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8月22日,國家防災減災救災委員會辦公室與應急管理部發布2025年7月全國受災概況,共295人死亡或失蹤,直接經濟損失達521.5億元。但是沒有給出2025.7北京暴雨洪水災害的具體數據。
筆者初步分析了2025年7月北京暴雨洪水災害的成因,初步結論如下:
一、近十幾年來北京暴雨頻率增加、強度趨大,這與北京建城區面積的迅速擴張、城市下墊面狀況的改變、特別是水面面積的擴大、使城市地表水汽和熱量輸送發生改變都有直接關聯;2025.7北京暴雨是一場並不罕見的暴雨,未超過1949年以來北京乃至海河流域的暴雨紀錄,用中共的標準來評價,在已有防洪設施可調控的範圍之內。結果造成重大人員和財產損失,屬於人禍的範疇。
二、此次暴雨降臨前和暴雨過程中天氣預報未達中央政府的「四預」(預報、預警、預演、預案)要求,暴雨自7月23日8時開始, 7月23日16時才發布暴雨藍色預警訊號。7月27日凌晨3時許,密雲水庫發生1959年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達到6550立方米/秒,7月28日早上六、七點左右,太師屯鎮養老照料中心被淹,而7月28日12時北京市氣象台才發布暴雨紅色預警訊號;
三、雖然說暴雨非常幸運地降臨到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區,出奇高的森林覆蓋率卻沒有發揮應有的減災作用。過去北京降暴雨,洪峰要在一、兩天後形成,而這一次洪峰在暴雨出現的幾個小時,甚至半小時後就出現了。這只能說明,這些森林覆蓋數據都是虛假的。虛假數據可以用來騙領導,可以用來騙百姓,但是虛假數據騙不了老天!
四、2023年京津冀暴雨洪水災害後中央政府慷慨地撥出1萬億特別國債,用於災後重建和防洪工程的升級。當暴雨降臨時,許多工程正在施工之中,對暴雨的降臨沒有任何準備,工程被毀,造成潰壩洪水。毫不誇張地說,2025年7月北京暴雨洪災的一個直接原因是錢太多鬧的;
五、根據官方公布的數據,有33座小型水庫、101座塘壩緊急泄洪或發生潰壩,此外多處橋樑因洪水中漂浮物發生堵塞,形成臨時的堰塞壩,壩後水位升高,蓄水量加大,緊接著堰塞湖壩(有時連同橋樑一起)被洪水衝垮,形成潰壩洪水。潰壩洪水的特點是,流量大,流量遠遠超過自然洪水,流速是自然洪水的N倍,破壞力是自然洪水的N的平方倍;
六、由於諸多小型水庫和塘壩緊急泄洪或發生潰壩,使得下游北京二十多座大中型水庫緊急泄洪(不是十座水庫),許多居民沒有在水庫泄洪前收到預警和撤離的通知,使得人員和財產損失不必要地擴大;
七、清水河,一條只有30多公里長、平均流量不到每秒2立方米的小河流,在洪水過程中最大流量竟然達到每秒2800立方米。清水河流量的暴增,水位的抬升,是密雲區太師屯鎮老年照料中心被淹的最主要原因;
八、北京密雲水庫是中國防洪能力最大的水庫。可惜密雲水庫在此次暴雨洪水過程中兩次調度出錯,致使在暴雨、洪水結束時,還有比泄洪量大幾倍的防洪庫容沒有投入使用。密雲水庫於1960年竣工,至2025年7月還沒有完成移民任務。2025年被洪水淹沒的部份地區在密雲水庫移民應該搬遷而還沒有搬遷範圍內;
九、此次洪水不但淹沒了水庫大壩下游地區,也淹沒了大壩上游的庫區。如中科院氣象學李汀博士所指出的,泄洪前需要保障的絕不只是「下游」,而是整個泄洪風險區,包括庫區、上遊河網周邊、兩岸堤壩、匯水支流等區域。因為一旦泄洪開始,水位迅速抬升、流速加快,除了下游面臨主洪峰壓力,上游和側岸也可能因回水、分洪、支流頂托等次生因素受到嚴重衝擊;
十、「美麗鄉村建設」實施過程中的選址錯誤,很多民宿建築和旅遊設施直接建在洪水淹沒區內,有的甚至建在自然山洪道上,重複了2023年7月北京門頭溝新鎮被淹的錯誤,人員和財產損失都十分嚴重。
一、2025.7北京暴雨未超過1949年以來北京乃至海河流域的暴雨紀錄
近十幾年來北京暴雨頻率增加、強度趨大,與北京建城區面積的迅速擴張,城市下墊面狀況的改變,特別是水面面積的擴大,使城市地表水汽和熱量輸送發生改變,有直接關聯。
