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不少A股上市公司鋌而走險,試圖通過財務造假粉飾業績。中共央企旗下的上市公司大唐高鴻網絡股份有限公司(*ST高鴻)因持續9年虛構貿易業務、虛增營收近200億元,構成典型的欺詐發行,近日遭監管部門處罰1.6億元,並啟動強制退市程序。
央企造假手法曝光 9年虛構198億營收
據中共證監會公告,大唐電訊集團控股的*ST高鴻數據通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2015年至2023年,通過精心設計的造假體系,累計虛增營業收入約198億元(人民幣,下同),虛增利潤總額超7,620萬元。
該公司造假手法極其隱蔽:通過子公司組織開展無商業實質的虛假貿易業務,涉及手提電腦、伺服器等IT產品。整個操作鏈條包括閉環資金流轉、偽造合同和物流單據,但實際上並無真實貨物流轉,完全是「紙上富貴」。
更為惡劣的是,*ST高鴻在2020年非公開發行股票時,故意引用2018年至2020年的虛假財務數據,構成典型的欺詐發行,嚴重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
根據《行政處罰事先告知書》,中共證監會將對造假主體實施嚴厲處罰:對*ST高鴻公司罰款1.35億元;對董事長付景林罰款750萬元,並實施10年證券市場禁入;對時任財務總監丁明鋒罰款600萬元,禁入5年;對其他相關責任人罰款75萬元至500萬元不等;對配合造假的第三方江慶罰款700萬元,禁入10年。
作為一家由中央企業大唐電訊集團控股的上市公司,*ST高鴻的造假行為不僅嚴重損害了投資者利益,也對其自身發展造成毀滅性打擊。由於連續9年的財務造假及欺詐發行,公司已觸及重大違法強制退市情形,深交所將啟動退市程序。
數據顯示,*ST高鴻2024年業績急劇惡化:營業收入同比暴跌75.31%,歸母淨利潤虧損22.90億元,同比擴大47.21%,真實經營狀況與此前財報形成鮮明對比。
中國上市公司財務造假成風
*ST高鴻案件並非孤例,反映出當前A股市場財務造假問題的嚴峻性。在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不少A股上市公司鋌而走險,試圖通過造假粉飾業績。
統計數據顯示,僅2024年,中共證監會就對61宗財務造假案件作出行政處罰,同比增長17%,創歷史新高。
今年以來,有多家上市公司被爆出財務造假案件,其中不乏國資背景的知名企業。
7月28日,福州達華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次被立案調查。該公司此前因未披露重大合同及關聯交易,虛增利潤總額近3,000萬元,被迫調整12份財報數據。
7月21日,福建紫天傳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因財務會計報告存在虛假記載,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7月4日,錦州市國資委旗下錦州港兩名副總裁因財務造假被法院逮捕,這家老牌港口企業面臨退市危機。
3月28日,「東旭系」三家公司涉嫌2015至2019年期間虛增收入累計478.25億元,金額之大令人震驚。
1月23日,天津卓朗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為2025年首家因財務造假退市的A股公司。
專家警示:國企造假或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對於國企批量造假現象,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副教授孫國祥此前向《大紀元》表示:「大規模的財務造假,會引發金融市場系統性風險。」
孫國祥分析指出,國有銀行更願意向業績優良的國企放貸,但如果這些企業的財務數據造假,將導致整個資源配置體系出現重大偏差。這可能引發國企信用危機,降低投資者與金融機構對市場的信任度,進而造成資本市場動盪,甚至引發股市恐慌。#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