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近年有一個都市傳說指有人布置了風水蛇陣,以中環及灣仔繞道的中環入口為例,從遠處望像一條張開口的青蛇。在21世紀的今天,很少人會認真地對待這類都市傳說,頂多只不過小市民茶餘飯後的話題而已。不過,近日有網民拍攝到上述繞道入口附近的某大地產公司地盤頂部,放置了兩隻麻鷹模型,惹起了一些議論,認為是地產公司的「擋煞」布置,也有人反駁,這是無稽之談,麻鷹模型只不過是為了趕走周邊的白鴿。即使有記者就這個布置提問,地產公司的公關部看來也不會回應。不過,華人社會相信風水是一個客觀事實,與風水布局有密切關係的建築、地產行業當然也不會例外。
風水學與原始宗教關係密切,後者有很強的動物圖騰元素。中國古籍中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等古代方位標記,它們全部用動物符號表達。動物界中的相生相剋關係自然也成為風水學的基礎。人類很早觀察到,自然界中老鷹獵食毒蛇卻不會被毒死,因此便有老鷹剋毒蛇的聯想。佛經中「天龍八部」描述迦樓羅(大鵬金翅鳥)與那迦(龍族)的鬥爭,反映了上述自然界現象。根據這個邏輯,如果門前有毒蛇張口的凶兆,那當然要用麻鷹去化解。
近年香港不少人感覺周邊環境有重大改變,對新建築物的形態投射主觀感受去解讀。不過,這種主觀感受背後有很強的歷史因素:香港有豐富的風水學傳統。江西盛產風水師,其中的表表者是賴布衣。傳說賴布衣也曾到過香港,並且留下「太平山頂石龜下海之時,便是香港陸沉之日」的預言。賴布衣是800年前的宋朝古人,在嶺南尋龍探穴之際,究竟有沒有到過香港,尚待考證。至於石龜嘛,就正如獅子山上的獅子,都是我們的主觀投射而已。話說回來,當代香港的確出過不少風水大師,例如:著有《香港山脈形勢論》、《天運占星學》的吳師青,將風水術數提升到學術層次。此外,已故饒宗頤教授手書,在鳳凰山頂的心經簡林也被指,是用來釘著鎮壓蛇陣的鳳凰咽喉。
在港英殖民地時代,香港是一個華洋雜處的國際城市。上述都市傳說最有趣的地方是,傳統中國風水學也和港英政府、英資企業扯上關係。當年有著名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恍似一把利刃插在中環之上,港督府立即以栽種幾棵柳樹,建造旋轉噴水池擋煞;滙豐銀行中環總行原本風水極佳,但當前面明堂位置的碼頭移位之後便股價大跌⋯⋯ !
現代社會學有一個理論,名為「自我實現的語言」,用日常語言的說法是:「信則有,不信則無。」所謂「風水蛇陣」的說法,大概也可以用這個角度看待。◇
-------------------
香港大紀元創辦24周年
時代變,信念從未變。
-------------------
💪🏻支持我們,您可以:
刊登祝賀廣告
📞 熱線:2770 5566
成為網站會員
🔗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