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在競選期間就清楚明白地列出20項承諾(特朗普20條),其中一項是「從事美國教育的革命性改革」,準備廢掉教育部,成立不用政府預算的「美國學院」,免收學費並授予學位,藉以培育正統、傳統的具基本常識的學生,旨在對抗左派覺醒文化洗腦。就任後,果真緊縮教育部,且在2025年6月初試圖通過扣留哈佛大學數十億美元的聯邦資金,並剝奪其稅收豁免權,以逼迫其進行整頓改革,而在招收外國學生的資格上也試圖取消。由於哈佛大學與中共關係親密,長期以來哈佛培養了眾多中共高官及其子女,而中共官媒就曾將哈佛甘迺迪政府學院稱為「海外黨校」之首,近期特朗普政府指控哈佛為換取中共資金,「多次接待並培訓中國共產黨準軍事組織成員」。

美國教育被中共滲透

美國國土安全部指控哈佛與中共長期協同合作,涉嫌違規,其實,這種長期合作就顯示被中共滲透,而且被滲透的美國大學非常多。2018年7月1日《大紀元時報》刊登的〈魔鬼在統治著我們的世界(18):教育篇〉一文中就歸納出共產邪靈滲透美國教育的五個方向:一是直接向年輕一代灌輸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入侵各個學門,「政治正確」成為大學校園箝制思想的操作指南;二是不讓年輕一代接觸傳統思想文化,因此傳統文化、正統思想、真實歷史和文學經典被用各種方式詆毀、邊緣化;三是從幼兒園、小學開始,持續降低教學標準,使年輕一代的讀寫算術能力變差,思維能力和知識水平都嚴重下降,難以理性思考關係到人生和社會的重大問題;四是從小就給學生灌輸各種變異觀念,待他們長大後,這些觀念變得根深柢固,幾乎無法察覺和糾正;五是培養學生的自私、貪婪、放縱,培養其反權威、反傳統傾向,放大自由觀念,加強他們的自我中心,降低學生對不同觀點的理解能力和容忍度,同時降低其心理承受能力。

2018年時,美國大學裏左派的意識形態成為主流,有不同思想傾向的學者或無法進入大學任教,或者不被允許發表自己的傳統觀點。很多學生經過四年強化訓練,大學畢業後傾向自由主義、進步主義,不假思索地接受無神論、進化論、唯物主義,成為奉行享樂主義、缺乏常識和責任感、偏狹脆弱的「雪花人」。可以說,共產邪靈在這五個層面的目標都已經實現了。迄今,「覺醒政治」入侵最高學術領域超乎任何人的想像,學術造假和剽竊現象猖獗,教職員工的政治鬥爭致使研究項目停滯不前,DEI(多元、公平、包容)政策將高級職位授予那些不是憑藉自身能力獲得這個職位的人。大學課程長期忽視古老的智慧,以至於連頂尖教授也無法流利地表達或寫作。高齡95歲、1958年獲哈佛大學學士的著名黑人經濟學家湯瑪斯‧索威爾(Thomas Sowell)不久前還沉痛批評以哈佛為代表的高等學院,早已丟失1950年代「知識聖殿」,成為文憑壟斷聯盟,不是學術而是搞政治,不是從事教育,而是意識形態,教導出不受制衡、不承認自己錯誤、傲慢的「精英」。

考諸哈佛大學建校於1636年,最早是清教徒培養傳教士與神職人員的地方,他們想在這片美洲新大陸建立一個「道德烏托邦」,當時的教育目標很單純——提高識字率,讓每個人都可以讀《聖經》,讓每個人心中都有對崇高道德的嚮往。美國第一代政治精英很多出自哈佛,那時的教育是「傳道」,宣揚「天賦人權」、「上帝面前人人平等」、「人性墮落時需加約束」,是一個信仰驅動下建構社會道德的年代。

