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shì zhī jié wà,zǐ xià gēng guàn 。
釋之結襪,子夏更冠 。
ㄕˋ ㄓ ㄐㄧㄝˊ ㄨㄚˋ ,ㄗˇ ㄒㄧㄚˋ ㄍㄥ ㄍㄨㄢ 。
釋之結襪,子夏更冠 。
【註釋】
(1) 釋之:張釋之,字季,西漢南陽堵陽(今河南方城東)人。事漢文帝、漢景帝兩朝,曾任廷尉,以執法公正不阿聞名於世。
(2) 結襪:把襪帶綁好。
(3) 子夏:杜欽,字子夏,西漢南陽郡杜衍縣(今屬河南)人。他學識淵博,深謀遠慮,曾為漢成帝舅大將軍王鳳幕僚。其父杜延年為漢宣帝時麒麟閣十一功臣之一。
【語譯】
張釋之在三公九卿面前,跪著幫老人綁鞋帶,從此更受敬重;杜子夏改戴小帽,讓人不再稱呼他不雅的稱號。
【人物故事】
張釋之
據《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所記,張釋之原本擔任騎郎,一直沒有晉陞,中郎將袁盎知道他有才幹,就讓他在漢文帝身旁做傳達、通報的謁者。應對之間,張釋之逐漸受到文帝的重視和肯定,因此他的職務就從「謁者」升為「謁者僕射」,再升到「公車令」,負責皇宮外門——司馬門的守衛。
他上任不久,就遇到太子與梁王共乘馬車直接進入司馬門。張釋之追上去制止,不讓他們進宮,還上奏彈劾他們不下馬車直進宮門「不敬」之罪。漢文帝為此向薄太后免冠謝罪,說自己「教兒子不謹」。薄太后派人奉了聖旨去赦免太子和梁王,兩人才得以進宮。這事讓文帝覺得張釋之很特別,就授予他中大夫的職位。不久又升到中郎將,後來又讓他當廷尉掌刑獄。由於他執法公平,即使跟皇上有關的案件也不偏私,因此得到天下人的稱頌。
漢文帝崩,太子即位,是為漢景帝。因之前彈劾太子的過節,張釋之心生惶恐,藉口有病,想要辭官;怕景帝重罰他,想當面向景帝謝罪,又不知怎麼做才好,他為此十分不安。老人王生想了個法子,終於使得張釋之面見景帝謝了罪,景帝也沒責怪的意思。王生這個老人擅長道家學說,從沒做過官,卻很有聲望。有一次景帝召見他,在朝廷中讓他坐著,而三公九卿全都在場站著。老人說:「我的襪帶鬆了。」轉頭對張釋之說:「幫我把襪帶綁好!」張釋之就跪下來幫他綁襪帶。
過後,有人問王生說:「你為何當廷單單就屈辱張廷尉呢?」王生說:「我年老又沒地位,想我這輩子沒法子對張廷尉有甚麼幫忙,張廷尉可是當今天下名臣呀,我特意屈辱他一下,讓他跪著綁襪帶,是要讓大家看重他。」聽到這話的王公都說王生做得好,而敬重張釋之。不過張釋之侍奉漢景帝才一年多,就被派去當淮南王的輔佐,也還是因為之前的過節。
杜子夏
《漢書.杜周傳》敘述杜周及其子杜延年,其孫杜緩、杜欽,及其玄孫杜業等人的事跡。這裏要說的是關於杜欽的故事。
杜欽年少時喜好讀經書,家中富有,可惜他眼睛瞎了一隻,所以不願意當官。當時茂陵(今屬陝西)人杜鄴,不但跟他同姓,字也叫子夏。兩人都因才智和能力在京師受到讚揚,士大夫們為了區分兩個子夏,杜欽就被說成「盲杜子夏」。杜欽討厭因身體缺陷而受辱,就改戴一頂小帽子,從此京師的人每提到他就改口說「小冠杜子夏」,說杜鄴是「大冠杜子夏」了。
——轉自正見網
看更多 【龍文鞭影】系列#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