2020年6月11日原水利部副部長、現江西省省長葉建春在國務院新聞辦就水旱災害防禦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說了一句話:我們現有的大江大河的防洪工程,能夠防禦建國以來的最大的洪水 。這是衡量2025.7北京暴雨洪水災害的一個標準。
根據2025年7月29日中央電視台記者王小節、王勝東題為《北京極端強降雨已造成30人死亡 北部山區損失嚴重》 的報道:「本輪強降雨以來,截至28日24時,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雲郎房峪和朱家峪,達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強度出現在懷柔東峪,26日22時-26日23時降水95.3毫米。連續極端強降雨造成重大災害」。這段文字中包含了三個重要數據:
——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
——最大降水量:543.4毫米;
——最大1小時降水強度:95.3毫米。
用這三個數據去檢查,2025.7北京暴雨是否是建國以來的北京乃至海河流域最大的暴雨,是否在現有的防洪工程能夠防禦能力之外。
筆者檢查了自2010年以來北京的暴雨記錄,發現下列年份有一次或幾次暴雨記錄:2011年;2012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2020年;2021年;2023年;2024年。
其中下列年份的暴雨有一項或兩項或三項指標都超過了2025.7北京暴雨:
全市平均降雨量 | 暴雨累计总量 | 1小时暴雨强度 | |
2025年7月 | 165.9毫米 | 543.4毫米 | 95.3毫米 |
2023年 | 276.5毫米 | 744.8毫米 | 111.8毫米 |
2019年 | 124.8毫米 | ||
2018年 | 117毫米 | ||
2016年 | 210.7毫米 | ||
2012年 | 170毫米 | 100.3毫米 | |
2011年 | 128.9毫米 |
全市平均降雨量 暴雨累計總量 1小時暴雨強度
特別是2025.7北京暴雨三項指標都沒有超過兩年前發生的2023.7暴雨,兩年前發生的事情,如今已經忘記得乾乾淨淨了。
根據水利部部長李國英的講話,2023.7北京門頭溝清水鎮累計點雨量達1014.5毫米 ,比《維基百科》、《百度百科》等記錄的744.8毫米還要高出許多,差不多是2025.7北京暴雨累計總量543.4毫米的兩倍。
同樣,2025.7北京暴雨沒有超過1963年海河大洪水時的暴雨記錄,更沒有超過1975年淮河上游的暴雨記錄 。因此,根據現有的大江大河的防洪工程,能夠防禦建國以來的最大的洪水,那麼2025.7北京暴雨洪水是在中共現有防洪工程的防禦能力之內。2025.7北京暴雨最後導致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是人禍。筆者在這裏指出,2025.7北京暴雨洪水造成的真實死亡失蹤人數遠在2025年7月31日公布的全市因災死亡44人、失蹤失聯9人以上 。
筆者在這裏還要指出的是,2008年北京舉行奧運會,這一年北京沒有暴雨紀錄。「8月8日,北京空氣濕度達90%以上,幾近飽和。從中午開始,一連串強對流暴雨雲帶自西南方向頑強地向北京城進發,向「鳥巢」進發。北京氣象保障等部門聯合作戰,動用飛機、地面火箭持續進行消雨作業,共播撒膨潤土8噸、發射火箭彈1110枚成功阻截暴雨。奧運會開幕式歷時4個多小時,國家體育場「鳥巢」滴雨未下。 」奧運會閉幕式也採取了同樣的人工干預天氣的措施。
但是筆者十分偶然地在《百度百科》關於干峪溝村字條的結尾處發現,2008年8月9日,北京市密雲區北莊鎮干峪溝村遭受特大暴雨襲擊,造成經濟損失20萬餘元。當日早5時至10時連續降雨220毫米,引起山洪及多處泥石流暴發。造成房屋倒塌6處共12間;農作物過水麵積80畝,衝倒果樹40餘株;沖毀田間公路12公里,鄉村公路約200米邊溝被沖毀,一處水泥路面下路基被淘空,塌壩約500立方米;沖走備用水洗沙40立方米、河沙10立方米、水泥15噸 。
