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國防企業近日在台灣最大軍事展——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中積極亮相,展示先進武器與航空航太技術,引發多國媒體關注。

長期以來,台灣主要依賴美國採購軍事武器,與歐洲國家的防務合作一直非常有限,以避免觸怒北京。但歐洲國防企業本次在台灣軍事展覽上的積極參與,顯示其對台市場態度正逐步轉變,包括空中巴士(Airbus)等多家企業均是首次參展。

路透社指出,歐洲國防業者對台灣市場態度的轉變,凸顯歐洲國家正謹慎逐步擴大對台支持,協助台灣應對中方日益升高的軍事與外交壓力;尤其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許多國家,特別是中歐和東歐國家對台灣的支持度更是持續上升。

台灣防長顧立雄在展覽期間參觀了捷克展區,與捷克參議院外交、國防及安全委員會主席菲舍爾(Pavel Fischer)會面。菲舍爾說:「我們在台灣有許多合作夥伴,也理解正因為中共在國際舞台上採取各種積極手段,使台灣的處境格外複雜。」

德國經濟辦事處(German Trade Office Taipei)是首次參加此展會,表示將「展示德國在航太和安全領域的創新成果與工業實力」。

同樣首次亮相的空中巴士,則展出了一款大型的Flexrotor戰術型垂直起降無人機,這台無人機專為行政總裁達14小時的情報、監視與偵察任務而設計。該機型上還貼著「我愛台灣」的標語。

空中巴士表示,他們在展位上除了展示商用飛機,還推出支援搜救、緊急救援、執法及安全通訊等多元產品與服務。

不過,美國公司仍是展會的主要參展者,包括生產F-16戰機的洛歇馬丁(Lockheed Martin),該戰機為台灣空軍的主力機型。

歐洲對台軍售有望解凍?

過去三十多年,歐洲幾乎沒有向台灣提供重要武器裝備。在1980年代,荷蘭曾向台灣出售兩艘潛艦,卻激怒北京,引發外交風波,迫使荷蘭政府承諾自此不再對台出售武器。

1991年,法國向台灣出售了六艘護衛艦,隔年又交付了60架幻象(Mirage)戰機;此後法國未再向台灣出售其它重大武器系統。

不過,英國仍參與協助台灣建造首批自主潛艦。

路透社分析,歐洲國家與台灣之間的互動正在變得更公開積極,不再像過去謹慎或低調,即使在中方施壓下,歐洲國家仍保持與台灣的官方互動。

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於9月18日至9月20日,在南港展覽館一館舉行,共15個國家、490家廠商參展,規模較上一屆成長逾七成,創下歷屆最大紀錄。#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