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是一個經常發生暴雨的地方,最近十幾年來,2011、2012、2016和2023年均發生暴雨,可以反映暴雨強度的三項指標——暴雨累計總量,平均降雨量和1小時暴雨強度,起碼有一項,或者三項都超過2025年7月的暴雨。
一、北京N天下完一年雨!?
關於2025年7月下旬在天子腳下北京城發生的這場洪水災難,很多媒體把原因歸之於特大暴雨,有說是1天下完了1年的雨,有說是2天下完了1年的雨,有說是4天下完了1年的雨,還有說是7天下完了1年的雨……當今社會人們沒有耐心去讀完新聞稿的全部,也沒有興趣去分析新聞稿中提供的數據,更不會用自己的腦袋去思維、去判斷。只要使用吸引眼球的標題、驚人的詞彙就可以帶來很大的點擊量,甚至是轉播量。
北京N天下完一年雨的數據來源是,中央電視台總台記者王小節、王勝東撰寫的《北京極端強降雨已造成30人死亡 北部山區損失嚴重》的 報道,央廣網記者朱冠安和王進文撰寫的《北京本輪極端強降雨已致30人死亡》的 報道和新華社記者趙旭和田晨旭撰寫的《北京本輪極端強降雨造成重大災害 30人因災死亡》的報道 。
央視新聞客戶端報道的上網時間為2025年7月29日0時50分00秒;央廣網記者文章的上網時間為2025年7月29日6時58分58秒,而新華社記者文章的上網時間最遲,為2025年7月29日7時57分31秒。
三篇報道中都有同樣的內容:據介紹,本輪強降雨以來,截至7月28日24時,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量在密雲郎房峪和朱家峪,達到543.4毫米;最大降水強度出現在懷柔東峪,26日22時至26日23時降水95.3毫米。
2025年7月31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北京市防汛救災新聞發布會,北京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夏林茂介紹情況中也使用了基本相同的數字 :本輪強降雨主要集中在北部山區,平均降雨量密雲區366.6毫米、平谷區347.9毫米、懷柔區230毫米,其間極端強對流天氣極為罕見,上述地區局地降水量達到500毫米以上,其中密雲郎房峪達到573.5毫米,懷柔東峪最大小時雨強達到95.3毫米。
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北京市防汛救災新聞發布會,密雲區委書記余衛國也介紹密雲防汛救災情況 ,他提到「局地最大降水量為573.5毫米(郎房峪)」,但是沒有提到懷柔東峪的最大降水強度95.3毫米。
2025年7月31日下午夏林茂和余衛國說最大降水量在密雲郎房峪,達到573.5毫米;而2025年7月29日三篇報道稱,最大降水量在密雲郎房峪和朱家峪,達到543.4毫米。兩者相差30.1毫米,北京官方未對差別作出解釋。筆者注意到這個差別,在本文中使用「最大降水量在密雲郎房峪和朱家峪,達到543.4毫米」。
發出這個報道的前面是習近平做出指示和李強做出批示。根據新華社2025年7月28日21時54分發布的報道,習近平和李強都點明,北京有重大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而在習近平和李強做出表態之前,北京市黨委和市政府還沒有做出人員傷亡或失蹤的報告 。
利用略帶誇張的的題目,吸引觀眾、讀者的關注,這是媒體的藝術。但是走過頭了便可能是標題黨(英語:clickbait)。
例如《知乎專欄》刊登《下一天等於下一年 持續超147小時的北京強降雨 為何山區更猛烈》 的報道。
例如《TVBS新聞》以《北京密雲2天下完1年雨》 為題予以報道。
又比如《科學聲音》報道稱,北京暴雨,四天時間裏降下了接近一整年的雨量,讓這座超級都市暫時陷入汪洋。這到底是偶然發生的天災,還是氣候變化給人類活動敲響警鐘?