2025年8月6日中共北京市密雲區委黨史研究室發表了《密雲歷史上的洪水災害》 一文,其中也提到2008年8月9—10日,北莊鎮干峪溝村3小時降雨220毫米,大城子鎮梯子峪村4小時降雨175毫米,沖毀農田40公頃,損毀公路5千米,山泥傾瀉近100處。中共北京市密雲區委黨史研究室所紀錄的是3小時降雨220毫米,比《百度百科》所記錄的當日早5時至10時連續降雨220毫米,暴雨強度更大。
本來應該降落在鳥巢上空的暴雨,通過人工消雨作業,降雨地點發生了空間位移,降到了密雲區干峪溝村。
周孝正教授喜歡引用一首大躍進時代的「詩歌」來說明中共人定勝天的認識:天上沒有玉皇, 地上沒有龍王, 我就是玉皇! 我就是龍王!喝令三山五嶽開道, 我來了!現在中共可以人工增雨,也可以人工消雨,讓哪裏下雨就得下雨,讓哪裏不下雨就不能下雨;可以讓水從高處流到低處,也可以讓水逆向從低處流到高處,它想讓水流到哪裏水就得流到哪裏,它不想讓水流到哪裏水就不能流到哪裏。但是中共根本不知道干預自然過程的後果是甚麼,有多嚴重。在每次高聲歡呼戰勝自然的時候,也是更大的災難即將降臨的時候。
二、天氣預報未達到中央政府的要求
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之後,中共就從前蘇聯引進了建造水庫大壩工程的消滅自然災害的「神奇」,水庫大壩工程既能防洪又被能抗旱還能發電。但是要讓水庫大壩工程發揮這樣的效益是有前提條件的,除了大壩要絕對安全和水庫庫容要足夠大之外,就是要求有準確的天氣預報。中共認為,只要技術設備足夠先進,是可以做到準確地預報天氣。
2023年8月18日習近平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 ,強調要精準預警響應,進一步加強氣象預警與災害預報的聯動,突出臨災預警,做好點對點精準預報和滾動更新,強化預警指向性,落實直達基層防汛責任人的臨災預警「叫應」機制,加強預警和應急響應聯動,落實應急預案行動措施,把握工作主動權。「寧可十防九空,不可萬一失防」,還是習近平的那一套。其實習近平的「寧可十防九空,不可萬一失防」是與精準預警響應的要求互相矛盾的,有了精準預警響應就不會有「十防九空」了。
2024年1月11日水利部部長李國英在2024年全國水利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回顧了2023年工作時稱「水旱災害防禦奪取重大勝利」 。李國英特彆強調指出,在抗禦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過程中,強化監測預報、數字賦能、靶向預警、協調聯動,逐河系超前研判、逐河系科學防控,精準有序調度流域84座大中型水庫攔洪28.5億立方米,啟用8處國家蓄滯洪區蓄洪25.3億立方米,及時果斷處置白溝河左堤等堤防重大險情。
可見習近平認為精準預報是可以實現的。李國英對海河「23·7」流域洪水過程中的天氣預報工作給予極高評價,強化監預報、數字賦能、靶向預警、超前研判、科學防控等等。
根據中共政府制定的《「十四五」期間推進智慧水利建設規劃》 等文件中對「四預」(預報、預警、預演、預案)的要求,特別是對預報的具體要求:在總結分析典型歷史事件和及時掌握現狀的基礎上,採用基於機理揭示和規律把握、數理統計和數據挖掘技術等數學模型方法,對水安全要素髮展趨勢做出不同預見期(短期、中期、遠期等)的定量或定性分析,提高預報精度,延長預報期。
就在暴雨發生前的幾天,2025年7月15日在國家應急管理部的新聞發布會上官員稱 ,中國已經建成運行國家自然災害綜合監測預警平台,接入氣象、水利等6個涉災部門50餘類實時監測預報預警數據,以及第一次全國自然災害綜合風險普查30餘類災害數據;運用AI、大數據、雲端運算等技術,研發災害預警評估和模擬仿真模型,為開展多災種監測預警提供技術支撐。入汛以來,跟蹤分析研判颱風、洪澇、城市水浸、強對流天氣等災害的高風險態勢,加強短臨預報和預警速報,及時提醒重點地區做好災害風險防範應對工作。
