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政府在多個城市推進國民警衛隊部署計劃,旨在應對地方犯罪並加強聯邦執法。行動結果在三州呈現明顯不同:部隊已在田納西州孟菲斯展開巡邏,但在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和俄勒岡州波特蘭,部署計劃則因聯邦法院的裁決而暫緩。
這場行動的核心爭議,是聯邦政府以國家安全為優先、果斷維護法律與秩序的決心,與部份州政府在「州主權」說法上拖延行動之間的衝突。
特朗普政府堅稱,派遣國民警衛隊是基於恢復法律與秩序的迫切需要,旨在保障所有美國人的安全:
• 維護聯邦設施與人員安全:特朗普政府強調,在部份城市,聯邦執法人員和機構——如移民及海關執法局(ICE)——已成為激進抗議和襲擊的目標。部署國民警衛隊是保護聯邦主權與探員安全的必要措施。
案例:10月4日,聯邦特工在芝加哥市郊布羅德維尤(Broadview)遭到反ICE人群使用10輛汽車撞擊和圍堵。
• 應對城市暴力犯罪:總統及白宮官員明確指出,在犯罪問題嚴重的地區,地方政府的警務能力已不足。聯邦部隊的介入是恢復公共安全的關鍵舉措。
例如:特朗普總統向「深受犯罪問題困擾」的孟菲斯提供堅實的聯邦支持,以協助地方政府迅速解決當地的犯罪危機。
孟菲斯:州支持下的顯著成效
孟菲斯的順利部署,證明了聯邦與州政府合作能迅速帶來積極效果。
國民警衛隊部隊已作為特朗普聯邦特遣部隊的一部份,在孟菲斯開始巡邏。
但部隊仍受共和黨州長李(Bill Lee)指揮,州長全力支持利用部隊來強化聯邦打擊犯罪的行動。民主黨市長楊(Young)並未主動請求部署,他表示希望特遣部隊打擊的重點是暴力犯罪份子。
聯邦官員報告,自9月29日特別工作組在孟菲斯行動以來,聯邦調查局(FBI)、緝毒局(DEA)、ICE等多個聯邦機構特工已逮捕了數百人,並發出了2,800多張交通罰單,行動效率獲得彰顯。
芝加哥與波特蘭:法律挑戰與州權爭議
總統依據聯邦授權向有安全需求的州部署國民警衛隊。然而,在由民主黨領導的州,這項行動遭到州政府在州主權層面的反對,以及司法機構的法律審查,導致行動被延宕。
伊利諾伊州一名聯邦法官裁定,特朗普政府在未經州政府請求的情況下,部署國民警衛隊違反了憲法《第十修正案》等規定,因此暫時阻止了在芝加哥的部隊部署。聯邦司法部已立即提出上訴。
伊利諾伊州州長普利茲克(JB Pritzker)質疑州內不存在「叛亂」證據,堅持「國民警衛隊不應該出現在芝加哥這樣的美國城市街道上」,堅持對聯邦行動的限制。
在俄勒岡州,針對聯邦部署的法庭訴訟也導致波特蘭的部署計劃被延遲,目前案件正在上訴法院審理中。
儘管市區部署受阻,500名國民警衛隊成員仍成功抵達芝加哥市郊,在ICE設施外巡邏,堅守保護聯邦人員和設施的職責。
美國聯邦上訴法院周六(10月11日)裁定,伊利諾伊州國民警衛隊部隊可繼續受聯邦政府控制,但不得部署,因為特朗普政府與該州之間持續不斷的爭鬥仍在繼續,上訴程序仍在繼續。
法院同意本周暫停執行下級法院的一項命令,該命令暫停在該州部署國民警衛隊兩周。該命令稱:「除非法院另行命令,否則國民警衛隊成員無需返回其所在州。」
洛杉磯與華盛頓特區的早期部署案例
在這些爭議爆發前,聯邦政府已在其它民主黨領導的城市進行了類似的部署行動,並遭遇挑戰:
• 洛杉磯:總統於6月不顧加州民主黨州長紐森反對進行部署,以應對ICE移民突擊搜查後,針對聯邦執法行動所引發的大規模抗議和衝突。儘管聯邦法官裁定該部署非法,白宮仍堅持捍衛其聯邦權力並已提出上訴。
• 華盛頓特區:總統於8月宣布首都「犯罪緊急情況」後部署了國民警衛隊。由於特區警衛隊直接向總統報告,雖然地方層面質疑必要性,但部署相對順利。
此外,總統也公開討論向巴爾的摩、奧克蘭、三藩市和新奧爾良等城市部署。#
(本文參考了美聯社的報道)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