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生活節奏急速,壓力如影隨形,悄悄侵蝕我們的健康。台灣京禾中醫診所癌症特約門診醫師陳博聖最近在《健康1+1》節目中表示,很多癌症患者在罹癌前都經歷了巨大的壓力,其中以工作壓力為最大宗。他提醒高敏感度、具有責任感的人要學會放過自己。
陳博聖醫師表示,現代職場壓力很大,有患者反映即使下班後,主管用社交軟件發訊息,要求30分鐘內回應,導致連吃晚餐都無法放鬆;亦有患者在周日晚上因想到翌日要上班而頭痛。這種持續的職場壓力讓員工難以脫離工作狀態,累積情緒壓力,可能引發各種症狀。
除了工作壓力之外,生活中遭遇重大挫折亦顯著增加患癌風險。陳醫師回憶一個印象深刻的案例,一對六十歲左右的夫婦進了診所,太太推著輪椅上中風的丈夫。一問才知道,半年多前,他們被詐騙四千多萬台幣(約140萬美金),丈夫不久中風了,太太面對財務困難和照顧丈夫的壓力,沒有辦法正常吃飯和睡眠。陳醫師提醒這位太太,要注意身體健康。過了三個月,太太診斷出乳房腫瘤,好在檢查及時,沒有惡化。陳醫師說,像這類曾經遭遇詐騙引發疾病的患者,他遇到過至少5、6個。
陳醫師還觀察到很多癌症患者表現出高度的責任感和敏感性,在意他人想法,卻忽略自身需求、壓抑情緒。患者面對長期的癌症治療,攸關健康與生命,但他們在想:「我的工作怎麼辦?我不做工作,我辦公室的同仁怎麼辦?我生病了,我怎麼照顧我的家人?」
對於女性患者來說,陳醫師發現,情緒問題與乳癌、婦科癌症關係密切,而這兩類患者通常會表現出不同的情緒問題:
1、情緒來得快、去得快:這類人易怒但會表達出來,情緒不長期壓抑,通常會影響乳房,引發乳房結節或癌變。
2、長期壓抑情緒:因家庭關係而長期忍耐、吞忍苦悶的人,更容易引發子宮、卵巢癌等婦科癌病變。
「七情內傷」導致疾病
陳醫師提到,中醫認為「七情內傷」是疾病的原因之一,七情包括怒、喜、思、憂、悲、恐、驚,若長期壓抑或情緒過度,會對應傷害五臟(肝、心、脾、肺、腎):
1、怒傷肝
2、喜傷心
3、思傷脾
4、憂悲傷肺
5、驚恐傷腎
陳醫師舉例說,過度生氣或情緒壓抑導致肝氣鬱結(肝臟的能量不通暢),若結合熬夜、喝酒等不良習慣,容易引起肝臟發炎;長期反覆發炎可能導致肝纖維化,進一步增加肝腫瘤或癌症的風險。
一項研究顯示,超過三成的肝纖維化患者有抑鬱症狀,高於普通人,而且有抑鬱症狀的患者預後較差。
長期憂愁或悲傷會影響肺功能,降低免疫力。研究證實,童年不幸等創傷性壓力與慢性阻塞性肺病、氣喘、慢性支氣管炎等肺部疾病有關。陳醫師指,尤其在空氣污染嚴重的環境下,情緒壓力與環境因素形成惡性循環,增加肺部疾病風險,例如照X光片發現肺部小結節,意味著罹癌風險增加。
不同時間長短的壓力
陳醫師還說,在臨床上觀察到壓力的時間長短不同,會對身體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
短期壓力:如三天內面臨考試或重要會議,準備過程中可能導致焦慮、失眠、多夢等問題。
中期壓力:若壓力持續累積約三周以上,會開始影響腸胃系統,例如出現消化不良、脹氣等。
長期壓力:壓力累積超過三個月,可能導致內分泌失調。陳醫師提到,在他診所附近的學校,期末考或碩博士畢業壓力常讓女性患者出現月經失調,顯示長期壓力對內分泌的影響。
更長期壓力:若壓力持續半年以上,會影響免疫功能,導致容易感冒、疲倦、皮膚問題(如蕁麻疹、長痘痘),甚至增加腫瘤細胞失控的風險。
慢性壓力不僅增加罹癌風險,也會增加癌症死亡率。研究發現,慢性壓力會增加14%死於癌症的風險,特別是對於40歲以下的年輕人來說,慢性壓力會令癌症死亡風險增加80%。
兩種心態應對壓力
陳醫師指,管理情緒和壓力對預防和治療癌症非常重要。他分享自己在紓壓上主要有兩種心態:
(1) 設立停損點
他解釋,「停損點」的意思是,當你意識到自己遭受了重大損失例如工作挫敗、被詐騙幾百萬幾千萬,要告訴自己已經損失甚麼,然後開始好好調整身心,不要再讓健康受到雙重損失。
(2)心淨諸病斷
陳醫師寫了一幅書法作品掛在診間:「心淨諸病斷,藥對頑疾除。」他解釋:「心淨諸病斷,意味著當內心能達到寧靜、清淨,你可能就為疾病設定了停損點,讓疾病的發展到此為止。同時,對於醫生來說,也要做到內心寧靜,才能把疾病診斷出來,開出對的藥方治癒疾病。」他續說,藥方不一定是中藥或西藥,更重要的是讓內心平和的藥,正如《聖經》中說「喜樂的心乃是良藥」。
舒壓的倒數法
陳醫師也分享了自己常用的放鬆舒壓方法——倒數法。陳醫師說:「很多人睡不著會數羊,一隻羊、兩隻羊、三隻羊,數到整個房間都是羊。我建議要倒數回來,有壓力的時候,我們需要做減法。」
倒數法不僅在失眠時有效,白天需要休息的時候也可以運用。假設在開會的間隙有10分鐘時間休息,可以從100開始,100、99、98……,放慢速度用2-3分鐘時間倒數回零。專注於減法讓大腦進入放鬆狀態,減少壓力累積。
3大穴位助放鬆
自我按摩穴位也可以隨時幫助放鬆紓壓。陳醫師推薦3個方便按壓的穴位:
內關穴:手腕橫紋三指幅處兩條筋中間,按壓可安撫心、胸、胃的不適。
神門穴:位於手腕橫紋,手腕內側(小指側)的凹陷處,有鎮靜安神之效。
安眠穴:耳後乳突骨與髮際線之間的凹陷處,可用手指輕敲耳後,不一定找到穴位,可減輕壓力,幫助睡眠。
不少研究都證實用針灸等方法刺激穴位對精神健康的益處。2024年刊登的一項綜述研究發現,針刺穴位可以改善抑鬱症,而且副作用比服藥少,而內關穴、神門穴都是常用穴位。@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