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網上流傳有政府辦公室轉用中國大陸蒸餾水供應商,引起網民熱議。政府物流服務署在回覆傳媒查詢時確認,今次是首次有非本地飲用水公司中標,涵蓋港島和新界,而九龍仍使用本地公司。剛生效的3年期合約總金額為1.66億元,即每年平均5,533萬元,每年可節省約1,600萬元。
政府各部門目前採用的瓶裝蒸餾水,分為港島、九龍及新界3份合約。上一次物流署就飲用水招標是在2023年,當時港島及新界由「屈臣氏」中標,九龍則由「太古可口可樂有限公司」中標,供應「Bonaqua」。2023年的兩年期合同總額約為1.43億元,供應412萬瓶飲用水,平均每瓶價格約為34.7元。
物流署稱,因應原有為政府各部門供應樽裝飲用水的合約期屆滿,物流署早前透過公開招標揀選合適供應商為政府部門供應樽裝飲用水。物流署今年6月26日批出新的3年期合約,其中港島及新界分別由大陸飲用水公司中標,分別為「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及「時貿國際有限公司」,供應「鑫樂」及「Happy喜士」品牌飲用水。兩份合同的中標金額分別為5,294萬元及6,549萬元,供應188萬及251.9萬瓶飲用水,每瓶平均價格分別約為28元及26元。
根據網上圖片顯示,「鑫鼎鑫商貿有限公司」為包裝商,製造商則有3間公司,分別為「樂百氏(廣東)飲用水有限公司廣州分公司」、「觀音山飲用水有限公司」及「羊台山飲品有限公司」。
樂百氏桶裝飲用天然泉水於2017年被驗出2B級潛在致癌物溴酸鹽超標40%。中共黨媒《人民日報》2017年曾報章樂百氏飲用水因品質問題,在3年內6次被點名。2014年、2015年、2016年及2017年均被驗出微生物超標。2019年又再被驗出微生物、有機污染物、食品添加劑等指標不合格。
至於在九龍區中標的屈臣氏,中標金額約為4,762萬元,供應200.1萬瓶飲用水,每瓶平均價格為新合同中最低,約為23.8元。三份新合同總額約為1.66億元,平均每年約5,535萬元,相較上一份兩年期合同平均每年約7,146萬元有所下降。
有公務員向傳媒表示,換水事件成為政府內部熱門話題,有人發現辦公室水機出現陌生的品牌,隨即上網查找品牌資訊及衛生檢驗的報道;另有公務員朋友感到好奇,為何身在香港卻不選擇本地飲用水公司。
物流署強調招標規格沒有改變,根據招標要求,投標者提供的樽裝飲用水必須符合指定技術規格,包括品質必須符合香港法例第132章《公眾衞生及市政條例》及由食物環境衞生署食物安全中心發布的《食物微生物含量指引》中關於瓶裝/包裝飲用水的微生物標準。物流署在所有符合指定技術規格的標書中,按投標價格揀選中標者。為確保飲用水品質,政府會定期檢驗中標者提供的瓶裝飲用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