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房條例草案》預計周三(24日)在立法會完成三讀通過,劏房支援連線及全港劏房居民大聯盟今日(21日)發表一項最新調查結果,指條例在保障租戶權利及安置方面存有不足。部份租戶憂慮因居住不符合標準的劏房而被迫遷離,或裝修費用及認證成本會轉嫁到租戶身上,還有業主縮短租約等問題。團體建議政府改善安置措施、制定初始租金及搬遷補貼制度等。
團體今年8月23至30日訪問了16位來自不同地區及家庭背景的劣質劏房基層住戶。發現法例對租戶的保障不足,缺乏即時安置或資助,租戶可能面臨無處安身的情況。
雖然政府提到「丙類住戶」可入住過渡性房屋,但居民擔心名額難滿足需求;多數受訪者質疑政府在法例執行上的決心與能力,裝修及認證費用可能轉嫁租戶,部份業主提前收回單位裝修、提前調高租金、縮短租約,甚至亂收水電費,令租戶生活更不穩定。
團體批評條例缺乏具體措施保障租戶權益,擔憂政府的承諾難以兌現;建議政府應改善安置安排,擴大「丙類」名額及推行原區安置;制定初始租金及搬遷補貼制度;提升資訊透明度,設立公開平台列出合規單位的面積、租金及位置,並引入非牟利的「社會房地產代理」服務;同時加強執法力度,確保法例有效實施。
劏房居民阿鳳稱,與14歲兒子居住在深水埗劏房,單位僅86呎,廚房與廁所共用,不知是否符合標準,也不知是否需要搬遷。她提到鄰居的劏房面積更小,估計業主需改建,因此擔心自己會受裝修影響或被迫搬離。
她表示,作為單親單非家庭,每月僅獲200港元的贍養費及約8,000港元的綜援,但租金已達3,900港元,不含水電費,夏天因單位通風差,電費最高可達900港元。她坦言若需搬遷將十分困難,希望政府為他們着想。
74歲的葵涌劏房居民誼姐現居於僭建的平台劏房單位,單位更有滲水。由於單位不合規範,面對逼遷。誼姐說,目前葵涌區劏房租金已達每月7至8千元元 ,細單位也需 5至6千元 ,由收入有限,無法找到安身之所。她擔心條例實施後,將進一步增加生活負擔與不確定性。
誼姐關注《條例》立法後,可能面臨的租金上調與提早逼遷風險。她希望政府為受條例影響的弱勢社群提供足夠支援,包括適切安置安排及經濟補助。她特別強調,安置方案應優先考慮原區安排,以避免居民因搬遷至偏遠地區而面臨社區聯繫斷裂及工作出入困難等問題。最重要是加快建屋,兌現上樓承諾,不要讓老人家屈居劏房。
另外,團體批評新一份《施政報告》缺乏支援劏房戶的新措施,劏房支援聯線成員賴建國坦言對報告內容感到非常失望,認為報告對劏房戶的支援毫無提及。他指出多年來港府屢稱未來公屋供應充足,但輪候時間仍居高不下,除非輪候時間真正降至3年,否則難以相信房屋局局長何永賢稱已扭轉公營房屋供應「頭輕尾重」的說法。
團體向政府提出4項政策建議,包括建立完善的過渡安置安排 ,包括擴充「丙類」名額及原區安置;訂立起始租金與搬遷津貼制度 ,避免業主哄抬租金並協助租戶承擔搬遷成本;提高資訊透明度 ,設立公開平台列明合規單位的面積、租金與位置,並引入非牟利「社會地產代理」服務;提升執法決心與資源投入 ,確保法例落實,杜絕業主規避。@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