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俄峰會落幕,烏克蘭恢復和平仍遙遙無期,但美媒評估俄烏戰爭2種最可能結局正逐漸浮現,其一是烏克蘭割地但保住主權,其二為烏國割地又失去主權,重新落入俄國勢力範圍。
「華爾街日報」分析,鑒於俄羅斯徹底征服基輔的可能性已經遙不可及,烏克蘭全面逐出俄軍的希望也日漸渺茫,這場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戰爭可能出現以下2種結局。
烏克蘭領導階層已悄悄接受其軍力不足以收復所有失土的事實。烏國及歐洲國家雖然聲稱永遠不會在法理上承認俄羅斯佔據的領土,但他們也示意,願意容忍失土實際上遭俄國控制的現實。
對於烏克蘭及其歐洲支持者來說,最佳狀況可能是將俄羅斯限制在俄軍已佔領的範圍內,相當於烏國領土的1/5左右。但最大的問題是其餘80%烏克蘭領土會發生甚麼事。
烏克蘭及歐洲盟邦希望結合強大的烏軍防禦及西方安全援助,來保障剩餘領土未來的安全及主權。
英國和法國為首的「志願者聯盟」希望派出部份自家軍隊到烏克蘭,以嚇阻俄羅斯未來再度進犯。歐洲各國領袖希望美國加入對烏克蘭的安全保障,特朗普近幾天對此事也展現出開放態度。然而,美國可能扮演何種角色仍不明朗。
這種結果將類似1953年韓戰停戰,「北韓停戰協定」讓南北韓分裂至今,而南韓從當時起一直受到美軍保護。
但對普京而言,韓戰式的結果無異於歷史性失敗。他將永遠無法拿下烏克蘭大部份領土,眼睜睜看著西方軍隊保護這個他堅稱是俄羅斯兄弟之邦的國家。
普京若做出讓步,有可能是他擔心戰爭會對俄國內部穩定造成難以承受的政經風險,又或許是俄國無力應對美國主導的擴大制裁,但大多數觀察家認為,幾乎沒有理由相信這符合事實。
德國國際暨安全研究所俄羅斯經濟專家克魯格(Janis Kluge)表示:「俄國目前的看法是,這場戰爭無法持續下去,但烏克蘭更撐不住,等到經濟問題迫使戰爭結束時,烏克蘭已經先輸了。」
烏克蘭割地並從屬於俄國
從2022年全面入侵烏克蘭以來,俄羅斯提出的要求包括縮減烏軍規模、限制烏軍武器和西方供應軍備,以及改變烏克蘭政治體制,其中包括憲法、領導階層,乃至語言、歷史和民族認同政策。
烏克蘭面臨的最大危險不只是失去國內東部及南部,而是剩餘地區無力抵抗繼2014年和2022年之後的俄軍第3次入侵,這種威脅可能迫使烏克蘭順從俄羅斯的期望。
這種結果將使烏克蘭剩餘地區淪為俄羅斯保護國。對於一個原本渴望鞏固民主、融入歐洲和西方的國家來說,這無異於投降。
俄軍持續攻城略地卻進展有限,但他們的主要目標是削弱烏克蘭戰鬥意志。烏軍經過3年半的殘酷戰爭已疲憊不堪,兵力居於劣勢且對自家將領不滿,但他們仍在抵禦作戰。
華府智庫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軍事專家考夫曼(Michael Kofman)說道,長遠來看,烏克蘭若不能解決兵源及部隊管理問題,雖然可能不會在戰場上被擊敗,但會越來越疲憊。
不過他也提到,烏克蘭已從這場戰爭證明自身的適應力和韌性.
(轉改中央社/新唐人電視台)#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