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神秘學普及化的一個里程碑是2003年出版的《達文西密碼》,作者是丹·布朗(Dan Brown)。這其實是一個很弔詭的現象:神秘學在任何地方從來都屬於少數精英的,但到了21世紀,互聯網和視像媒體的普及,連最偏門的神秘學知識也終於被公開了。其實,共濟會、光明會、骷髏會⋯⋯等所謂「秘密會社」現在街知巷聞,應該降格為民間組織。老實說,如果從純文學角度,丹·布朗的作品並不入流,而且《達文西密碼》的主要內容剽竊自另一本著名神秘學書籍《聖盃,聖血》(Holy Blood Holy Grail)。但不能否認的是,《達文西密碼》銷量達到近一億本,將基督教起源與陰謀論、神秘組織等題材結合起來,其影響延續至今。
丹·布朗另一個功績是:當早年他尚未成名的時候,為了蒐集材料,曾到了位於荷蘭阿姆斯特丹的列文圖書館(Ritman Library)進行研究。這是全歐洲其中一所神秘學書籍數量最多,擁有最珍貴原始手稿的圖書館,而且是免費開放給公眾的。丹·布朗成名之後沒有忘本,捐助了一筆款項給圖書館將書籍和手稿電子化。時至今日,對神秘學有興趣的人也可以透過互聯網閱讀圖書館的資料,甚至攻讀學位。筆者也在2023年到訪過列文圖書館,體驗一下鑽研神秘學經典的樂趣。
《達文西密碼》和其它部份丹·布朗的作品也得到荷里活的青睞,拍成電影,只可惜成績不太理想。丹·布朗作品的熱潮似乎冷卻下來。他對上一部作品《起源》(Origin)已經是7年前的事。到了2025年9月9日,他的最新作品《The Secret of Secrets 》(《秘中秘》)終於出版了。讀者或許會問,經過了7年的沉澱,他的作品會不會有突破?
如果從小說的結構來看,答案是否定的。丹·布朗的小說有一個固定的公式:開端一定是一個謀殺案,也一定與神秘組織有關,也一定由任教於哈佛大學的主人翁蘭登教授千辛萬苦追查元兇⋯⋯。儘管如此,《秘中秘》還是有一定的趣味性,因為它涉及一個近年相當熱門的話題:意識的本質。不要以為這只是一個學術題目,它實際上與不明飛行物體現象有關。近期有多個涉及UFO個案的退役美軍表示,美國軍方私底下有利用用意識呼喚飛碟。
由於大部份讀者都未有閱讀《秘中秘》,本欄不應「透露劇情」,以免減低閱讀興趣,但可以肯定的是,丹·布朗將神秘學知識融會於驚慄小說的橋段中,以通俗表達方式取閱讀者,暫時還沒有其他作家可以相比。◇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