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是一所資助的男女子小學,教學語言中英並重。在2024/25學年,學校提供總數17班,小一1班,小二及小四各2班,小三3班,小五4班及小六各5班。學校小一派位學額有125個,統一派位的學額較自行分配的多一半。

學校旁是慈正邨的樓宇。(鄺嘉仕提供)
學校旁是慈正邨的樓宇。(鄺嘉仕提供)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和專欄上期介紹的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一樣,兩校校訓同為「謙誠智慧」。聖文德書院亦是其聯繫中學,在扣除重讀生及自行分配學位後,聯繫中學最多能夠保留四分之一的學位餘額予其聯繫小學的學生。聖文德兩校同樣由方濟會創辦,源於教會在1956年於九龍塘模範村鴨仔湖(即現香港浸會大學賽馬會創意校園位置)一帶開辦的識字班,在1959年分為半日制上、下午校的正式小學後,直至在2000年,上、下午校各自轉為全日制,上午校留在鳳德邨,而下午校則遷往現時位於慈正邨的現址,並正名為「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

聖文德兩校的起點是模範村。當九龍塘在1920年代發展,1930年代便開始發展其周邊包括模範村的前身─獅嶺村及九龍仔村一帶的地方,清拆完成後卻迎來1941年開始的日治時期,土地用作安置受啟德機場擴建工業影響村落的居民,並在1943年正式入伙收容超過700人。居住在村內的人口雖然在太平洋戰爭結束陸續減少,但在1949年中國主權易手後因大量難民湧港而再度增加,在原模範村及已乾涸的鴨仔湖位置搭起臨時居所,後來更引來方濟會神父前來傳教及提供服務,學校的故事自此開始。

校內的聖方濟各(Sain Francis of Assisi)像,身穿方濟各會的長袍加上膊頭上的鳥兒便是最明顯的象徵。(攝於2016年)(鄺嘉仕提供)
校內的聖方濟各(Sain Francis of Assisi)像,身穿方濟各會的長袍加上膊頭上的鳥兒便是最明顯的象徵。(攝於2016年)(鄺嘉仕提供)

顧名思義,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位於慈雲山,慈雲山的前身是狗虱嶺,在約100年前同樣有過與迫遷有關的故事。在1933年,香港政府希望將九龍城寨的居民遷往狗虱嶺,以便清拆重建九龍城寨,但在居民多次反對及發生不少事件後,最後因遇上太平洋戰爭而不了了之。直至1960年代初慈雲山徒置區開始發展,近沙田坳道現雲華街西面的地區率先完成,學校的前身「聖文德學校」亦在1966年遷到與第16座相連的火柴盒式校舍(即現慈樂邨樂旺樓及對出籃球場位置),成為踏足慈雲山邨的第一步。

學校在2016年金禧校慶時,門外掛有宣傳的橫額,與鳳德邨校址的聖文德學校同日同時舉行,只是分開了典禮的時間。(鄺嘉仕提供)
學校在2016年金禧校慶時,門外掛有宣傳的橫額,與鳳德邨校址的聖文德學校同日同時舉行,只是分開了典禮的時間。(鄺嘉仕提供)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現時位於慈正邨的校址,原來是慈雲山邨第51座的位置,香港房屋委員會在1980年決定將超過60座的慈雲山邨分拆為5個較細小的屋邨管理,第51座撥入慈正邨後更名為正遠樓,原來的正遠樓在2001年完成拆卸,並在同年興建起40層高新的正遠樓,以及學校轉為全日制後的新校舍。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在1991年三遷至鳳德邨校舍後,在20年後第四遷時再次返回慈雲山(慈正邨)。

學校禮堂在2016年金禧校慶開放日時的布置。(鄺嘉仕提供)
學校禮堂在2016年金禧校慶開放日時的布置。(鄺嘉仕提供)

近年,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每於9月及1月,以不同名義舉行歡迎有興趣報讀的家長及其子女為對象的開放日,學校透過舉行攤位遊戲及工作坊,讓小朋友能夠在校內體驗愉快學習。學校每次開放日的名稱亦各有不同,舉例有「健康校園生活體驗日」、「金蛇喜迎春‧文德樂滿門」、「童趣樂融在文德─開放日」及「福『兔』兆豐年 文德才華展」等等,不同的名稱會帶來不同形式的攤位遊戲及工作坊,例如健康校園生活主題的會有地壼及閃避飛盤的新興運動,農曆新年主題的則有懷舊小食製作及書法活動,更有賀歲醒獅表演和利是封設計比賽頒獎等等。

學校在金禧校慶開放日時,於學生活動中心特設了臨時的校史室,內有不少展板、文物及相片介紹學校過去50年的歷史。(鄺嘉仕提供)
學校在金禧校慶開放日時,於學生活動中心特設了臨時的校史室,內有不少展板、文物及相片介紹學校過去50年的歷史。(鄺嘉仕提供)

臨時校史室內介紹學校過去50年的發展。(鄺嘉仕提供)
臨時校史室內介紹學校過去50年的發展。(鄺嘉仕提供)

與聖文德天主教小學一樣,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網上的校曆表亦清楚寫明,來年(2026年)4月25日便是舉行60周年開放日的日子,即是聖文德兩校均會在同一天舉行開放日。雖然香港兩間原上、下午校轉為全日制後,同時舉行校慶開放日的不多,但對兩校來說其實亦有先例,就是在2016年4月舉行的50周年校慶開放日。當時兩校舉行開放日的日子及時間相同,但兩校進行典禮的時間有兩小時的差別,以方便嘉賓能一併參與。難得聖文德兩校已預告在來年同日舉行60周年開放日,大家不妨留意學校的最新公佈,以便到時前往參與。@

臨時校史室內亦貼有在慈雲山邨與第16座相連的第二代校舍相片。(鄺嘉仕提供)
臨時校史室內亦貼有在慈雲山邨與第16座相連的第二代校舍相片。(鄺嘉仕提供)

學校內的聖母像。(攝於2016年)(鄺嘉仕提供)
學校內的聖母像。(攝於2016年)(鄺嘉仕提供)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外景。(鄺嘉仕提供)
慈雲山聖文德天主教小學外景。(鄺嘉仕提供)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