AI、大數據、雲端運算、災害預警評估和模擬仿真模型、數碼對映系統這些技術條件都具備了,大量的資金也投進去了,可惜這次暴雨預報做得並不好,具體表現在:
第一,根據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說法, 2025年7月的暴雨自23日8時開始,北京市氣象台7月23日16時才發布暴雨藍色預警訊號;
第二,7月27日凌晨3時許,密雲水庫發生1959年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達到6550立方米/秒。7月27日15時,密雲水庫開閘泄洪。7月28日早上六、七點左右,太師屯鎮養老照料中心的平房被突如其來的大水淹沒,而7月28日12時北京市氣象台才發布暴雨紅色預警訊號。暴雨紅色預警拉響,北京市才迅速拉動了應急預案裏的防汛一級響應!可惜為時已晚。
以下是筆者整理的北京市氣象台發布暴雨預警的訊息,比較枯燥無味,讀者可跳過進入下一個環節。
2025年7月23日16時北京市氣象台發布暴雨藍色預警訊號稱 ,預計23日20時至24日10時,北京市將有雷陣雨天氣,部份地區小時雨強可達30毫米以上,請注意防範。中國暴雨預警分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四類,藍色預警位於最低一級。
而根據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說法,這是一場「超長版」的降雨,暴雨自2025年7月23日8時至7月29日11時,跨度7天、持續147小時,超過了北京「23·7」極端強降水過程時的83小時 。
先不說北京市氣象台7月23日16時發布的暴雨藍色預警是一個等級最低的預警,就說發布暴雨藍色預警的時間,是2025年7月23日16時,而北京市委和市政府定義的這場暴雨始於2025年7月23日8時,在發出暴雨藍色預警前的8小時暴雨已經降臨北京市了。
2025年7月24日10時40分北京市氣象台升級發布暴雨橙色預警訊號稱 ,預計24日17時至25日8時,北京市大部份地區小時雨強可達30毫米以上,其中,房山、門頭溝、石景山、海淀、懷柔、密雲、平谷、大興、通州等區的部份地區小時雨強可達50毫米以上,6小時累計雨量可達70毫米以上,山區及淺山區可能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低洼地區可能出現積水……
2025年7月25日10時20分北京市氣象台降級發布暴雨藍色預警訊號稱 ,預計25日16時至26日08時,北京市門頭溝、房山、昌平、延慶、懷柔、密雲、平谷部份地區小時雨強可達30毫米以上,6小時累計雨量可達50毫米以上,山區及淺山區可能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低洼地區可能出現積水……
北京市氣象台把一天前發布的暴雨橙色預警訊號連降兩級,降為暴雨藍色預警訊號。2025年7月26日9時10分北京市氣象台乾脆解除了暴雨藍色預警訊號 。
但是十幾小時後,到了2025年7月26日晚北京市密雲區、懷柔區和延慶區先後發布暴雨紅色預警 。7月26日21時06分,密雲區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北京市規劃自然資源委密雲分局和密雲區氣象局7月26日21時聯合升級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紅色預警。7月26日23時0分北京市懷柔區升級發布暴雨紅色預警訊號。預計當前至27日02時,懷柔區懷北鎮、渤海鎮、雁棲鎮、九渡河鎮、琉璃廟鎮6小時累計降雨量可達150毫米以上,可能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低洼地區可能出現積水,請注意防範。