功利教育的批判

到了二十世紀中後期,美國的教育系統從人格發展轉向國家利益驅動的功利化教育,偏向實用性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學科,人文與德育比重下滑,美國在科技、航太與軍事領域取得巨大成就,但道德卻愈趨下落。迄二十世紀末,美國社會出現對功利教育的批判,反思「教育的意義何在?」對於家長無所不用其極將子女送入名校,成為律師、醫生、政治家等上流階層,而學校以教育為名將孩子社會化為精緻利己主義者提出檢視。1992年由影帝艾爾‧帕西諾(Al Pacino)主演的《女人香》(Scent of a Woman)影片可作為代表,片中一所美國高中貴族學校,雖以「正直高尚」為校訓,但校長威逼利誘開出保送哈佛的條件,試圖誘導高中生出賣同學換取自己的光明前程。帕西諾飾演的盲人上校以監護人身份發表一篇振聾發聵、富激情和說服力的演說,指出學生答應替同學保密的誠信人格比說出搗蛋者來換取校長推薦信更重要,而肩負培育社會精英與國家領導的學校應看重學生正直品格與堅守原則的勇氣,領袖的搖籃已經在利益的收買中折斷脊樑,掌握社會管理權的上位者應保護與擁抱那些高尚的品格。該篇演說獲得滿堂彩,學校也肯定誠信品格的重要。

不過,儘管有著這樣子的批判、反思,但「功利放中間、誠信道義放兩旁」的現實教育還是遏止不了,而且來自歐洲社會主義思潮,在尋找教育方向的美國知識份子中開枝散葉。以法蘭克福學派為代表的馬克思主義批判理論進入高校,女性權力、族群平等、環保主義等激進理念成為教育主流。而哈佛作為「自由主義」的重要思想陣地,學生與青年教授將歐洲的變種社會主義作為美國教育發展的新方向。這些思潮本意在促進社會平等,但逐漸淪為分化社會的輿論工具,社會對立與敵視的情緒中,被割裂成難以共融的群體,評判好壞人的標準從道德的優劣變成身份標籤,與建立「道德烏托邦」的教育願景愈離愈遠。

驅逐馬克思共產主義

就在社會主義、共產主義由蠶食進到幾乎鯨吞美國之際,2024年4月17日,美國佛羅里達州長德桑蒂斯(Ron Desantis)簽署了佛州參議院SB1264法案,該法案旨在「減少佛州的馬克思主義灌輸,教育佛州的年輕人認識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和集體主義的罪惡」,確立三大目標:一是改進現有的反對共產主義課程標準。從2026~2027學年開始,公立學校教師將被要求向學生講授 1. 共產主義在美國的歷史,以及共產主義在當今日益增長的威脅;2. 外國在共產主義統治下所遭受的各種人道和經濟災難,特別強調共產中國和古巴;3. 共產主義、極權主義和民主等相互競爭的政治意識形態,以及4. 共產主義革命之前通常會發生的各種事件等。

第二個目標是,規定在邁阿密達德學院(Miami Dade College)成立「美洲自由研究所」(The Institute for Freedom in the Americas),以「維護自由社會的理想,促進美洲的民主」。自由研究所將與佛羅里達國際大學的亞當‧史密斯經濟自由中心(Adam Smith Center for Economic Freedom)合作,「舉辦研討會、專題討論會和會議,為整個地區的領導人提供建立聯繫的機會,以獲得促進民主的新見解和新思想,包括對作為民主社會基礎的知識、政治和經濟自由的了解和洞察力」以及其它許多重要任務。

第三個目標是,該法案指示佛州政府與佛州教育部共同與佛州立法機構合作,建立一個以佛州為基地的共產主義歷史紀念博物館。

推翻「全球共產主義」再接再厲

其實,特朗普在2016年當選美國總統後,即曾著手進行推翻「全球共產主義」,但不僅沒能掃除社會主義,反被社會主義者以各種手段作弊而無法連任,而拜登政府則重拾左派社會主義政策,急速推進激進社會主義的民主黨議程,在COVID-19全球瘟疫推波助瀾下,社會主義政策發揮得淋漓盡致。然而,物極必反,不但美國人覺醒,阿根廷人拒絕導致貧困的社會主義,荷蘭等歐洲國家也颳起一股「特朗普旋風」,而特朗普更強勢地回歸當選美國總統,再度向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發起強力掃蕩。在美國佛羅里達州長簽署的「共產主義的歷史」法案開了實質有力的「第一槍」之後,特朗普順勢開足火力炸向哈佛等長春藤大學,掃除播種已久的「毀滅人性左派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馬克思主義」教育,向傳統「道德教育」回歸。

西方教育在美國帶頭下,已開啟返本歸真、回歸傳統道德敬天敬神之路,文化更悠久的東方,是不是也應趕緊跟進呢?

作者為台灣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