還有《公視新聞網》7月29日以《中國北京暴雨成災已知30死 數日降一整年份雨量》為題做了報道 。
二、2025年7月暴雨三項指標沒有超過2023年7月
還記得2023年京津冀洪水嗎?當年有媒體報道說:北京降雨140年最大。
當時中國國家氣候中心的數據顯示: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受「杜蘇芮」殘餘環流與地形抬升等共同影響,京津冀地區出現歷史罕見極端暴雨,河北省臨城縣累計雨量最高達1003毫米,相當於當地兩年降雨量。北京昌平王家園水庫累計雨量達744.8毫米,為北京地區140年來最大雨量 。
2023年7月29日至8月1日北京昌平王家園水庫累計雨量達744.8毫米;「2025.7」最大降水量在密雲郎房峪和朱家峪,達到543.4毫米。744.8毫米比543.4毫米高201.4毫米,是543.4毫米的137%。
根據《維基百科》,7月29日20時至8月2日7時,全市平均降雨量276.5毫米,最大小時降水強度為豐台千靈山的1小時111.8毫米(31日10時至11時)。
「2025.7」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最大降水強度出現在懷柔東峪,26日22時至26日23時降水95.3毫米。
「2023.7」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276.5毫米,「2025.7」北京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276.5毫米比165.9毫米多110.6毫米,是165.9毫米的167%。
「2023.7」最大小時降水強度為111.8毫米,「2025.7」最大小時降水強度為95.3毫米。
有比較就有能看出差別,2025.7暴雨的三項指標都沒有超過2023.7。
三、2025.7暴雨起碼有兩項指標沒有超過2012年「7·21」暴雨
孔鋒、王一飛、呂麗莉、史培軍撰寫的《北京「7·21」特大暴雨洪澇特徵與成因及對策建議》 一文指出,2012年7月21日10:00至22日06:00 時,受冷空氣和西南暖濕氣流共同影響,北京市經歷一次歷史罕見的強降雨過程。主要呈現3個特點:
①累積雨量大。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城區平均215毫米,全市最大降雨出現在房山河北鎮,氣象觀測數據為460毫米,水文觀測數據為541毫米,城區最大降雨出現在石景山區模式口328毫米(氣象站)。
②強降雨歷時長。 1小時雨量普遍達40至80毫米,持續時間3至4小時,最大雨強出現在平谷掛甲峪,達100.3毫米(21日20:00~21:00 時)。
③強降雨範圍廣。 這次強降雨範圍覆蓋面積大,除西北部的延慶外,北京均出現了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佔全市總面積86%以上。從區域分布來看,本次降雨過程房山區最大,平均降雨達301毫米,半數以上站點 超過百年一遇,延慶縣降雨較小,為69毫米。
根據《百度百科》,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時左右,中國大部份地區遭遇暴雨,其中北京及其周邊地區遭遇61年來最強暴雨及洪澇災害。
根據《維基百科》,暴雨發生暴雨的時間為2012年7月21日至22日8時。位於北京西南的房山區是受災最嚴重的地區,降雨量達到了460毫米。截至2012年7月22日凌晨2時,北京全市平均降雨量164毫米,城區平均降雨量212毫米,降雨最大點在房山區河北鎮,降雨量519毫米。這些數據都超過1951年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大值。
根據《中國天氣網》刊登的《城市之殤——「7.21」北京特大暴雨》指出,本次暴雨過程中的短時雨強也同樣驚人。氣象上規定,24小時降水量為50毫米或以上的強降雨稱為「暴雨」,但在721暴雨中,北京有些地區一小時內的降雨量就超過了50毫米,平谷掛甲峪更是高達100毫米,雨強之大超乎想像。
