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歲的北京退休公務員王淑芸(音譯,Wang Shuyun)每月領取一萬元養老金,沒有子女負擔,能花數千元上營養課、買進口牛奶和Adidas鞋。她告訴路透社說,「我最看重的就是把生活過好。」但專家指出,這樣的少數案例難以代表大多數老人實際處境,銀髮族消費力不足以抵消中國經濟面臨的通縮壓力。
王淑芸是中共推動「銀髮經濟」的理想對象。中共自2021年就提出要「大力培育」銀髮產業,今年更至少發出20份政策文件,要求企業開發適合老年人的食品、醫療、金融與養老產品,以期讓這個人群成為新的消費引擎。
然而,王淑芸的情況只是少數特例。中國城市平均養老金僅約3,000元,農村甚至低至200元。多數老人日常開銷受限,只能應付基本生活。66歲的北京退休人士喬力(音譯,Qiao Li)說,他的錢大多花在為家人買蔬菜上。
「像我們這樣的年紀,還是過日子為主。」他說。
經濟學家指出,部份老人或許有些積蓄,但對整體而言,他們的消費力不足以扛起持續低迷的中國經濟。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亞太區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ia Herrero)直言,「老年群體的支出不可能強大到足以抵消通縮壓力,更不會帶動廣泛的經濟增長。」
今年7月中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同比持平,反映價格壓力低迷。雖然歐睿國際(Euromonitor)數據顯示,2015年至2025年間老年家庭消費支出增長129%,高於全體人口的79%,但整體內需仍顯乏力。
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北京住宿業利潤同比暴跌92.9%,餐飲收入6月僅增0.9%,遠低於5月的5.9%。這些數字都在警示:消費不足,經濟下行風險仍在擴大。
不少中國企業正嘗試搶佔這一新興市場,針對老人紛紛推出AI老花眼鏡、語音導航與「情感對話」工具。然而,分析人士強調,這些策略即使可行,也無法根本改變消費低迷局面。
蒙納許大學教授史鶴凌(He-Ling Shi)說,「中國的經濟增長長期偏重製造業與出口,而非消費,這讓通縮風險更難化解。」#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