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時,江寧有位姓顧的書生,有神童之稱,未成年就已入學校成為生員,隨即經過考試取得廩生資格,享受廩膳補貼。他的妻子也學問超群,自比蔡文姬。但家裏寅吃卯糧,唯望丈夫在科舉考試中考上。
嘉慶己卯年,臨考試時,顧生忽然患病不能起身。妻子憂心忡忡地想:「我丈夫今年科考不中,一家生活就沒有依靠,今後如何是好?」左思右想,拿不定主意。這天晚上她忽然異想天開,想女扮男裝,代替丈夫去參加考試,但又恐難混進考場。
到了考試的那天,顧生的妻子到了考場。當點名時,剛好天下起雨來,她就戴著雨帽,穿著男人衣服,混進了考場,找到了號舍。有一考生是她家的鄰居,一向熟悉相識,也是在這個號舍。見到她進來,十分驚駭,說:「嫂子為何會到這兒來呢?」顧生妻子擺擺手,叫他不要出聲,然後低聲地告訴他代夫參試的原因,那位鄰居考生便回到了自己的號去。
考試期間,顧生的妻子太疲倦了,伏在几案上睡著,雨帽脫落下來。風將號舍簾子吹起,有一考生經過,剛好看到顧生妻子的髮髻露了出來。那考生站在那裏看著不動,並叫喊著其他考生過來,大家圍著簾子在觀看。號官發覺了,便上報給提調、監臨(負責考試事務的官員)。
監臨審訊了顧妻,得知實情,就讓她作一首詩,顧妻一揮筆就寫成,詩寫道:「良人卯角稱書囊,陋巷簞瓢苦備嘗;患病臨場群失仰,扮男入院代爭光。昔時已有黃宗嘏,今日豈無顧孟姜,夢筆生花先具兆,乞恩終卷渡慈航。」
監臨閱後嘆息說:「這真是才女啊!可以將其詩一起向上入告,可惜終究是違反條例的,如果錄取,恐怕會觸犯聖怒。」於是發給上元縣看守,待考試結束後發落。縣令將她留在官署中待著,讓她作女師。
發榜後,中丞(巡撫的尊稱)命令方伯(布政使)帶領部屬集資二千兩銀,幫助送她回家。她的丈夫因為怕妻子招禍,而病情日益加重。等到妻子回來訴說前因後果,他十分感激上司的仁愛恩德,也驚歎自己妻子之膽大,病情一天天好轉,而更加專心修習,後來事業如大鵬般扶搖直上。
無獨有偶,清朝時期鹽城也出現了一件類似的事情。當地有一位很有才氣的女子,後人不知道她的姓氏。她嫁給一個讀書人,家裏很貧窮,但夫妻兩人感情很好。有一年,到了端午節,家中米缸都空了,不能生火做飯,女子便吟詩一首:「自憐薄命嫁窮夫,明日端午件件無,佳節莫教虛過去,聊將清水洗菖蒲。」(草本植物,民間習俗會在端午節時懸掛菖蒲來趨邪避毒),她將詩寫成後放在書桌上。
丈夫起床後看見了,心裏感到很慚愧,忽然匆匆離家。第二天早晨,他拿著一隻豬蹄和一壺酒回來,邀妻子大嚼。妻子不明白他哪來的豬腳和酒,再三追問,他還是笑著不答。沒過幾天,官府的小吏上門將她丈夫拘捕帶走。原來他在端午節時帶回家的酒肉,是他偷了鄰家的牛賣了換來的。
縣令開庭責問他,他就口誦妻子寫的那首詩,於是縣令又將他妻子抓來審問,說:「你既然能寫詩,可以當面試下嗎?」他妻子回答:「可以。」於是縣令就令她以偷牛為題作詩。他妻子開口吟道:「滔滔黃水向東流,難洗今朝滿面羞;自笑妾身非織女,夫君何事效牽牛。」
縣令聽了擊節作響,十分讚賞,於是赦免了她的丈夫,還為她贖牛歸還給鄰家,並給白銀二十兩,救濟她家。哎,縣令可以說是品格清雅、愛好人才的人了。而這女子也是思維敏捷,天然自成,說她是才女也不為過。@*#
資料來源:《咫聞錄》、《壺天錄》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