7月26日23時22分北京市延慶區氣象台升級發布暴雨紅色預警訊號。目前,延慶區已有2個站降水量達150毫米,預計當前至27日02時,延慶四海鎮、珍珠泉鄉6小時累計降雨量可達150毫米以上,山區及淺山區可能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低洼地區可能出現積水,請注意防範。北京市水文總站7月26日23時發布洪水黃色預警:預計27日0時至2時潮白河流域張家墳斷面流量將達1300立方米每秒,達到黃色預警等級洪水。請市民遠離河道,確保自身安全。據@氣象北京 7月26日23時許消息,預計未來2小時,強降雨持續,主要影響懷柔、密雲北部、延慶東部和昌平北部一帶;最大小時雨強80毫米至100毫米。
2025年7月26日晚暴雨降臨密雲區、懷柔區和延慶區時,北京市這三個區才先後發布暴雨紅色預警。其實這不是暴雨預報,沒有一點提前量,與中共政府的「四預」要求相差很遠。
2025年7月27日9時40分北京市氣象台發布暴雨黃色預警訊號稱 ,北京市大部份地區小時雨強可達30毫米以上,其中延慶、懷柔、密雲、平谷、順義、昌平、門頭溝、房山、海淀、石景山等區的部份地區小時雨強可達50毫米以上,6小時累計雨量可達70毫米以上,個別點累計雨量可達100毫米以上,山區及淺山區可能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低洼地區可能出現積水……
北京市水務局與北京市氣象局7月27日10時聯合發布山洪災害黃色預警 :預計7月27日10時至7月28日8時,延慶、懷柔、密雲和平谷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大,其他山區發生山洪災害可能性較大,請公眾遠離山洪溝道,暫停涉山涉水戶外活動,防範山洪災害。
7月27日12時中共水利部對北京啟動洪水防禦IV級應急響應稱 ,7月24日以來,海河流域潮白河降大到暴雨,局部大暴雨到特大暴雨。7月27日3時潮白河幹流密雲水庫發生1959年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洪水。預計,未來3天潮白河仍將有中到大雨,局部將有暴雨,潮河、白河來水呈波動態勢,暴雨區內部份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超警洪水。水利部要求地方水利部門和相關流域管理機構密切監視天氣變化,加強雨情水情監測預報,及時發布預警訊息,科學精準調度防洪工程體系,落實在建工程、水庫等安全度汛措施,強化堤壩巡查防守,做到險情早發現、早處置,做好中小河流洪水和山洪災害防禦等工作,提前轉移危險區人員,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對水利部於7月27日12時啟動洪水防禦IV級應急響應做點評價:第一,反應慢;第二,應急響應級別低;第三,只有定性的預報,沒有定量的預測;第四,對未來研判錯誤;第五,對下級要求高,對自己要求低。7月23日北京降大到暴雨,水利部27日才對北京啟動洪水防禦IV級應急響應。水利部預計未來3天潮白河仍將有中到大雨,局部將有暴雨。其實後續來的是暴雨,最多只持續了兩天。
一天之後,2025年7月28日9時15分北京市氣象台再次發布暴雨黃色預警訊號稱 ,預計當前至29日10時,北京市大部份地區將出現暴雨天氣,其中密雲、平谷、懷柔、順義、房山、門頭溝、延慶、昌平、海淀等區的部份地區6小時累計雨量可達100毫米以上,個別點可達250毫米以上,山區及淺山區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災害的風險極高,低洼地區可能出現積水……
北京市水文總站於28日9時也發布洪水紅色預警:薊運河流域桑園斷面已出現紅色預警級別洪水。請市民遠離河道,確保自身安全。