關於2012年「7·21」暴雨的數據,幾個來源有所不同,本文採用孔鋒等的數據。
「2025.7」全市平均降水量165.9毫米,2012年「7·21」全市平均降雨量170毫米,「2025.7」略小於2012年「7·21」。
「2025.7」暴雨,最大一小時內的降雨量出現在懷柔東峪,26日22時至26日23時降水95.3毫米。2012年「7·21」暴雨,最大一小時內的降雨量出現在平谷掛甲峪,達100.3毫米(21日20:00~21:00 時)。「2025.7」最大一小時暴雨量95.3毫米不如2012年「7·21」最大一小時暴雨量 100.3毫米。
2025.7暴雨起碼有兩項指標,全市平均降水量和最大一小時暴雨量,沒有超過2012年「7·21」暴雨。
當年北京市氣象台台長喬林喬林認為,城市化導致的熱島效應,也是加大雨量的因素之一。早在2002年,美太空總署戈達德航太飛行中心謝潑德博士就發表過論文稱,受熱島效應影響,城市地區氣溫有可能比周圍郊區或農村高出0.56℃至5.6℃。這些多餘的熱量會破壞城市空氣循環的穩定,並有可能促進降水雲層的形成,使降雨量增多。喬林說,城市化的發展,改變了城市的下墊面,地面熱力比原先大。這導致城區氣溫難以回落,水汽無法流失。在此次降雨過程中,正是由於地面熱力大,產生對流運動,使得雲系不斷地新生和發展,加大了降雨強度。不過也有氣象專家認為,城市化進程對降水的影響有著非常複雜的物理機制,因此,尚不能斷言像北京這種特大城市,城市化進程是造成降水時空分布特徵發生變化的主要原因 。
四、2025年北京一小時的暴雨強度沒有超過2011年
2012年「7·21」的最大一小時暴雨量為 100.3毫米,比「2025.7」的95.3毫米要高,但是它還不如一年前、即2011年的最大一小時暴雨量。
根據《維基百科》 ,2011年6月23日下午,北京遭受強降雨侵襲,並伴有雷電。此次降雨為北京十年以來最大的一次降雨,部份地區降水量甚至達到百年一遇的標準。當日15時許,降雨帶到達北京西北郊的延慶縣;16時開始,北京市區的天空逐漸變黑,隨後暴雨傾盆而下。此次降雨,全市平均降水48毫米,市區平均降水72毫米,降水量在100毫米以上的地區超過120平方公里。而降水量在市區的分布十分不均,西部明顯大於東部。降水量最大的氣象站點位於西部石景山區模式口村,當日降水量高達213.4毫米,小時最大降雨量也達到128.9毫米。
2011年6月23日北京一小時的暴雨強度達到了128.9毫米,遠遠高於「2025.7」的95.3毫米。
根據陳靜與劉琳撰寫的《2011年汛期北京城市暴雨特徵及其災害成因初步分析》 ,2011年6月1日至8月11日,北京先後發生8次強降水天氣過程,幾乎每次過程都出現局地暴雨或特大暴雨,其中6月23日、7月24至26日、8月9日三次降水過程造成嚴重城市氣象災害, 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工作、生活及市區交通。以 6月23日暴雨災害為例,北京城區多處嚴重積水,導致地鐵1號線部份停運、地鐵4號線陶然亭站淹沒、飛機航班延誤,還引起北部山區泥石流、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甚至在北京蘋果園街道辦事處附近有2名在京打工的外地青年被捲入排水管道淹死, 這是造成北京市 2011年6月份暴雨災害最嚴重的一次強天氣過程。 8月9日的暴雨,同樣造成北京市部份街道積水、中央電視塔遭雷擊、公交受阻、地鐵13號線和S2線因積水淹沒鐵軌而停運,同時造成北京機場42架次航班延誤。
陳靜與劉琳認為,北京城區面積的迅速擴張,城市下墊面狀況的改變,使城市地表水汽和熱量輸送發生改變,形成典型的城市氣候現象,如城市熱島、濕島、濁島等,是發生暴雨的主要原因之一。
陳靜與劉琳還說,2011年北京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近54.8毫米。
