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行政」網站(Government Executive)介紹說,隨著美國政府停擺持續到第二周,部份資金開始枯竭,聯邦機構將很快修改應對措施,並讓數萬名員工回家。

根據最新的計劃,目前共有超過62萬名聯邦僱員暫時休假。未來幾天和幾周,這一數字還將繼續攀升。

目前,許多政府機構都依賴結轉資金(即之前由國會撥款、在新財年仍有剩餘的資金)來緩解政府停擺的影響。隨著國會兩黨在短期撥款法案上陷入僵局,政府資金斷檔進入第六天,部份資金開始枯竭,各機構也會很快進入政府停擺的新階段。

參議院周一(10月6日)稍晚將再次就眾議院支持的一項短期撥款法案進行投票,該法案旨在將政府重新開放至11月21日,民主黨似乎不太可能支持該法案。法案需要達到60票門檻線,共和黨需要至少拿到8位民主黨參議員的支持。

政府停擺 各部門最新動態

依賴野火管理帳戶中的結轉資金,內政部土地管理局有3300名員工負責野火防備、撲滅、響應以及燃料管理和招聘工作。然而,一旦這些資金用完,實際在職員工人數將減少到1000人。

人口普查局目前正在使用結轉資金,以確保為2026年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測試做足充份準備,該機構稱這是「確保2030年全面人口普查運作可行性的關鍵任務重點」。如果政府停擺持續一段時間,參與測試的員工將被迫暫時休假。

美國國稅局(IRS)目前使用《通脹削減法案》的資金,確保所有員工都能繼續工作。據彭博社報道,該機構計劃從周三(8日)開始暫時解僱約3.5萬名員工,接近總員工人數的一半。據該機構工作人員說,如果政府停擺持續下去,許多IRS員工將於本周晚些時候開始接到休假通知。該機構最初計劃,所有員工將留任五個工作日。

史密森尼學會也保留了所有員工工作,並在停擺初期使用上一年的資金維持其博物館開放。如果沒有後續資金,他們將於12日被迫關閉所有機構。目前,該機構有近3700名員工使用上一年的資金工作,其中大多數人將從下周開始休假。

FAA員工請病假數略有上升

一些機構指示部份員工繼續上班。例如,交通部保留了人力資源、預算和財務人員,以幫助確保有序過渡。但大部份工作人員將於本周回家。

交通部部長達菲(Sean Duffy)周一表示,自政府停擺以來,聯邦航空管理局(FAA)的員工請病假數量「略有上升」。

由於資金短缺,FAA的空中交通管制員被迫無薪工作。

達菲在談到取消航班的可能性時表示:「如果出現更多請病假的情況,我們將減少請病假的人數,以確保美國人民的安全。」

美國國家空中交通管制局(NATCA)網站表示,不「認可、支持或縱容」任何參與協調請病假的員工。該組織表示,這樣做可能會導致他們被開除聯邦職務,並損害工會的信譽。

大量仍在職員工未收到明確時間表

大量仍在職的員工則沒有收到明確的時間表。印第安人健康服務局(Indian Health Service)使用預付撥款、第三方代收款和結轉餘額,保留了100%的員工。該機構沒有預測結轉資金何時會用盡,以及如何應對。

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HHS)利用年度撥款以外的其它來源的資金,維持著3.5萬名員工繼續工作。

同樣,國防部也有18.3萬名員工使用結轉資金工作,但國防部尚未說明這些資金是否或何時會枯竭。與其它機構一樣,如果這些資金到期,國防部可能需要讓部份員工休假。

美國聯邦總務署(GSA)表示,雖然結轉資金為目前在職的3377名員工(主要在公共建築服務局)提供資金,但其中部份員工被歸類在「例外」名單,以便在政府停擺期間繼續工作,以防支出耗盡。

兒童營養計劃有足夠資金

一些機構有信心可以維持接近正常水平的工作。農業部的兒童營養計劃擁有足夠的結轉資金,可以繼續向學校報銷到10月份的餐費。

內政部墾務局約有94%的員工在職,並表示隨著資金枯竭,將逐步安排員工回家,但兩到三個月內不會達到完全休假狀態。

美國太空總署(NASA)未詳細說明剩餘資金耗盡後將如何處理,但該機構表示,結轉資金「將僅限於總統的優先事項」。

國土安全部可能會召回更多員工工作

如果停擺持續下去,一些機構將調整停擺計劃,召回員工返回工作崗位。

美國國土安全部本周將要求目前休假的1700多名員工復工,主要集中在美國海岸警衛隊、海關和邊境保護局等管理局。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已讓71%的員工回家,並將要求約1000名員工在停擺期間間歇性地工作。

美國司法部還表示,其下屬部門「可能會在服務需求變得至關重要時召回部份員工,並根據情況變化安排其他員工休假」。#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