就在北京市氣象台發布暴雨黃色預警訊號的三個小時後,2025年7月28日12時00分北京市氣象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訊號稱 ,預計28日20時至29日07時,北京市大部份地區6小時降雨量達150毫米以上,個別點可達300毫米以上,山區及淺山區出現山洪、泥石流、滑坡等災害的風險極高,低洼地區可能出現嚴重積水,請注意防範。
這是北京市氣象台2025年第一次發布紅色預警訊號。紅色預警拉響,北京市迅速拉動了應急預案裏的防汛一級響應!可惜為時已晚。
根據報道,7月27日凌晨3時許,密雲水庫發生1959年建庫以來最大入庫流量!達到6550立方米/秒 。7月27日15時,密雲水庫開閘泄洪。7月28日早上六、七點左右,太師屯鎮養老照料中心的平房被突如其來的大水淹沒 。此時北京市暴雨紅色預警信尚未發布。
2025年7月29日午後,北京城終於放晴。2025年7月29日14時30分北京市氣象台解除了暴雨黃色預警訊號 。按照北京市委和市政府的說法,2025年7月的暴雨過程至7月29日11時結束。
縱觀2025年7月暴雨降臨前和暴雨過程中的天氣預報,根本沒有達到中共政府的對「四預」的要求,預報精度不高,預報的提前量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程度。
筆者以為,氣象預報不準,這是一個經常可能發生的事情,因為科學技術的發展還沒有到那個地步。在德國大家都關心氣象預報,但沒有人會百分之百地相信氣象預報,因為出錯的概率不容忽視。德國人出門多帶傘,不管氣象預報說甚麼。
顯然中共政府對天氣預報工作十分不滿,提出嚴厲批評。2025年7月31日後,氣象部門一改常態,多次對北京發出暴雨紅色預警。
2025年8月4日13時0分北京市氣象台升級發布暴雨紅色預警訊號 。當時媒體報道使用的口號是習近平的「寧可十防九空,不可萬一失防。」 北京市度過了一個不眠之夜。8月5日6時5分北京市解除暴雨紅色預警 。
2025年8月15日23時,密雲區升級發布暴雨紅色預警訊號。8月15日23:20,懷柔區發布暴雨橙色預警 。
2025年8月19日5時35分,密雲區再次發布暴雨紅色預警訊號稱 ,預計當前至19日20時,密雲區6小時降雨量可達150毫米以上,山區及淺山區可能出現強降水誘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等次生災害,低洼地區可能出現積水,請注意防範。
北京市,特別是密雲區的官員是否想過,一個在7月23日到8月19日不到一個月時間裏可能發生四次特大暴雨的地方,它是否適合人類居住,是否再有發展的前途?
三、雖然說暴雨非常幸運地降臨到世界上森林覆蓋率最高的地方,出奇高的森林覆蓋率卻沒有發揮應有的減災作用。
AI對森林的減災功能有這樣的描述:森林具有「綠色水庫」之稱,可以通過吸收和滯留雨水、減緩雨水對地表的衝擊以及根系對土壤的固定作用來發揮減災功能。具體表現為涵養水源、保持水土,並能通過吸收地表水份和減少徑流來緩解洪水。森林的樹葉和枯枝落葉層形成類似海綿的結構,可以大量吸收雨水,減緩地表徑流,並有助於雨水滲入地下,發揮「綠色水庫」的作用。樹木的枝葉能夠攔截和分散雨水,降低雨水對地表的直接衝擊力,從而減少土壤侵蝕。森林龐大的根系能夠牢牢固定土壤,防止水土流失,這對於減少山泥傾瀉、泥石流等地質災害至關重要。
還記得在大學學習生態環境課程時,教授說,當一個地區的森林覆蓋率超過30%時,該地區很難發生嚴重的乾旱或者洪災。
但是這些常識對2025年7月北京的暴雨洪災似乎不起作用。此次受災最嚴重的是北京市密雲區和懷柔區。懷柔區的森林覆蓋率在北京名列第一,超77.57%,北京市密雲區森林覆蓋率超70%。密雲區太師屯鎮的森林覆蓋率達78.11%,密雲區的暴雨中心北莊鎮干峪溝村森林覆蓋率竟然高達100%!
過去北京的森林覆蓋率沒有今天這麼高,天降暴雨,洪峰要在一、兩天後才形成。現如今,北京的森林覆蓋率如此之高,洪峰在暴雨出現的幾個小時,甚至半小時後就出現了。用常識解釋不通。唯一的解釋就是這些森林覆蓋數據都是虛假的。虛假數據可以用來騙領導,可以用來騙百姓,但是虛假數據騙不了老天!
