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年前的今天,他的生命終止。他是誰?他是一個人,也是一個影子;他是權力的化身,也是體制的具象。他從歷史深處走來,帶著宏大敘事的旗幟,卻也裹挾著血與火的印記。他以「解放」之名登場,卻以「控制」之術立身。他的名字,是一個人,也是一整套制度和枷鎖。
人們習慣稱呼他為「領袖」,稱呼他為「偉人」,稱呼他為「黨」。可在他背後,卻隱藏著一張張被沉默的嘴、一條條被壓斷的脊樑、一個個被湮滅的生命。
他不只是毛澤東,不只是中國共產黨。他是一個符號,一個極權、謊言、暴力、腐敗與邪惡的符號。他是壓迫者的代名詞,是被迫害者的夢魘。
一、他的面孔:極權與虛偽的民主
他總是喜歡把「人民」掛在嘴邊。他說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可是,人民從未真正握有自己的命運。
所謂「人民代表大會」,不過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戲劇。每一張選票,早已預設結果;每一個代表,都是事先挑選的舉手工具人。這樣的「民主」就像一種幻象,猶如舞台上的布景:遠遠看去金碧輝煌,走近一摸卻是紙糊的空殼。法律寫滿了崇高的詞句,卻甚少保護過普通人的自由與尊嚴。
當有人質疑時,他就拿「人民民主專政」來打壓。這六個字看似自相矛盾,卻道出了他虛偽的邏輯:所謂「民主」,只是用來粉飾門面的幌子;所謂「專政」,才是暴力與權力的本質。
於是,國家成了他個人的舞台。《憲法》不過是一紙空文,法院不過是橡皮圖章,官僚不過是傳聲筒。所有的權力都必須向他俯首稱臣。
他就是國家,他就是法律,他就是紅太陽。
二、他的眼睛:無處不在的監視
他不信任任何人,包括他最親密的「戰友」。他說要相信群眾,可實際上,他最怕的就是群眾的自由思想。
在延安,他設立告密制度,讓同事互相揭發,讓夫妻互相試探。思想匯報成為常態,人人都必須檢討、必須表忠。
政權建立後,他把這種監控推向極致。單位制度、戶籍制度,把每一個人固定在鐵籠裏。每一封信件都可能被拆閱,每一句話都可能被舉報。於是,人們學會了謹言慎行,學會了在飯桌上不談政治,在課堂上不質疑,在寫作上自我審查,人們活在恐懼中,每個人都成為他的精神囚徒。
進入訊息時代,他的眼睛變得更加銳利和毒辣。網絡防火牆、數據監控、天眼工程……科技成了新的鎖鏈。你以為自己在匿名發言,卻不知道他早已掌控你的軌跡,知曉你鍵盤輸出的每一個文字。正如佐治奧威爾《1984》中那張海報圖下的文字,「老大哥正在看你」,這雙眼睛從未眨過,像幽靈一樣跟隨在每一個人身後。
三、他的舌頭:謊言與洗腦
他篡改歷史,把恥辱說成輝煌,把罪惡說成「探索」。他讓教材充滿忠誠與歌頌,讓媒體只剩單調的讚美。他讓幾代人從小就記住他的口號,卻忘卻真正的歷史。你看到的,只不過是他希望讓你看到的,可那根本不是事實本身。
在延安整風中,他以「思想改造」為名,把獨立思考的知識份子壓制得服服帖帖。誰若堅持真理,誰就被打成「反黨分子」。
反右運動中,他更是藉助「大鳴大放」和「引蛇出洞」的騙局,讓五十多萬敢言的知識份子淪為階下囚。他的舌頭說「百花齊放」,他的手卻在準備絞索。
歷史被他裁剪成任意的模樣。三年大饑荒,數千萬人的餓殍,卻在官方敘述中變成了「自然災害」。文化大革命,整個民族的瘋狂,卻被包裝為「探索道路的艱辛」。
謊言被重複千遍,竟成了真理。真相被壓抑久遠,終於無人再敢追問。
