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一份標注「2025年第三季度涉意識形態領域風險提示」的成都警方內部文件流出。該報告詳細列出當局所謂「重點風險」與「敏感節點」,涵蓋抗戰勝利紀念、建軍節、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閉館五周年、藏區議題、LGBT群體,以及校園霸凌與粉絲文化。文件措辭顯示,維穩系統已深入社會各層,幾乎無所不包。
海外社交媒體發布的這份四川官方內部文件,其首部份將9月3日「中國抗戰八十周年」列為最高風險節點。原文要求「警惕西方勢力誤導史實敘述,否定中共在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並強調要嚴防「認知戰」「輿論戰」。同時提醒要「警惕自媒體以『愛國』敘事,借『川軍出川』放大極端民族主義、仇日情緒」。
該文件分為重大活動、敏感節點等多方面說明,顯示當局既害怕外部否定,也擔心民族主義情緒失控。成都一名要求匿名的異見人士雷先生9月2日接受採訪時表示,國保對當地異見人士、維權人士以及宗教聚會的管控異常嚴厲。
他說:「明天,北京舉行反法西斯大閱兵,成都警察一個多月前就開始部署維穩了,有國保把拆遷戶家的菜刀拿走,說等閱兵結束後歸還,教會活動被全面禁止兩個多月了。今年官方的事情特別多。」
他還說,今年上半年成都的維穩措施,可以說僅次於北京,「我一些朋友在聊天群討論兩岸關係的民國派,批評國民黨參加閱兵,被國保喝茶,不准討論。哎,官方口口聲聲強調歷史真相,其實是要壟斷話語權。」
2025年亦逢美國駐成都總領館閉館五周年。這份文件指示須「防範境內外勢力借節點惡炒中美關係,炒作『重啓美領館』」,但另一面則強調「警惕極端民族主義者散布激進反美言論,做出過激行為」。
雷先生認為,雖然官方認同民眾的反美情緒,但一旦超出掌控,同樣會被納入風險範疇,「換句話說,他可以讓你反美、反日,但是你不可以。」
旅居歐洲的中國學者彭家新表示:「中共的矛盾在於,它既要塑造民眾的反美共識,又要避免這股力量挑戰中央的對外政策。這種矛盾反映了它最害怕的,是不可控的輿論。」
文件在八、九兩節中特別提到「建軍節」前後的輿情風險,要求嚴控「軍隊威嚇」「軍隊腐敗」等議題,更直言要防止「退役軍人、傷殘老兵境況淒涼」被炒作。
四川退伍老兵江先生對記者說,他和老戰友們曾多次到北京上訪,要求落實退伍軍人待遇,但被強制遣返、看管,「在他們眼中,退伍軍人反映的問題,並非應解決的社會問題,而是必須鎮壓的不穩定因素。很多退伍軍人上訪只是想要公平待遇,卻被視為威脅。這樣的思路,只會讓怨氣越積越深。」
教育領域同樣未能倖免。文件點名「高溫延遲開學、軍訓安全、校園霸凌、食品安全、亂收費」都可能引發「教育焦慮」。更罕見的是,當局首次將「高校青年教師困境」列入輿情風險,要求防範「青椒群體話題升溫」。
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一名青年教師感慨:「我們好幾位教師都很壓抑,有的要吃安眠藥才能入睡。面對低薪、壓力和科研評比,很多人已在邊緣掙扎。教育局和校方不是想解決,而是想壓制不同的聲音,真的讓人很沮喪,有人想移民海外。」
文件還提及「十四世達賴九十歲誕辰」與「西藏自治區成立六十周年」,警告「藏獨勢力密集推出有害音影片,煽動居民在社交平台以隱喻方式傳播」。由此可見,藏區議題依舊是維穩體系中最敏感的部份之一。
在網絡言論方面,文件甚至將粉絲追星與「大熊貓國家公園論壇」列為風險,指示「防範飯圈化現象引發不當炒作」,並警惕「有人借熊貓旅外、歸國話題挑釁破壞對外關係」。
四川作家龐晨(化名)分析,這份文件體現的維穩思路,不是要解決社會矛盾,而是力求將所有可能的聲音消除,「它已不再區分敵友,而是對一切可能超出掌控的聲音採取過度防範。」#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