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9月25日宣布,自10月起對進口品牌及專利藥品徵收高達100%關稅,除非相關企業已在美國動工建廠。歐盟、日本與英國周五(9月26日)紛紛回應。

歐盟、日本:相信協議可保上限

歐盟委員會援引7月底達成的協議表示,藥品、半導體與木材的關稅上限為15%,並強調這相當於一份「保險」。歐盟貿易事務專員謝夫喬維奇(Maros Sefcovic)在越南表示,他相信美國會遵守承諾。

日本方面也援引與美方的聯合聲明,重申美國對日本藥品的關稅不會高於對歐盟的標準。

製藥業界則謹慎以待。一名藥企遊說人士向路透社透露,100%新一輪關稅令人憂慮,但希望歐美協議規定的15%上限能夠生效。歐洲製藥工業協會(EFPIA)也表示正推動爭取藥品豁免。

英國:積極遊說美方

英國政府發言人表示,藥品產業對國家經濟至關重要,且正積極與美國接觸,爭取有利結果。英國今年5月與美方簽署的首份關稅協議雖僅部份落實,但雙方曾承諾藥品將獲「顯著優惠待遇」。

英國科學大臣瓦倫斯(Patrick Vallance)承認,國家醫療服務體系(NHS)需要扭轉藥品支出下滑的趨勢。阿斯利康(AstraZeneca)與葛蘭素史克(GSK)均已在美國設廠,並宣布追加投資。

市場反應

儘管特朗普的聲明引發全球關注,美歐藥企股價變動有限。美國禮來(Eli Lilly)上漲1.3%,百時美施貴寶(Bristol Myers Squibb)、默克(Merck & Co.)、輝瑞(Pfizer)與安進(Amgen)均小幅上揚。歐洲的羅氏(Roche)微跌,諾和諾德(Novo Nordisk)下跌1.9%,但拜耳(Bayer)、諾華(Novartis)與龍沙(Lonza)則略有上升。分析人士指出,市場早已消化相關風險,大部份藥企亦已宣布在美投資新廠。

相較之下,亞洲藥企普遍受壓。日本住友製藥(Sumitomo Pharma)收跌3.5%,澳洲CSL跌至六年低點。晨星分析師認為,最終關稅或低於100%,但短期不確定性仍壓抑股價。不過,由於中國與印度製藥產業以仿製藥(學名藥、非專利藥)為主,因此關稅影響相對有限。

根據聯合國數據,2024年美國藥品進口中約六成來自歐盟,瑞士佔9%。包括阿斯利康、羅氏、強生、諾華、賽諾菲(Sanofi)等跨國藥企,今年已宣布在美數十億美元投資,以降低潛在關稅風險。

特朗普此前已要求製藥公司在9月29日前下調部份美國藥品價格,否則將祭出關稅懲罰。業界人士普遍認為,100%關稅不太可能被完全實施,但這反映了特朗普政府結合貿易懲罰和價格施壓的雙重策略。

特朗普周四(9月25日)宣布,除將對進口藥品徵收100%關稅外,還將對廚櫃和浴室櫃徵收50%的關稅,對軟墊傢俬和重型貨車分別徵收30%和25%的關稅。新一輪關稅將於10月1日生效。#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