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人主理的教育媒體《教育刺針》發生了兩件事,先說第一件比較簡單的:去年9月《刺針》揭露721調頭警身份,挑動了一些人的神經,私隱專員公署向Meta投訴,一個月後Facebook和Instagram禁止香港用戶瀏覽相關報道,《追新聞》的YouTube片也被下架。事件一年後的今天有新發展,私隱專員公署再次發功,向Google投訴,Google會在香港地區將《追新聞》、《大紀元時報》、《看中國》、《自由亞洲電台》、Facebook的相關連結封鎖。換言之,當局在香港疑似對721調頭警的身份實行網禁。
既然遇到有緣人做採訪,報道出來也有一定影響力,難道就這樣讓它湮沒於維多利亞港,一沉不起?新聞既然是歷史的第一稿,眼巴巴看着網禁而無動於衷,便與竄改歷史幫兇無異。所以我決定倣傚抗戰時期報刊送檢「開天窗」的做法,將該警員的名字換成「XXX」,將報道完整再發一次,目的很簡單:保存歷史,讓真相傳世,讓將來的史家有事實可依。
以上事件,用文字處理器「取代」功能便輕易完成,但現在要講的另一件事,複雜程度是我博士論文完成後所少見。屯門某間推崇人本自主另類教育的私立小學,7月因為有家長發表8千多字Facebook長文而揭發疑似疏忽照顧一名小六學生,該生上學期在該校面壁而坐,前後達兩個月,事件被家長意外發現,之後休學,並接受心理創傷輔導至今,升中後一直未能上學。校方在回覆《刺針》查詢時承認事發時已留意到該生「面向牆壁而坐」,「只要不造成騷擾不便,老師從不干預。」其中一名科任教師在該生成績表上亦明言該生「這個學期在課都會獨個兒坐在課室一角……少有去關心。真的很抱歉呢。」
我接手調查,聯繫校方、家長,直接或間接接觸其他持份者,累積文字資料達4萬字以上,亦有大量非文字資料,耗時超過半個月梳理,是為本台第一次偵查報道。結果,報道要分上下兩篇,共計7千多字,打破《刺針》紀錄。
過程之中,收到不少令人震驚的資訊,與事件直接有關的是該校校監的言論。校方8月曾與涉事家長會面,校方主動提出金錢補償,然而9月3日教職員會議上,校監卻說:「一毫子都唔賠……個個學生跳樓都投訴,每一個人有個公價,咁係咪好荒謬?人哋自殺死咗都唔賠,有乜理由我哋咩嘢呢?」
另一則印象深印的事件是2023年10月該校師生前往尼泊爾遊學,校長帶領全體隨團教師上山觀日出,獨留學生在酒店,事發後更將校長與教師觀日照片上載家長群組,隨後引發爭議,去年一份校長競選政綱有以下文字:「尼泊爾事件令家長對學校信心盡失,短期內難以恢復」。
7月家長發出帖文後,引發大量批評校政的聲音,校方於是啟動「危機管理」,希望可以讓家長刪貼,平息風波。事件仍在發展,希望受影響的女生能夠早日痊癒,繼續踏上美滿人生路。◇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