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傳奇投資者、億萬富翁庫珀曼(Leon Cooperman)周三(10月1日)表示,當前股市正處於牛市後期階段,市場泡沫風險正在上升。
庫珀曼在接受CNBC財經播客節目「Money Movers」專訪時,引用被稱為投資界「奧馬哈先知」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99年的經典論述,警告投資者應警惕當前市場的非理性狂熱與高估值現象。
庫珀曼指出,巴菲特曾說過,「一旦牛市啟動,當每個人都能輕鬆賺錢時,就會吸引大量投資者湧入市場,他們並非基於利率或企業盈利作出決策,而是因為害怕錯過股市上漲的機會。」
他認為,這種情緒與當前市場高度契合,特別是人工智能(AI)相關公司的估值已達到「離譜」的水平。
市場狂熱訊號:巴菲特指標創歷史新高
儘管關稅上調、就業形勢趨冷、通脹居於高位、地緣政治摩擦不斷,美國股市仍不斷創下歷史新高。根據最新數據,標準普爾500指數自今年4月由貿易戰引發拋售之後,已飆升近40%。
這波漲勢主要由大型科技公司帶動,這些公司在人工智能領域投入巨資,並因AI的未來潛力獲得市場高估值。然而,庫珀曼警告,這種動能驅動的行情往往是牛市後期的典型特徵。
被譽為市場過熱指標的「巴菲特指標」——美國股市總市值與GDP之比,目前已攀升至217%,遠超2000年互聯網泡沫和2021年疫情時期的峰值。
巴菲特曾表示,當該指標大幅超過100%時,等於是在「玩火」。這一數據顯示,當前股價已遠遠脫離基礎經濟的支撐。
庫珀曼的言論為投資者敲響警鐘,提醒市場參與者在牛市後期保持冷靜與理性。隨著AI熱潮推高科技股估值,市場的非理性情緒可能進一步放大風險。
分析人士建議,投資者應重新審視自己的投資組合,確保風險分散,並密切關注宏觀經濟指標與企業基本面的變化。
阿波羅財富管理首席經濟學家斯洛克(Torsten Slok)此前也指出,當前市場與1990年代末至2000年代初的互聯網或資訊科技(IT)泡沫有著驚人的相似之處。
斯洛克在7月發給《大紀元》的郵件中表示,「1990年代的IT泡沫與當前的AI泡沫區別在於,今天標普500的前十名公司被高估程度要比當年更嚴重。」
AI投資是泡沫,還是長期趨勢
然而,也有人對當前股市是否已形成泡沫,或泡沫是否即將破裂持懷疑態度。
Equity Armor Investments的投資組合經理Joe Tigay表示,許多標普500企業正在加大對人工智能基礎設施的投資,「這是一個長期的投資趨勢,而非短暫的風潮」。
他在給《大紀元》的郵件中寫道,「這與以往即將破裂的泡沫不同。當前不僅僅是少數科技巨頭在推動,而是企業營運方式正在發生廣泛且根本性的轉變。」
他進一步指出,「這可能是泡沫,但我認為,這是一個遠未到破裂點的泡沫。」
Laffer Tengler Investments行政總裁滕格勒(Nancy Tengler)此前也對《大紀元》表示,人工智能的發展才剛剛開始。
責任編輯:李琳#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