四、2023年京津冀暴雨洪水災害後中央政府慷慨地撥出1萬億特別國債,用於災後重建和防洪工程的升級。當暴雨降臨時,許多工程正在施工之中,對暴雨的降臨沒有任何準備,工程被毀,造成潰壩洪水。
2023年7月底8月初京津冀地區經歷了一次暴雨洪水災難。2023年8月17日習近平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部署防汛抗洪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工作 。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提升中國防災減災救災能力。要進一步建強各級應急指揮部體系;加強國家區域應急救援中心能力建設;要著力提升基層防災避險能力;要加快完善流域特別是北方地區主要江河流域防洪工程體系;要加強城市防洪排澇能力規劃和建設,更新提升城市排水管網等基礎設施運行能力,與河道排澇工程有效銜接,保障城市骨幹排水通道暢通等等。為此,國務院提出議案,建議增發2023年國債支持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救災能力。2023年10月24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國務院關於增加發行1萬億特別國債的議案,用於災後恢復重建,支持以京津冀為重點的災後恢復重建 。這是中共第一次發行特別國債用於災後重建,也是中央財政一次動用的災後重建款數額歷史第一 。
這1萬億特別國債主要用於八個方面 :
第一,用於災後恢復重建,支持以京津冀為重點的華北地區等災後恢復重建和提升防災減災能力,促進災區基本生產生活條件和經濟發展恢復到災前的水平。
第二,是以海河、松花江流域等北方地區為重點的骨幹防洪治理工程。支持大江大河大湖幹流防洪治理、南水北調防洪影響處理、大中型水庫建設以及蓄滯洪區圍堤建設,加快完善防洪工程體系。
第三,是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支持實施預警指揮工程、救援能力工程、巨災防範工程和基層防災工程,加強各級應急指揮部體系,提升防災避險能力。
第四,是其他重點防洪工程。支持主要支流、中小河流、山洪溝治理和重點區域排澇能力建設,水文基礎設施、小型水庫工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及安全監測,海堤治理,整體提升水旱災害的防禦能力。
第五,是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支持灌區建設改造修復、東北黑土區侵蝕溝治理、丹江口水庫水土流失治理,提高灌溉供水、排水保障能力和防災減災能力。
第六,是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支持構建城市排水防澇工程體系,推動系統解決城市水浸問題。
第七,是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支持開展地質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海洋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森林防火應急道路建設、氣象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災害防治從減少災害損失向減輕災害風險轉變。
第八,是用於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標準農田建設。
這1萬億特別國債的還本付息都由中央承擔,不增加地方償還負擔。1萬億資金在2023年和2024年安排使用。當前已進入四季度10月下旬,根據相關工作進展和項目儲備等情況,增發的國債資金初步考慮在2023年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2024年使用5000億元。
2023年11月2日北京日報報道,北京市水務局已經完成災後恢復重建總體規劃及實施方案的編制 ,54個恢復重建項目已通過部門聯審並取得批覆,103個能力提升項目已取得市、區發展改革部門出具的前期工作計劃單,已有49項開工建設。
2023年11月12日新華社報道,北京:明年汛前完成全部水毀工程設施重建 ,受海河「23·7」流域性特大洪水影響,北京市範圍內部份水利工程設施受到不同程度損毀。為儘快恢復相關水利工程的防洪功能,保障北京防洪安全,北京水務災後重建及水毀修復工程正緊鑼密鼓推進。按照北京市「一年基本恢復 三年全面提升 長遠高質量發展」的災後重建思路,北京水務部門在前期洪水災害調查、評估、核查等工作基礎上,組織制定了災後恢復重建水務專項規劃。目前,針對2023年汛期損毀的水務工程,北京水務部門已安排項目54個,開工49個,其餘水毀工程2024年汛前全面完成修復,將恢復到災前水平並力爭有所提升。
2024年3月26日新京報記者吳婷婷報道,北京水務災後重建共安排157個項目,總投資達1428億元 。2023年11月12日新華社報道,北京水務部門安排災後重建項目54個,到2024年3月26日災後重建項目增加到157個,來了一個大躍進,總投資達1428億元。
那麼北京市在2023年京津冀暴雨洪水災害中損失是多少呢?據報道,直接經濟損失637.39億元,其中,水毀各類基礎設施損失佔比高達50% 。按照這個數據計算,北京市水毀各類基礎設施損失為318.695億元,災後重建項目總投資1428億元,是損失的4.48倍!因此大陸的一些水利專家評論說,這一次中央政府的投資特別慷慨,是「罕見的大手筆投入」。
筆者在前面的文章中已經指出,自2011年以來,北京市的「極端天氣」是百年不遇年年遇,每次災害發生後都提出雄心勃勃的重建提升計劃,都是「一年基本恢復,三年全面提升,長遠高質量發展」,但是過後災難一來,又是把責任推給老天,沒有人去過問一下,這些災後重建提升的資金都用到哪裏去了?實際效果又如何?
