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魁制定了挑戰美國、改寫全球秩序的「中共夢」計劃,美中形成結構性對立。中國留學生夾在美中之間,面臨選擇。
美國加大對中國學生的審查力度
今年3月份,眾議院中共問題特別委員會主席穆羅爾(John Moolenaar)致函六所美國著名大學(史丹福大學、卡尼基美隆大學、普渡大學、伊利諾伊大學、馬利蘭大學和南加利福尼亞大學)校長,要求他們在4月1日之前提供所有中國籍學生的詳細訊息。
9月19日,穆羅爾基於對這六所美國大學的審查結果,發布了一份新的調查報告。報告發現了一些曾在「國防七子」大學就讀的中國研究生,在上述六所大學就讀;還發現美國納稅人在資助中國留學生。
其中一所大學披露,「在這1,139名(中國)研究生教職員工中,有515人是通過聯邦、州或私人撥款或合同等贊助項目獲得報酬的。」另一所大學則說,該校2,580名中國研究生中,有1,115人的主要資金來源是助教獎學金。
報告還建議美國國務院,對與中共軍工有緊密關聯的中國高校申請人一律拒簽,包括「國防七子」「兵工七子」以及由中共「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SASTIND)共管的58所高校。
這份報告是美國收緊中國留學生措施的最新一環,與5月份美國國務院開始「積極」吊銷就讀「敏感」領域或與中國共產黨有聯繫的中國學生簽證相呼應。
大多數在美的中國學生就讀於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STEM)領域。
今年8月份,特朗普總統曾表示會允許60萬中國學生來美學習,但分析人士認為,這些說法裏面更多可能是一種談判手段或模糊性策略,並不代表中國學生不會被審查。
8月份,一名獲得全額獎學金的顧姓中國留學生從德州入境時,被快速遣返回中國。海關人員在他的手機中,發現他進入了好幾個「中國學生學者聯合會」(CSSA)的群組,他的專業是哲學。
這一事件至少說明美國政府已嚴格執法,即使是文科生也不能倖免。
剛畢業的留學生韓先生對《大紀元》表示,拜登任期和特朗普任期,在這方面沒有太大的差別,最近只是查得更嚴而已。現在比較明顯的變化就是,一些敏感專業對中國學生設限更多,一些專業完全不招了。
洛杉磯電影學校留學生王先生告訴《大紀元》,他有一個朋友是哈爾濱工業大學(簡稱「哈工大」)研究生,這位朋友想留美很困難,哪怕是旅遊簽大概也不會給他過,因為哈工大屬於「國防七子」。
據王先生了解,現在和他交談過的中國留學生不會去參加中共政府舉辦的活動。「他們專門對我說過,如果去參加,很有可能被特朗普團隊遣返,他們不想被遣返。」
對於美國對中國留學生的審查,中共指責美國沒有兌現開放自由,這種說法忽略的事實是,美國沒有義務將自己的先進科技開放給一個惡意的競爭對手。
事實上,在冷戰時期美國一直將共產中國的移民視為侵略者、間諜或國家安全威脅。1950年韓戰爆發後,美國司法部開始阻止中國STEM領域的學者和學生返回中國,並在美國出入境口岸進行阻攔。
資深評論人士藍述對《大紀元》表示,造成中國留學生在美國遇到的這種困境,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共想在全球稱霸。
他分析說,美國和西方國家本世紀初接納中共加入WTO後,一直抱有一個幻想,就是當中國的中產階級成長起來之後,有可能會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但加入世貿後20年,中國GDP增長了10倍,結果是中共在全球的擴張,威脅整個自由世界。
