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北京方面未能充份刺激中國國內的消費支出,無法使整體經濟重回正軌。為此,中共政權已開始考慮採取一些真正意義上的激進措施,以圖挽救頹勢。
其中一項是,考慮取消增值稅(VAT)制度。儘管迄今為止,尚未有任何具體的提案浮出水面,更遑論立法。然而,公開討論此類改革,顯示中共領導層深受經濟低迷的困擾,以及對於其經濟轉型計劃——該計劃旨在降低國家經濟引擎對出口的依賴,轉向內需導向——以失敗而告終,感到深切憂慮。
幾年前,中共政府開始努力刺激國內經濟。儘管成效有限,政府採取了一些措施,以試圖遏制因2021年首次爆發的房地產危機導致的建築業受挫和購房熱潮下滑。儘管商品樓價格仍然持續下跌,但是北京方面的努力似乎已經減緩了下跌的速度,並釋放了一些過量的庫存。
中共政權之前向半導體、量子計算和電動汽車等高科技項目投入了大量資金,在一段時間內為中國經濟注入了動能,達成了北京的總體增長目標,然而這一舉措最終卻創造出超出國內經濟吸收能力的產能,因此結果適得其反——在華盛頓與歐洲對中國出口型貿易的敵意明顯加深之際,反而加深了中國經濟對出口的依賴。
中共政府的中央規劃者深知,國內發展的最大潛力在於廣大的中國消費者。然而,政府最初採取的刺激消費支出措施只能看作是一種軟弱無力的短期應急方案。
例如,北京決定利用地方政府補貼,推行汽車和大型家電的以舊換新,希望消費者能夠利用這項補貼,提前置換這些昂貴的舊物,並購買價格更高的新產品。後來,參與以舊換新計劃的人數超出了北京的預期,以致預算金額迅速耗盡,一些地方政府不得不叫停計劃。然而,即使中國家庭享受了優惠力度很大的以舊換新政策,他們仍然對消費保持謹慎態度,中共政府的如意算盤沒有打響。
最近的經濟數據也證實了中國消費者反應低迷。最新數據顯示,7月份零售額僅比去年同期增長約3.7%,遠低於去年春季5%至6%的平均增幅,幾乎不足以支撐北京的目標,尤其是在中國出口自去年3月以來幾乎沒有增長的情況下。
中國物價數據發出的訊號更能說明國內需求的不足。7月份消費者價格略低於去年同期水平,食品價格實際上比去年同期下降了1.6%。與此同時,7月份生產者價格(中國統計部門稱之為「出廠價格」)較6月份下降了0.2%,較2024年7月下降超過3.5%。
在這種失敗的背景下,北京開始考慮採取激進行動也就不足為奇了。目前備受關注的稅改方案來自中共央行(中國人民銀行)前調查統計司司長盛松成撰寫的一篇論文。盛松成和位於上海的中歐國際工商學院(CEIBS)陸家嘴國際金融研究院(Lujiazui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Finance)的研究人員得出結論,中國必須降低增值稅(value-added tax,簡稱VAT)。
增值稅稅率在6%到13%之間,大幅增加了幾乎所有商品(包括大多數消費品)的成本。這些研究人員注意到,這種額外成本會打擊消費者的積極性,從而印證了經濟學理論中最古老的定律之一:「如果你對某物徵稅,你得到的就會減少。」增值稅實際上就是一種消費稅。
增值稅改革或許會有所幫助,但是即使北京方面欣然接受這一思路,增值稅轉型仍然需要很長時間才能落地。首先,增值稅是中國最大的政府收入來源,根據年份不同,其佔政府總收入的比例最高可達30%。
在減輕中國普通家庭的增值稅負擔之前,當局必須找到其它稅收來源,並說服北京決策層、共產黨的基層黨員和地方政府等利益集團接受此舉。
還有一個需要考慮的問題。目前,增值稅收入是根據應稅商品的生產地、而非購買地進行區域分配的。任何取消增值稅的舉措,無論是全部取消還是部份取消,都將面臨依賴現行分配結構的地區的強烈抵制。
如此痛苦的變革現在甚至已經納入北京的考慮範圍,這充份表明了國家領導層在振興國內消費這件事上已陷入何等絕望境地。而且,如此激進的轉變能否得到北京想要的回應,還遠未可知。目前的實際情況表明,即使當局能夠朝著這個方向邁出步伐,要推動中國消費者消費——假使最終他們能改變消費模式的話——也需要假以時日才能看到實際的效果。#
作者簡介:Milton Ezrati是紐約州立大學(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簡稱SUNY)布法羅分校人力資本研究中心主辦的《國家利益》(The National Interest)雜誌的特約編輯,亦是總部位於紐約的知名傳播公司Vested的首席經濟學家。在入職Vested之前,他曾擔任Lord, Abbett & Co.等公司的首席市場策略師和經濟學家。他還經常為總部位於紐約的《城市雜誌》(City Journal)撰寫文章,並定期為《福布斯》(Forbes)撰寫網誌。他的最新著作是《即將到來的三十年:未來三十年的全球化、人口統計學和我們的生活方式》(Thirty Tomorrows: The Next Three Decades of Globalization, Demographics, and How We Will Live, 2014)。
原文:Beijing Considers Radical Action to Reach Consumers刊登於英文《大紀元時報》。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