北京市氣象局發布的2011年的氣象數據表面,該年的降水量為720.6毫米,其中主要集中在6、7、8三個月,分別為117.4毫米,265.7毫米和171.3毫米,三個月總計554.4毫米,佔全年720.6毫米的約77%。而1月、3月沒有降水,1月、2月和3月總計只要12.3毫米。
五、2025年北京平均降雨量也沒有超過2016年
根據《百度百科》上收錄的720北京暴雨 ,7·20北京暴雨是指2016年7月19日1時至21日6時,北京市出現強降雨天氣,此次降雨持續時間長、總量大、範圍廣,降雨總量超過了2012年7·21北京特大暴雨。全市平均降雨210.7毫米,城區274毫米,共形成水資源總量33億立方米。
2016年7月19日1時至21日6時,一共兩天又5小時,共計53小時,北京市出現強降雨天氣,全市平均降雨210.7毫米。
2025年7月北京市平均降雨量165.9毫米,2016年7月北京市平均降雨量210.7毫米,2025年7月北京市平均降雨量沒有超過2016年7月的暴雨。
六、2025年北京強降水過程的時間147小時,創造紀錄
2025年7月29日,《人民網》刊登記者虞波羅撰寫的題為《北京強降雨已持續147小時 密雲極端天氣「歷史罕見,破壞性極大」》 的報道稱,根據北京市氣象局介紹,本輪降水有四大特點,第一大特點就是持續時間長。自7月23日以來,本次過程已持續7天。前年,北京「23·7」極端強降水過程持續83小時,本次降水截至29日11時已持續147小時。
2025年7月30日,《北京日報》發表的一篇題為《暴雨中的147小時——北京市應對極端強降雨防汛救災紀實》的報道。報道開篇指出:「這是一場「超長版」的降雨。自7月23日8時至7月29日11時,跨度7天、持續147小時,超過了北京「23·7」極端強降水過程時的83小時。」
前面已經提到,北京2023年7月的暴雨在三項指標(暴雨累計總量,平均降雨量和1小時暴雨強度)上都超過了2025年7月的暴雨,唯有暴雨持續時間不如2025年7月。
其實這是典型的高級黑,是用來糊弄中共領導,特別是北京市的領導。
當兩場暴雨的累計降雨總量相同,降水過程時間短的,所造成的災害程度要比時間長的嚴重,因為自然和人為排水系統都來不及把更多的水排泄出去。
其實如記者虞波羅所提供的數字,26日午後到夜間,在北京的密雲、懷柔、延慶三個區都出現了小時降水量超過80毫米和3小時降水量超過180毫米的站點;28日凌晨,密雲再次出現3小時超過180毫米的站點。
就是說,北京密雲區經歷了兩次3小時180毫米的強降水過程,第一次是26日午後到夜間,第二次是28日凌晨。
密雲區委書記余衛國在北京市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北京市防汛救災新聞發布會上所介紹說,26日晚到28日上午連續兩次出現3小時累計降雨量超過180毫米極端情況,數據基本能對上,只是在密雲的降雨時間略晚,是26日晚(不是午後到夜間)和28日上午(不是28日凌晨)。
根據余衛國介紹的情況,全區平均降水量366.6毫米,局地最大降水量為573.5毫米(郎房峪)。就是說,密雲全區平均降水量366.6毫米,就是主要由這兩場持續3小時的暴雨所造成,每場暴雨的降雨量超過180毫米。所以對北京市密雲區而言,2025年暴雨自7月26日晚開始到7月28日中午結束。
2025年7月北京降下了一場並不罕見的暴雨。
本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並不一定反映《大紀元時報》立場。#
----------------------
♠️中美關係藏暗湧♦️
1️⃣ 美國境內的秘密戰爭
https://tinyurl.com/bdhrdnt7
2️⃣ 跨國鎮壓技倆一覽
https://tinyurl.com/4xst7r2d
3️⃣ 評論:習近平實權暗地移交 新決策層如何抉擇?
https://tinyurl.com/3c8h2d9n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