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2025年9月開學至今,最多人討論的開學話題竟然不是學童的壓力問題,而是一位自帶生活節奏的女學生,受訪時表示「遲都遲了」,一句話成功一石激起千層浪。而無獨有偶,當專欄於今個月開始以「蒲崗村道學校村」為主題介紹慈雲山天主教小學後,這名女學生所就讀的,正是座落在其旁、今期介紹的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教學樓。(鄺嘉仕提供)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教學樓。(鄺嘉仕提供)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是一所私立基督教男女子學校。在2024/25學年,學校提供由小一至中六的課程,小學共有30班,一年級(小一)至六年級(小六)各5班;中學則設21班,七年級(中一)至九年級(中三)各4班,十年級(中四)至十二年級(中六)各3班。學校不參加教育局的「中學學位分配辦法」,六年級學生畢業後會直接升讀七年級。

學校音樂室。(鄺嘉仕提供)
學校音樂室。(鄺嘉仕提供)

學校的教學語言中英並重,辦學團體為香港國際音樂學校。校訓源自《歌羅西書》(即天主教的《哥羅森書》)第3章第16節:「當用各樣的智慧,把基督的道理豐豐富富地存在心裏;用詩章、頌詞、靈歌,彼此教導,互相勸戒;心被恩感,歌頌神。」

學校開放日時的盛況。(鄺嘉仕提供)
學校開放日時的盛況。(鄺嘉仕提供)

香港國際音樂學校於1988年創立,最初借用石硤尾棠蔭街的滙基書院課室開辦,一開始提供一般樂器課程、兩年制的證書音樂課程及四年制的文憑音樂課程,創校校長為陳永生先生。1999年,香港政府公布「優質私立學校發展計劃」後,學校便以台灣的光仁音樂中小學為藍本撰寫辦學計劃書。同年成立「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及小學校董會」,成員多為具有共同辦學信念的基督教人士及教育界人士。

學校開放日時安排了學生在地下的舞台進行表演。(鄺嘉仕提供)
學校開放日時安排了學生在地下的舞台進行表演。(鄺嘉仕提供)

學校在1999年6月提交建議書後,同年8月即獲批准在蒲崗村道學校村辦學,並於同年10月正名為「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其後先後於2000年舉行步行籌款、2002年舉行全港賣旗籌款以籌募創校經費,並在2002年8月進行建校動土禮。

學校開放日期間的海報。(鄺嘉仕提供)
學校開放日期間的海報。(鄺嘉仕提供)

2003年9月,學校開課時現址校舍尚未落成,只能暫借位於深水埗順寧道的中華基督教會基真小學舊址上課。當時基真小學剛獲分配華荔邨一座千禧校舍繼續辦學,原校舍則在借用完畢後拆卸,並重建為旁邊五邑工商總會學校的新翼。直至2004年8月底,學校現址才告落成,並延至9月中才正式遷入新校舍上課。

學校將音樂室臨時用作介紹學校發展的展覽。(鄺嘉仕提供)
學校將音樂室臨時用作介紹學校發展的展覽。(鄺嘉仕提供)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深信音樂能提高學生整體學習能力,促進抽象思考、邏輯推理及空間感的發展。因此學校在小學至初中三設有「音樂創作」及「音樂欣賞」兩科,與中英數並列為主科,並能銜接至新高中音樂課程。同時亦設有「器樂」及「演奏」兩課,教授及評核學生的樂器表現。例如今次受訪的女學生所學習的便是豎琴,而她的音樂科成績正是由這兩科及兩課的表現綜合計算。除了系統化的音樂教育,學校在其他學科方面與本地中小學相近,但更加強調音樂與學術的結合。

學校圖書館。(鄺嘉仕提供)
學校圖書館。(鄺嘉仕提供)

根據紀錄,學校每隔五年便會舉辦一次校慶開放日,過往分別於2008年、2013年、2018年及2023年舉行。這些開放日除了歡迎公眾人士參與,亦特設「小一入學家長問答大會」,讓有意報讀的家長了解學校辦學理念及最新發展。

至於最近一次校慶,則是2023年4月1日的「創校20周年校慶開放日」。當日活動以「愛是永不上息」為題,由上午的20周年感恩崇拜揭開序幕。中午12時起,圓形廣場匯演結束後,分布於地下有蓋區域及各課室、特別室內的學科展覽與攤位遊戲隨即展開,其中以音樂及基督教為主題的課室最受注目。音樂室更設有臨時展覽,介紹辦學團體及學校過去40年的發展歷程。壓軸活動則是於下午6時在音樂廳舉行的「感恩音樂會」,正好與學校的音樂專注特色相呼應。◇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外景。(鄺嘉仕提供)
國際基督教優質音樂中學暨小學外景。(鄺嘉仕提供)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