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報道,截至今年6月底,滙豐控股(00005)在港商業物業貸款中,高達73%被列為「高風險」或「已減值」,遠高於去年同期不足三成,顯示香港商業地產市場持續承壓,或對該行盈利造成挑戰。
據報道,香港是滙豐最大收入來源地區,貸款總額達2,340億美元,其中商業物業貸款約320億美元,佔比逾13%。在更新內部風控模型後,被標記為信貸風險上升的相關貸款額,今年以來由65億美元飆升至181億美元;雖然部份高風險貸款仍按時還款,但減值(impaired)貸款額亦由45億美元增至51億美元。
戴德梁行數據顯示,自2022年起,本港甲級寫字樓租金累跌逾20%,空置率升至19%的歷史高位。報道又指,滙豐貸款質素惡化,部份原因來自子公司恒生銀行(00011),該行對小型發展商及企業的貸款比例較高,而部份借款人正陷入財務困境。高盛數據顯示,恒生截至6月底不良貸款率升至6.7%,創歷史新高,反映中小型地產商缺乏多元化,抗壓能力有限。
滙控行政總裁艾橋智早前表示,本港住宅市場已回穩,但寫字樓供應過剩及零售舖位交投疲弱,是調整商業房地產(CRE)風險評級的主要原因。滙豐上半年信貸損失撥備按年增加9億美元至19億美元,其中包括香港商業房地產及非住宅物業市場疲弱所需的準備金。@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