中國或印度這四個決心主宰南極大陸的主要域外戰略大國的參與。

事實上,《南極條約》磋商會議秘書處自2004年才開始運作,其永久基地設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然而,在南極洲設有基地的多個國家在採取大多數關鍵戰略行動時,都沒有正式諮詢過會議秘書處的意見。縱觀歷史,南極地區發生的最重要的活動往往都是在高度保密的氣氛中進行的。

《南極條約》要求南極大陸或冰架上的所有基地必須隨時接受其它國家的檢查人員的訪問。然而,中國的五個基地雖然大多設有機場,但其跑道已被封鎖,以阻止其它國家的介入。

早在今年1月20日美國特朗普總統開始其第二任期時,廢除舊國際條約和跨國監管機構的趨勢就已接近尾聲。特朗普總統大大加快了這個進程,希望構建一個新的國際架構,並由美國來主導這個架構。

這意味著「南極洲爭奪戰」已經全面展開,而且,由於南極洲在理論上是全球最後一塊可供爭奪的無主地區,屬於法律上的「無人區」,這場爭奪很可能迅速演變為武力展示或強行宣示主權。

俄羅斯宣稱在南極地區「石油發現」,這意味著該地區的戰略風險變得極高,並可能為中共擺脫對外國石油的高度依賴提供機遇。那麼,承擔著南極洲保護者的角色,並對南極洲擁有最大主權的澳洲為甚麼沒有將其大部份海空力量專門用於控制南極地區呢?

因此,澳洲將中共視為其主要軍事威脅,也要求中央政府防範中共政權可能即將違反《南極條約》控制南極礦產和漁業資源的企圖。

澳洲總理阿爾巴尼斯(Anthony Albanese)今年7月訪問北京期間並未就此事向中共官員提出質疑。背後原因就是,澳洲國內選民和媒體並沒有向他進行足夠的施壓。

作者簡介:

格雷戈里·科普利(Gregory Copley)是總部設在華盛頓特區的「國際戰略研究協會」(International Strategic Studies Association)主席,也是《國防與外交事務戰略政策》(Defense & Foreign Affairs Strategic Policy)在線期刊的主編。他出生於澳洲,是澳洲勳章獲得者、企業家、作家、政府顧問和國防出版物編輯。他出版了37部著作,最新出品是《高貴的國家:卑劣時代的治理選擇》(The Noble State: Governance Options in an Ignoble Era, 2025)。

原文: Russia and China Challenge the World Over Antarctica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