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上海樓市被視為是最抗跌的,因此買不起樓的人比比皆是。但如今,隨著裁員失業潮衝擊,市場逆轉,越來越多的人陷入「賣不掉樓」的困境。二手樓價格跌幅尤為明顯,部份區域樓價接近腰斬。業內人士分析,未來上海八成房產的價格仍會持續下降。
市民李芳告訴《大紀元》,她在中環線附近擁有一套一室一廳的小房子。短短一年時間就從380萬元(人民幣,下同)跌至240萬元,樓價暴跌讓她難以接受。「以前樓價很高的,要賣到380萬元,現在只能賣二百三四十萬,一年就跌了這麼多。」
不僅是普通住宅,豪宅市場也難以倖免。如今市場上所有房產都面臨了同樣壓力,想要賣掉房產,就必須降價。
售房產博主「明月好房」在節目中透露,一套高峰時接近1個億的豪宅,如今僅成交4,000多萬,跌幅近一半。「很多人以為豪宅不會降價,但當業主急於出手時,也只能大幅下調。」
官方和民間對上海樓價跌幅說法不一。業內人士表示,從官方的統計數據看,好像只跌了20%,但實際遠不止於此。在2018年之後買樓的99%都已虧損,比較抗跌的市中心板塊也遭遇重創。
「但但財經」博主以上海靜安大寧板塊、比較抗跌的次新小區「靜安府」為例。2022年7月份,一套90多平(方米)的小三房成交是1,348萬元,至今年6月,同樣面積的小三房是975萬。表面上看是虧損了373萬,但加上稅費、裝修、三年利息成本以及中介費,總成本是1,489萬元,實際三年總共虧損514萬元,跌幅約34.5%。
買這個小區的人基本都是工薪階層,這相當於一個年薪稅前250萬的人,三年收入化為烏有。所以,樓價下跌對家庭經濟的摧殘是非常大的。
如今的失業與降薪潮進一步加劇了買樓者的壓力,許多家庭難以承受按揭負擔,斷供與銀主盤顯著增加。
上海市民陳怡(化名)對《大紀元》表示,現在失業裁員的人數非常多,身邊不少人因無力償還貸款被迫拍賣樓,「在這種環境下,幾乎沒人敢貿然買樓,對買樓也無興趣。」
業內人士預測,上海約八成樓的價格仍將逐步下跌,只有兩成會穩定。整體來看,樓市寒冬尚未結束,買樓者和投資者需謹慎判斷。#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