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聯同同路舍(ImpactHK)今日(12日)發布《臨時避暑中心使用問卷調查》結果,發現避暑中心的使用率低,有近六成半受訪者未曾使用臨時避暑中心,主要原因是地點不方便和不知道有避暑中心。團體認為,酷熱天氣愈趨頻繁,令無家者及劏房戶等弱勢社群承受的健康風險增加;促請政府在無家者和不適切居所的集中地,開放更多社區會堂和社區中心作為臨時避暑中心,並延長開放時間。
調查團體在今年6月至7月期間,到訪油尖旺、深水埗、觀塘、屯門、元朗、荃灣、葵青和灣仔共8個地區的街頭、快餐店、臨時避暑中心、無家者支援中心等,以問卷調查形式,訪問共97名市民,當中有88.6%受訪者「無固定居所」及居佳於臨時宿舍和不適切居所。調查結果顯示,有53.7%因為「地點不方便」和「不知道政府日間設有避暑中心」(38.1%)等,而未曾使用臨時避暑中心。83.3%認為政府資訊發放不足夠。
目前全港有109間社區會堂和社區中心,然而當中只有19間(17.4%)用作臨時避暑中心,平均每區只得約一間。綠色和平以地圖分析家庭住戶每月入息中位數和臨時避暑中心的分布,發現油尖旺區、深水埗區、黃大仙區、觀塘區及荃灣區等避暑中心,未能有效覆蓋低收入人士主要居住的地方。結果反映,當局在規劃避暑中心時,未有充份考慮社會需求和有效利用現有社區資源;在宣傳推廣方面亦有不足,未能有效將避暑中心資訊傳達給目標群體,以致未能協助弱勢群體應對酷熱危機。
調查亦要求避暑中心使用者就八大設施範疇評分。結果顯示,臨時避暑中心的「整體滿意度」得3分(總分為5分),其中「私隱保障」得分最低(2.34分),其次為「開放時間」(2.77分)及「職員態度」(2.77分)。有受訪者表示,臨時避暑中心沒有隔板阻隔,缺乏私隱和個人空間,令入感到不自在。亦有受訪著反映曾遭偷竊,對使用避暑中心卻步。另外,有無家者表示,避暑中心開放時間短,難以有足夠休息。
同路舍社區發展項目經理賀卓軒強調,避暑中心不應只被視為「臨時收容所」,建議設立獨立避暑空間,提升保安和衞生環境等,挽回無家者對避暑中心的信心,才能真正保障他們的健康及安全。
團體呼籲,當局應針對無家者和居住於不適切居所人士聚居的地方增開臨時避暑中心,並提供可上鎖儲物櫃及獨立休息空間,以及增加宣傳避暑中心的位置及延長開放時間,提升市民使用意欲。更重要的是,在明年更新《氣候行動藍圖》前舉行公眾諮詢,廣泛收集公眾意見,讓弱勢群體在酷熱下得到保障。@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