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蕭條,民眾生活變得更困難。近期,中國社交媒體上「0成本生存」悄然走紅。多地一些年輕人為了省錢,湧入菜市場「撿剩菜」吃。對這一現象,有人點讚有人質疑,有博主認為,節約是一種選擇,撿剩菜恐怕是沒得選。

9月8日,一位00後博主發影片說,為了節流開源,自己又開啟了撿菜省錢新項目。「我可以撿這個嗎?第一次幹這行,有點不太熟悉,還得先問問人家能不能撿,誰知道在這種箱子裏的菜能不能撿啊……」

翻看網上的一些撿菜影片,撿菜群體遍及全國廣東、安徽、浙江、四川、貴州等多地,加入撿菜行列的有剛畢業的大學畢業生、失業已久的年輕人、全職媽媽等等。

安徽女博主「榮榮日常」9月11日發布影片,分享去合肥周谷堆批發市場撿菜的體會。

博主表示,自己每個月的按揭就要2.5萬元人民幣,看到網上有許多撿菜的影片,自己也嘗試去撿菜,發現確實挺省錢。(更多片段超連結

對於越來越多的人加入撿菜行列。有網民表示:「這個做法挺好。」「這能省好多菜錢,會過日子。」也有網民說:「我也想去撿,但是我一個人會不好意思,有沒有想和我組團的?」

但也有網民質疑這「只是為了流量」。

一位博主則評論年輕人撿菜現象,背後其實是一種苦難:

「下班去菜場撿菜竟然上了熱搜,很多人都說這是勤儉節約,這真的是節約嗎?節約是一種選擇,撿剩菜怕是沒得選。這年輕人蹲在市場上撿剩菜,他的父母會怎麼想?辛辛苦苦供孩子讀書,盼著出人頭地,如今卻看到孩子靠撿拾殘羹度日,那種心酸怕是勝過自己吃不飽。他們的老師會怎麼想?曾經課堂上講好好讀書未來就更好,現實卻給了一記耳光。這不是個體的選擇,能有如此高的點讚和共鳴,說明甚麼?」

該博主說,經濟下行,收入停滯,年輕人為了活下去,不得不拚命地降低成本,可是為甚麼超市的菜越來越貴,農民卻賣不出一個好價錢?穀賤傷農,穀貴富農了嗎?物流、批發、零售,每一個環節都有人在加碼,把利潤擠了出來,留給上游的就是血汗,留給下游的只有高價。真正的節約,應該是優化流通,打破壟斷,讓資源更高效地觸達,而不是把矛頭轉向最弱的消費者。節約是個人選擇,苦難就是結構的缺陷。」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自新冠(COVID-19,中共病毒)疫情以來,中國經濟持續低迷,中青年失業率高漲。隨著一年一年的大學畢業生走向社會,他們更面臨困難的就業局面。今年7月份,全國青年失業率(16—24歲年齡層)的官方數字,為11個月以來最高。但外界認為,官方還涉及數據隱瞞問題,在多方因素影響下,未來失業狀況會更嚴重。

剛畢業的學生正陷入畢業即失業的迷茫。一位剛畢業的年輕人發影片說,「我一直都找不到工作,現在狀態可以說是很糟糕。我幾乎就是白天一直在睡覺,傍晚才起床,吃一點東西,然後就開始玩手機,或者是在網上看一些招聘的東西。」

也有博主發布影片說:「誰能懂讀了四年大學出來只能送外賣的崩潰啊。」影片中,一名男子騎著送外賣的電動車,在雨中崩潰大哭。(超連結

中國現在許多人為還按揭及維持日常消費,需要靠借貸維持生存,據統計,僅2024年,中國估計有2500萬至3400萬人拖欠個人貸款;在此背景下,網貸成為熱門產業,但高利息讓更多中國人陷入債務泥潭。這當中,有不少是年輕人。#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