藍述指出,很多中國留學生學到美國最先進的科技,但並沒有接受自由民主的價值觀,回去後把學到技術用於中共的軍工企業。最有名的是軍民融合計劃,該計劃屬於中共軍委的軍民融合委員會,主席就是黨魁習近平,西方國家不得不從加以防範。
中國學生少了 台灣學生多了
美中的緊張關係直接波及中國留學生,從2019年到2024年短短5年之間,中國留美學生人數迅速下降,自2019—2020學年達到37.3萬人的最高點後,到2023—2024學年劇降至27.7萬人。與此同時,也有美國大學把更多的機會留給台灣學生。
眾議院中共問題特別委員會報告特別點名了普渡大學,讚揚其積極審查與中共的合作政策,並實施了新的保障措施。
普渡大學曾是國際學生第二多的公立大學,其工學院聞名全美,航空專業名列前茅,被稱為「太空人的搖籃」。曾培養出中共所稱的「兩彈元勛」鄧稼先、第一代火箭專家梁思禮、熱能工程奠基人陳學俊和王補宣等等。
今年剛從普渡大學畢業的留學生陳朗日對《大紀元》表示,普渡大學機械工程很出名,在中共國防工業中有一席之地,很多中國同學都會跑過來讀機械工程,然後回國去從事國防事業。
讓陳朗日感到奇怪的是,到了2022年春季,突然間普渡沒有中國學生了。「我們讀美國通識課(General Education)時一個班二十多個人,2021年秋季差不多有5到6個中國學生,然後到第二年春季的時候,基本上是沒有中國人了。」
公開資料顯示,普渡大學2024年秋季入學的中國大一新生只有14人,2025年,該校在讀中國本科生人數下降驚人,只有747人,而10年前2013年有3004人。
他告訴《大紀元》,最奇怪就是有的只讀了一個學期就不讀了,要說放棄學業至少應該是讀了兩個學期以後,而且普渡大學比較有名,很多時候是外校轉過來而不是我們的學生轉過去。
陳朗日補充,以前普渡大學的中國留學生非常多,學生群體也有蠻大的號召力,他們通常都是一兩個禮拜就會組織一次活動,都是說聚餐、一起吃飯甚麼的。
他說,到2024年就發現,普渡大學的台灣學生是越來越多,基本上到處都是,問過後才知道原來普渡大學跟台灣有很多交換生計劃,
陳朗日認為,這可能與普渡大學2021年冬天發生了一件事情有關。
2021年11月份,中國留學生孔志豪因讚揚1989年六四學生民主運動,被同校中國留學生舉報給中共國安。後該校校長發公開信譴責舉報的留學生,並警告要進行制裁。
陳朗日表示,中國學生有辦法直接打小報告,最有可能他們學生團體已經有了這種機制。
中共審查留學生
除了在美國受到審查外,中共黨魁習近平上台以來一些開倒車的政策,使留學生群體出現分化,他們也成為中共關注及審查的對象。
2016年中共教育部發布通知,要求對中國留學生進行更多「愛國主義教育」。2019年的香港反送中運動期間,中共要求加強對海外黨員的控制,要求必須每6個月至少「聯繫」國內黨支部1次。
真正的轉折點是2021年底爆發的白紙革命,抗議團體以大陸年輕的大學生為主體,海外中國學生首次與國內形成了互動,矛頭指向中共黨魁社會運動式清零政策。
很多海外中國學生在白紙革命中勇敢站出來,質疑習當局的決策。
目前正在美國加州一所大學讀書的Alex Wu告訴《大紀元》,他預計未來十年、二十年中國的情況會越來越差,而且不會有好轉。
隨著疫情以來中國留學生的不斷覺醒,他們成為中共防範的一個群體。
近年來中共國安部(MSS)不斷暗示,他們是外國間諜機構容易招募的目標;中共官媒也認為,他們易於被國際「敵對勢力西化」的;2024年,中國大陸多省市公務員選調政策出現重大調整,明確限制留學生報考。
王先生表示,他出海關的時候,就遭到中國海關盤問了五分鐘。「海關的人員盤問我,你到底要去哪裏讀書?哪所學校?讀甚麼專業?」「我(在海外)與父母通話時,他們不讓我對中國進行評論,因為你在美國很自由,但(中共)警察都來找我們。」
