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華誼集團近期宣布吳涇基地永久停產,涉及95萬噸甲醇、70萬噸醋酸等主要裝置,老牌化工區由此謝幕。業內人士表示,目前該廠員工去留問題尚未確定。這是市場規律下的必然淘汰,反映了地方經濟下行、需求減少所帶來的無奈與困境。
中共上海市國資委直接監管的國有企業華誼集團旗下、位於吳涇的生產基地(上海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永久性停產,涉及產能包括年產95萬噸甲醇與70萬噸醋酸裝置,以及配套的合成氣、氫氣系統。據電池工業網消息,9月13日華誼集團發公告稱,根據政府關於產業調整和碳達峰的相關要求,公司全資子公司上海華誼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吳涇基地裝置實行永久性停產。
一位不願具名的上海金山化工內部人士吳先生接受《大紀元》採訪時表示,「我姪子在那邊上班。現在全上海經濟環境這麼差,這麼多工人等著廠裏發錢吃飯,工廠到處借錢,關門是必然的結果。」
根據公告,該公司停產的理由直指上海市產業結構調整與「雙碳」戰略目標;從財務角度看,吳涇基地在2024年虧損約1.2億元,這也許是壓倒該公司的主要因素。
吳先生說:「我姪子說,因為虧損嚴重,公司裝置一直沒錢更新,能耗又高,排放大,利用率還不到一半。華誼集團現在也虧損嚴重,一個月前聽說許多子公司工資都發不出來,國資委也說沒錢,叫他們自己想辦法。」
公開數據顯示,吳涇基地甲醇裝置的利用率僅46.5%,醋酸裝置利用率70.7%。在中國大陸行業整體過剩的背景下,該基地早已失去競爭力。
在地方層面,近年上海不斷強調所謂產業升級與綠色轉型,吳涇地區已被定位為新興產業的空間。記者了解到,隨著供應鏈外移,上海作為大陸工業重鎮,能源產量過剩,不少企業不得不減產,甚至停產。
華誼吳涇基地停產的消息一出,下游企業立刻產生反應。江蘇一家精細化工企業負責人張匡迪在電話採訪中告訴記者,他所在的公司部份中間體合成環節需要醋酸作為原料。他說:「雖然華誼在國內醋酸市場份額不算最大,但其地理位置優越,供應輻射長三角。原來採購比較方便,現在要轉而從更遠的地方進貨,物流成本會上升。」
來自張家港的Welink化工(業內俗稱Welink塑膠)一位業務經理接受採訪時表示,該公司主要生產BDO、THF、NMP等化工中間體,原料鏈條和甲醇、醋酸體系有一定關聯:「華誼吳涇裝置雖然不是我們唯一的供應方,但少了一個近場供應,會影響議價能力。」他補充,公司已開始尋找替代渠道,包括海外進口與其它沿海大廠。
上海復旦大學環境政策研究中心一位學者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吳涇作為老化工區,過去幾十年為上海工業化作出過貢獻。但「現在的國際局勢和中國的政策環境你也知道,除了阿里巴巴、京東、拼多多這些大型電商平台,幾乎沒有幾個行業盈利。而這些賺錢的企業多屬於服務性行業,主要面向百姓消費。」
這位學者認為,華誼吳涇基地的落幕,是中國化工行業的一個縮影。政治性政策導向與市場規律之間的衝突,才是問題的癥結。
最近,大陸化工行業出現了一波停產、倒閉與重組的案例。據塗料採購網等平台報道,從2024年底到2025年初,已有五十多家化工廠因多種原因停產檢修,其中部份持續超過兩個月,涉及產能超過1000萬噸。例如,天津渤海化學旗下的丙烷脫氫(PDH)裝置自2024年11月9日起進入長達65天的檢修期。
與此同時,一些企業因資金緊張或經營困難而被迫縮減規模。2025年7月起,內蒙古一家石化股份有限公司宣布組織員工放假,生產幾近停擺。今年6月17日,美國奧升德公司宣布關閉位於中國連雲港的己二胺工廠。
大陸「全國企業破產重整案件資訊網」數據顯示,從2024年到2025年初,化工行業累計有超過4000條破產重整記錄,許多企業進入拍賣或強制清算程序。如陝西神木泰安精細化工有限公司,其整體資產被公開拍賣;四川運達化工集團有限公司則被列為破產強清標的。#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