就在北京暴雨前的兩個多月,2025年5月16日北京日報報道,密雲水庫防災減災及蓄水能力提升工程全面開工 。根據報道,這個項目被列入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項目。在清水河北莊段施工現場,施工圍堰內機器轟鳴,一座新建橋樑的橋墩基礎已完成。在安達木河太師屯段,人員機械繁忙有序。在馮家峪鎮西白蓮峪村塘壩內,泵車正向基坑鋼筋網格中灌注混凝土,進行基礎作業。密雲水庫上游塘壩消隱工程主要施工內容有壩前壩頂及溢洪道增設防水面板,非溢流段壩頂增設防護欄杆,放水管除銹防腐及更換閘門,增設觀測管理設施,全面增強塘壩的安全性。密雲水庫主要入庫河流綜合治理工程清水河段主要的施工包括河道清淤、土方疏浚還有水毀工程的修復及重建。目前是原有漫水橋拆除後的一個新建橋樑的重建。現場多個點位同步進行施工,工程將在汛期前完成河道內的全部作業內容。小型水庫洪澇災害防禦能力提升工程項目涉及16座水庫,這16座水庫普遍面臨著修建年代比較久遠,面壩破損等一些問題。在這次的加固中,對個別水庫降低了溢洪道,還修建了消力池和壩頂道路,提升了水庫的防護能力。下面三張照片來自這篇報道,可以看出人為措施對自然河道的野蠻的干預。河道水泥化,塘壩鋼筋混凝土化……,這些措施不是真正的防洪措施,它們的最終效果是加劇洪水災害。筆者在此還要指出一點,這些所謂的防災減災及提升工程都是與房地產、旅遊業、美麗鄉村建設的開發項目連在一起的,比如清水河河道整治工程與清水河灣的房地產開發項目緊密相關。
一位不願具名的防災減災專家指出,更令人擔憂的是,面對未來北方越來越頻繁的極端暴雨,一旦山區內村莊的基礎設施在洪災中損毀,不僅重建需要大量投入,有時還沒來得及全部修復,新一場暴雨又來了。「23·7」造成了尤其嚴重的基礎設施損毀,無法在兩年內全部修復完成。「有些中小河流上游的橋樑還未修復,河道裏還未疏浚完成,甚至有些小型水庫被淤泥填滿,也只清理了一半。平谷山區被洪水衝垮的道路,前一段時間剛修好,今年又再次被衝垮。」
這位防災減災專家指出了問題所在,為甚麼他不願說出自己的名字呢?因為在中國大陸、在北京沒有發表意見的自由,就是關於災後重建提升工程的這些單純的技術問題,也沒有討論的自由。但是沒有言論的自由,怎麼能夠找出導致災後發生的真正原因呢?
「23·7」京津冀暴雨洪水災害之後,中共最高層為保GDP增長目標,拿出1萬億特別國債用於災後重建提升。資金數量大,要求完成投資時間短。北京市的災後重建提升工程總投資達1428億元。密雲水庫主要入庫河流在河道清淤、土方疏浚和水毀工程的修復及重建之中,密雲水庫上游16座水庫修建年代比較久遠,面壩破損,正處在清淤和大壩加固、加大泄洪道能力的工程之中,密雲水庫上游的諸多塘壩正在澆築混凝土的施工之中。暴雨到來之前,氣象部門沒有提前預報,施工單位沒有提前做足夠的預防措施。暴雨一到,水庫、塘壩、施工工程的臨時擋水牆一起潰決,形成巨大的洪流,湧向密雲水庫。根據報道,7月27日凌晨3時許,密雲水庫的入庫流量達到6550立方米/秒,為1959年建庫以來歷史第一洪峰。28日8時,密雲水庫入庫流量達4550立方米每秒,為建庫以來歷史第二洪峰。在此之前,歷史最高值為3670立方米每秒 。這個3670立方米每秒的洪峰流量應該發生在1958年7月10日至15日之間,當時潮河最大流量3140立方米每秒,洪水湧進縣城東門,水深1米以上 。
2025年7月27日凌晨3時許密雲水庫的入庫流量達到6550立方米/秒,相比之下,密雲水庫建庫之前實測的最大洪水流量為3670立方米每秒,這個入庫流量的變化,是人為技術措施的失誤所造成的,靠自然界是無法實現的這樣的突變。
毫不誇張地說,2025年7月北京暴雨洪災的一個直接原因是錢太多鬧的。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