四、他的手:鮮血與飢餓
他最殘酷的一面,不在於口號,而在於他親手製造的災難。
大躍進中,他以烏托邦式的幻想驅動全國,把糧食產量吹上天,把鋼鐵產量當成信仰。各地官員爭相虛報,畝產萬斤的荒謬數據層出不窮。結果是田地荒廢,農具毀壞,糧食枯竭。
飢餓像野火一樣蔓延。三千萬乃至更多的人在饑荒中死去。有人被迫以樹皮充飢,有人挖草根苟活,甚至發生了人相食之慘劇。那是一場比戰火更可怕的浩劫。可在這期間,他仍然要求出口糧食,以換取可憐的外匯去發展所謂的「軍工」。老百姓餓死再多,也沒有他們的政權穩固重要。在北京,他與權貴們依舊「喝著茅台」、「吃著紅燒肉」,觥籌交錯,「春藕齋」裏歌舞昇平。饑民的呻吟,傳不到他的宮殿。
文化大革命裏,他更是赤裸裸地釋放了人性的惡。他煽動群眾鬥群眾,讓學生毆打老師,讓兒子揭發父親。他讓整個民族習慣了自相殘殺,把殘忍偽裝成革命,把瘋狂美化為忠誠。
鮮血與飢餓,是他寫在歷史上的兩行註腳。
五、他的心:腐敗與特權
他口口聲聲反對腐敗,但腐敗卻在他的體制裏蔓延成常態。因為權力不可制衡,因為監督被消滅,因為真相無法流通。
他的幹部們,表面上講「為人民服務」,暗地裏卻以權謀私,魚肉百姓。土地改革中,本該歸農民所有的土地,最後落入地方權貴手中;在人民公社,幹部們優先分配口糧,老百姓只能忍飢挨餓。
進入後來,特權階層越發顯露。他的家族、他的親信,把國家當作私產。他們享受著「特供」等特殊待遇,享受著奢華生活,而普通人卻在為生存掙扎。
所謂的「革命」,最終演變成了新的封建。只是皇帝換成了黨,貴族換成了官僚。
六、他的靈魂:對人性的扭曲
他最可怕之處,不僅在於他製造了多少災難,還在於他怎樣塑造了人心。
人們在長期的壓抑和恐懼中,學會了順從,學會了麻木,學會了在不公中沉默,在屈辱中苟活。這種精神上的閹割,比肉體的傷害更持久。
在文革中,孩子們學會了背叛父母;同事們學會了揭發朋友;夫妻之間學會了互相試探。信任被摧毀,人性被腐蝕。
即使在他死後,這種烙印仍然代代相傳。人們害怕說真話,害怕觸碰禁忌,害怕面對真相。謊言成了日常,沉默成了生存的「智慧」。
這正是他最得意的勝利:讓一個民族的靈魂,變得馴服而畸形。
七、他的影子:歷史的陰霾
毛澤東的身影早已散去,但他留下的體制卻依然運轉。極權的邏輯、虛假的民主、腐敗的制度、謊言的教育、監視的網絡……一切都在延續。
人們或許以為「改革開放」已帶來改變,但骨子裏的制度並未動搖。極權的幽靈仍在籠罩,謊言的劇本仍在上演。
他不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系統,一部龐大而殘酷的機器。機器運轉的同時,仍在吞噬個體的自由與尊嚴。他的影子,無處不在。
尾聲:必須被說出的名字
他,不只是一個歷史人物,也不是單一的「毛澤東」。他是權力的化身,是極權的邏輯,是整套制度的幽靈。如果不揭穿他的謊言,不質問他的罪惡,不反思他的「遺產」,那麼「他」就不會真正死去,正如他依舊被高高懸掛在天安門城樓,依舊霸佔著那座廣場和絕大多數中國人的心智。
49年後的今天,「他」依然活在每一次歷史的篡改裏,活在每一場思想的禁錮中,活在每一張沉默的嘴和每一束麻木的目光裏。要擺脫他的陰影,唯一的方式,就是直面他,直面那段血與火的歷史,直面那場至今未被清算的罪惡。只有這樣,這個民族才可能迎來真正的自由與光明……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