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社區組織協會表示,新一份《施政報告》個別惠民措施回應民意改善,但力度尚待加強。協會認為,報告未回應劏房戶當前困境,並應深化識別其它貧窮群組需要、增設照顧開支津貼等。

社協表示,報告將公營房屋供應聚焦於協助市民置業,就算報告有提及「簡樸房」規管制度立法實施,似乎未有處理當前仍在水深火熱的劏房戶之困境。他們又指,報告未有建議設立或研究規管起始租金,認為當局應重設現金津貼計劃,支援劏房戶每月高昂租金開支。除規管劏房外,目前仍有逾5,000人居於籠屋、床位等不適切居所,當局亦應一併考慮如何完善對床位寓所的規管。 

歡迎收緊補充勞工計劃

報告修訂輸入侍應生及初級廚師時的要求。但是社協指,有關措施無涵蓋所有26個優化補充勞工計劃工種,認為應涵蓋以加強保障本地勞工就業。

另外,因應當局已展開人力推算中期更新,預計在2026年完成。社協促請當局應作超前部署在有最新數據前,先行暫緩失業率較高行業的輸入外勞申請,在獲得最新資料後,按不同工種設定輸入勞工配額上限並恢復輸入勞工,減低對本地勞工的衝擊。 

應擴大精準扶貧

社協形容,報告在精準扶貧方面未見新猷。他們歡迎宣布增撥資助「共創明『Teen』計劃」活動、「社區客廳試行計劃」、「在校課後託管服務計劃」等扶貧項目當局應重設貧窮線,全面檢討本港的貧窮狀況和各項扶貧措施的成效。

社協認為,除上述3個貧窮群組外,精準扶貧政策亦應涵蓋其它貧窮組群,如殘疾人士、危疾重疾人士、少數族裔、新移民家庭等。除住戶特徵、就業及收入情況、受惠於政府現金福利的情況、居住環境、租金負擔、撫養負擔及其它等面向以外,當局更應針對各扶貧面向訂定相應的扶貧績效指標(KPI)。

將創新藥械列入安全網

報告提出將符合病人利益及具成本效益的創新藥械,主動引入香港,又將增加安全網藥物。社協憂慮,加快引入創新藥械,如需病人自費,「病人只能望門興嘆」,期望當局儘快將創新藥械列入安全網甚至專用藥物。

社協建議醫管局宜就藥械的療效、成本效益及藥物涉及的社會價值,制訂清晰電腦制,便利醫療藥械企業申請。 

應檢視學童壓力來源

另外,社協歡迎施政報告將支援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的三層應急機制恆常化,除了中學生,亦擴展至高小學童。

社協認為,除增加資源協助全港各中小學推行精神健康約章,更應全面檢視疫後學童壓力來源,包括家庭關係、學習壓力、朋輩相處及未來規劃等各方面支援,在學習方面,當局應檢視現行課程內容及考測安排,讓學童能平衡學習與成長需要健康成長。 

倡立法禁年齡歧視助長者投入勞動市場 設照顧開支津貼 

社協主張,政府的「社會高齡化對策工作組」應吸引長者投入勞動市場,鼓勵職場中引入較彈性上班時間,並為聘用長者的僱主提供額外稅務優惠,並將「再就業計劃」及「中高齡就業計劃」恆常化,並為重投職場的較年長基層僱員持續提供再就業津貼,並延長津貼期。同時,當局亦應立法禁止年齡歧視,為長者締造年齡友善的就業環境。 

社協又指,政府的「護老者和殘疾人士照顧者資料庫」,目前仍只初步連結社署、醫管局和房委會數據,識別較缺乏社區支援的高風險護老者、殘疾人士照顧者和獨老或雙老住戶。但過去一年,已發生多宗長者及護老者悲劇,當局應儘快建立及完善資料庫,就如何使用資料庫制訂指引。

此外,現有領取綜援及傷殘津貼的照顧者仍未能申領照顧者津貼,當局應檢討在綜援及傷殘津貼內,增設照顧開支津貼。 @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