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美國國務院發布《2025年國別投資環境報告》,系統性地揭示在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的各類風險時,中共的宣傳機器也同步開動,中共港澳辦9月29日發表署名「港澳平」的文章,以其一貫的潑婦罵街式的激昂語調,將美方報告斥為「無稽之談」。
這為全球投資者描繪了兩幅不同畫面:一幅是北京口中「生機勃勃、蒸蒸日上」的繁榮景象;另一幅則是華盛頓筆下,在中共威權控制陰影下法治淪喪、風險叢生的投資陷阱。
美國國務院的報告提供170多個國家和經濟體的最新投資環境資訊,幫助企業做出明智的商業決策,這些聲明由駐紮在世界各地的美國經濟官員編寫。
報告涵蓋的主題包括:外資的開放與限制、投資和租稅協定、法律制度、產業政策、保護知識產權、金融部門、國營企業、腐敗、勞工政策與實踐、政治和安全環境,以及美國國際開發金融公司(DFC)和其它投資保險或發展金融計劃。
美國國務院表示,每份報告除了對商業公司有價值,也是外國政府創造商業環境的寶貴資源。投資環境報告也構成了美國商務部《 國家商業指南》的章節。
那麼,真相究竟在哪一邊?在筆者看來,中共港澳辦的文章恰恰以一種反向指標的方式,印證了美國報告的價值。它通篇充斥著偷換概念和邏輯謬誤,試圖掩蓋其內部制度性腐爛的現實。現在,就用事實、數據和常識,對其進行一次徹底的剖析。
甚麼是「鐵的事實」?
中共港澳辦的文章中最具迷惑性的部份,莫過於羅列了一系列看似光鮮的數據,試圖證明港澳營商環境好得很。然而,這些數據多數被刻意曲解,根本經不起推敲。
文章炫耀近萬家外企在港設立基地,這又是一個典型的「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伎倆。
首先,大量流入香港的所謂「外資」,其實是來自中國大陸的資金「出海」再回流的「迂迴投資」(Round-tripping Investment),這早已是公開的秘密,其目的是為了利用香港的稅收和金融優勢,而非真正看好香港的營商環境。筆者之前分析過,中共紅色權貴將資金轉移到海外洗白,再以外資、外企的身份回到香港和中國大陸獲利,詳情請看過往文章。
其次,更關鍵的指標,是跨國公司的地區總部數量。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每年發布的《有香港境外母公司的駐港公司按年統計調查報告》,數據顯示,駐港地區外企總部數量自2019年起持續下降。例如,2023年「駐港地區總部」數量為1,336間,較2019年高峰1,541間減少205間,創1999年以來最大降幅,也是自2012年以來最低水平。2024年略有回升至1,410間,但仍遠低於高峰期。
這表明許多跨國公司正在悄悄地將關鍵部門和決策職能轉移至其它國家,以規避地緣政治風險。
至於美企數量的微增,在數千家企業的龐大基數上,這種波動並無太大意義。真正值得關注的,是那些在中國擁有眾多業務的諮詢公司、盡職調查公司所經歷的恐懼。從美思明智集團(Mintz Group)北京辦事處被突襲、員工被拘留,到貝恩公司(Bain & Company)上海辦事處被調查,中共用實際行動告訴所有外企,商業活動隨時可以被其定義為「間諜行為」。這種不可預測的政治高壓,才是投資環境中最致命的。
誰在「搬石砸腳」?
中共港澳辦文章的第二個謬論,是試圖將美國基於法律和程序的監管行為,與中共隨意的、政治化的打壓混為一談,指責美國「泛化國家安全」。這暴露了其對現代法治體系的根本性無知。
誠然,美國同樣有國家安全審查機制,如美國外國投資委員會(CFIUS)。但其運作有明確的法律依據、公開的審查程序,並且最終受到司法系統的監督。企業若對結果不滿,有權向法院提起訴訟。這是一個「以法限權」(Rule of Law)的體系,「以法限權」是指法律條文的意思必須清晰,讓公眾清楚知道政府權力的界線和自己的法律權利。
反觀中國大陸和如今的香港,其《國家安全法》的條款定義模糊,解釋權完全掌握在中共手中,且不受獨立司法機構的制約。法律是統治的工具,而非約束權力的準繩。
中共港澳辦指責美國時,它迴避了一個根本問題:在香港,當國安公署決定對一家企業採取行動時,這家企業能否在不受干預的本地法院討回公道?當黎智英的案件可以由政府指定的法官審理時,司法獨立又從何談起?
將這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體系相提並論,本身就是對「法治」二字的侮辱。
誰是「真正黑手」?
中共港澳辦文章的最後,將香港營商環境惡化的責任,全部推給美國的「抹黑」和「制裁」,這是整篇文章中最無恥的部份。這種顛倒因果的敘事,試圖掩蓋一個基本事實,正是中共的所作所為,才導致了香港國際地位的崩塌和外界信心的喪失。
美國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以及後續的制裁,是對中共違背國際承諾、破壞香港自治的直接回應,而非無端挑釁。如果不是中共首先動用國家機器,系統性地瓦解香港的自由、逮捕民主派人士、壓制新聞媒體、改寫選舉制度,國際社會的反應又從何而來?
破壞香港營商環境的「真正黑手」,不是外部批評者,而是近在咫尺的、將政治意志凌駕於法律和契約之上的中共。
當喧囂的噪音過後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中共港澳辦用這句詩來作為文章的結尾,頗具諷刺意味。因為資本和人才更願意流向更安全、更能保障其權利的地方。
美國國務院的報告,更像是一份冷靜的體檢報告,它指出「病灶」是中共。中共當局對此的反應,不是正視問題,而是暴跳如雷地指責醫生「居心叵測」,這本身就說明其心虛。中共港澳辦的喧囂噪音,或許能短暫地在國內輿論場製造一些迴響。但是,任何理性的投資者都必須重新評估其風險敞口。@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