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學無術

起初,張詠在成都任職,聽說寇準入朝拜相,就對他的下屬說:「寇公才能異常,只可惜學問不足啊。」等到寇準罷相到陝州做知州,張詠正巧從成都解職歸來,寇準急忙陳設帷帳,大擺酒席款待張詠。張詠將要離去時,寇準送他到郊外,問道:「您有甚麼話教導我嗎?」張詠慢吞吞地回答:「《霍光傳》不能不讀啊。」

寇準不明白他的意思,回到家中拿出《霍光傳》閱讀,當看到「不學無術」一句時,笑著說:「張公對我說的就是這句話呀。」(《宋史‧寇準傳》)

謙卑的王安石

王安石罷相後閒居在金陵。一天,他以絹束髮,扶杖漫步,獨自一人流覽山寺,遇到幾位遊客正大談文學歷史,七嘴八舌十分熱鬧。王安石坐在他們的下首,在場的人沒有人望他一眼。

過了片刻,一個遊客慢悠悠地問王安石:「你也懂一點詩書嗎?」,王安石十分謙卑地答應。遊客又問他姓甚麼,他拱手回答:「安石姓王。」眾人十分惶恐,都慚愧地低著頭離開了。(《青瑣高議‧後集卷二》)

一字師

楊萬里在館舍和別人談起東晉的史學家于寶時,將「于寶」讀成了「干寶」。一個小吏進言道:「那是于寶,不是干寶。」楊萬里問他:「您怎麼知道?」小吏便拿出韻書指著「于」字條下面的註釋說:「晉有于寶。」楊萬里非常高興地說:「您是我的一字師!」(《宋人佚事彙編》)

下筆不可不慎

范仲淹曾給別人寫墓誌銘。當他寫完封好,正準備寄走時,忽然想起說:「不能不讓尹師魯看一看。」第二天,便把墓誌銘交給尹師魯過目。師魯看後說:「你的文章現在影響很大,後代人將會引用你的文章作根據,所以下筆不能不謹慎啊。現在你把轉運使寫成部刺史,把知州寫成太守等漢代官名,的確是夠清雅的了,但是現在已經沒有這些官名了,後代必將因此產生疑惑,這會引起人們爭論不休的原因啊。」范仲淹說:「幸虧請你過目,不然,我差一點就失誤了。」(《宋人佚事彙編》)#

──轉自正見網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