藍述認為,實際上不是中國留學生有甚麼問題,而是中共意識形態上的左轉,有點回到毛澤東時期的樣子,那時候你有海外關係、留過學,實際上在中共體制內,都不受到重用的。
「它會從意識形態的角度去看你,用一種懷疑的眼光去看你,覺得你是否在西方受到西方意識形態的影響。」
2019年11月,一名中國學生在愛丁堡手持支持香港市民要求自由選舉的標語被拍照。次日,他在愛丁堡機場送母親登機時被秘密拍照。
最新的事件是今年7月31日,留法中國學生張雅笛被當局以「煽動分裂國家罪」刑事拘留,張雅笛在巴黎留學期間,曾聲援西藏與白紙運動。
韓先生表示,確實有反共的留學生回到中國以後就被捕了。有的人反共他會暴露面容,可能就會被偵測到。有的人安全意識不行,然後他就這樣回去了。
「我就是因為這樣,警察就找到我家裏」,韓先生說,「我身邊能夠知道的,至少有五六個以上回國被捕。但這肯定只是一小部份。」
面臨選擇
美中夾擊之下,迫使一些留學生選邊站。一些中國留學生回國或選擇其它留學目的地,另一些留學生則會選擇一個能給更多福祉及自由的地方。
聯合國難民署(UNHCR)報告顯示,在習任期內,尋求海外政治庇護的中國國民數量急劇上升。2024年中國尋求庇護者達到176,239人,比疫情前的2019年增加了169%,比習上台那年增加了1426%。
難民署的數據顯示,美國仍然是最受歡迎的目的地,2021年接收了來自中國大陸的88,722名申請人,澳洲則接收了15,774名尋求庇護者。
2024年8月澳洲內政部數據顯示,在過去5年中,共有3,555名中國留學生向澳洲政府申請政治庇護,遠高於其它國家人數且仍在增加。紐西蘭中國留學生申請政治庇護的人數,2024年的比之前增加了3倍。
目前還沒有多少中國留學生在美國申請庇護的數據,但大紀元記者接觸到不少留學生申請庇護者。
韓先生目前也正在申請政治庇護,他表示,現在留學生的困境就是,美中關係已經惡化了,相當於要逼迫他們選邊站,你要很明確地站在美國這一邊,還是要站在中共這一邊。
他說,之前奧巴馬時代,還會給你雙邊中立的一個選項,你還可以裝著不問世事的樣子。但現在必須要明確立場了。目前如果你既想留在美國,又要和中共保持各種藕斷絲連的關係,乃至還想在美國學技術要回去報效(共產)中國,肯定是不行的。
他強調,你如果要留在美國,肯定要全心全意,至少跟中共官方要一刀兩斷,不能再跟它有任何的聯繫,最多只跟你的親人有往來。
韓先生表示,大部份留學生還是想要留在美國的,現在中國的經濟狀況越來越差,找工作也困難。除非你是官二代、富二代之類的,家裏給你安排好就業,不然一大部份人如果是要投入職場的話,無論你學甚麼專業,美國畢竟機會多、收入更好。
藍述認為,美國是一個思想自由的國度,不會逼中國留學生選邊站,未來你自己來選擇。但是你選擇之後,你自己要承擔帶來的後果。如果說是有的留學生,他出國目的非常明確,就是來投奔自由、享受民主的,他就不想回去了,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有這個想法。
他指出,這裏面還有很多家庭因素。「我的幾個朋友的小孩,稀里糊塗來美國,學不錯的專業,完了以後就想回國,但他家人叫你千萬別回來。年紀大的人都嘗過中共的苦頭,他就叫趕快在美國找個工作,待著別回來。」
「現在的留學生都是90後,他們沒有經歷過文革,特別是那種一路走下來很順的留學生。他就不見得那麼清醒,如果家裏的人說兩句,就完全不一樣。」#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