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共政府採用剔除在校生的修訂統計方法後,中國8月份全國城鎮不包含在校生的16-24歲勞動力失業率從7月份的17.8%上升至18.9%,創下統計方式變更後20個月以來的新高。
中共國家統計局9月17日發布的最新統計資料顯示,8月青年失業率為18.9%,統計對象為16至24歲勞動力,不包括在校生。7月青年失業率為17.8%,8月數據上升1.1個百分點。
18.9%的青年失業率創下2023年12月改變統計方式以來的新高。
中國青年失業率在2023年4至6月連續三個月超過20%,6月更達到21.3%的歷史新高。中共隨即暫停對外公布青年失業率。
中共國家統計局2024年1月公布2023年12月青年失業率為14.9%,恢復對外發布青年失業率統計資料。
官方稱,2023年12月起對於分年齡組失業率統計進行調整,16~24歲和25~29歲失業率統計均不納入在校生。
中國青年失業率不斷創下新高,凸顯當下的就業情勢嚴峻。今年中國高校畢業生規模預計達1222萬人,年增43萬人,顯示就業市場壓力巨大。青年畢業生的「找工難」問題,已成為中國社會面臨的兩大主要挑戰之一。
在過去幾年裏,中國名牌大學畢業生做餐飲服務員、擺地攤、送外賣的新聞層出不窮。「全職兒女」這樣用以掩蓋高失業率的新名詞也成為中國社會的流行詞,待業在家的青年人被粉飾為「全職陪伴父母」,用以緩解社會矛盾。
包括中國傳媒大學在內的中國高校開始通過鼓吹「靈活就業」來美化數據。一位匿名的2023年畢業生告訴BBC,「以前大家找工作依賴校招或者春秋招,我畢業的時候沒有工作,輔導員要我開一個抖音帳號,然後在我的『畢業去向』上寫了『靈活就業』。看,一個帳號我就成了有工作的人,沒工資也沒關係。」畢業兩年裏,她換了兩份工作,但都不令她滿意,因此她一直是待業狀態。
就業困境不僅蔓延至基層崗位和普通大學生,連頂尖學府的博士畢業生也難以倖免。浙江大學文科博士應屆畢業生、30歲的女博主「自然卷卷」不久前講述自己找不到工作的影片在社交平台廣傳。她說,「我已經完全沒有工作。我真的很想問,到底是誰在說『985名校畢業的學生就一定很好找工作』。」#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