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小時候對音樂有一定天賦,只要聽過的音樂就記住了,可有一天我在學校調皮搗蛋,後腦撞到門欄,從那之後,我聽過的音樂就記不起來了。」當代漢醫苑中醫診所院長郭育誠醫師在新唐人《健康1+1》節目說。
郭醫師表示,親身經歷讓他意識到頭部外傷對認知能力有巨大影響。臨床上他發現,很多腦性麻痺的小孩子有頭部受傷的經歷。老人跌倒受傷影響更嚴重,最為人所知的案例是台灣心臟外科名醫林芳郁在跌倒撞頭後,罹患認知障礙症。
有時頭部撞擊在當時沒有引起嚴重問題,但可能會對神經系統造成長期影響。郭醫師解釋,一些頭部的舊傷會影響腦部血液循環,隨著年紀增長心臟功能變差,頭部缺氧缺血的現象會更明顯。從中醫經絡理論來講,頭部是經絡(能量通道)密集的地方,頭部經絡受傷,能量和血液流動都會受阻。
足球運動員失智風險高
近年來世界各地的研究發現,一些激烈碰撞的體育運動,例如足球、橄欖球、泰拳等會導致運動員失智風險增加,原因可能與經常撞頭有關。
2021年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退休的蘇格蘭專業足球運動員患上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3.66倍;尤其是經常頭槌的後衛,患上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4.98倍;而較少受到頭部撞擊的守門員,患上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1.83倍。職業生涯超過15年的足球運動員風險更高,患神經退化性疾病的風險是一般人的5.2倍。
另外一項2019年發表的美國研究也發現,經常進行激烈碰撞的美式足球運動員患上神經退化性疾病風險是棒球運動員的3倍。
除了失智等神經退化性疾病,一項丹麥研究也發現,在少年時因頭部受傷看醫生的人,患上精神分裂症、抑鬱症、躁鬱症等精神疾病風險均較高。
保護頭部的習慣
郭醫師提醒,要從小注意保護頭部,以減少頭部外傷的危險。
1)小孩在學爬和學走路時戴上護頭的軟式頭盔。
2)避免容易撞頭的運動,如美式足球和泰拳。
3)避免騎電單車,一旦發生交通意外,對頭部傷害非常嚴重。
按摩改善頭部舊傷
我們從小到大或多或少都有撞頭的經歷。郭醫師建議,經常自我按摩頭部,可以幫助頭部舊傷恢復,讓血液循環更暢通。做法是:找到頭部曾撞到的位置,或是凸起、凹陷的位置,以及揉起來會痛的位置,這些位置通常有淤阻,每天至少揉三次,每次揉5分鐘。
建議徒手按摩,不需使用工具,也不要太用力,因為頭皮肌肉很薄,容易受傷。應輕柔按摩,多按一會兒,就會感到眼睛更明亮,這是頭部血液循環改善的標誌。
此外,郭醫師指,按摩頭頸部也可以改善淋巴循環,幫助大腦排毒和修復。研究顯示,負責為大腦排毒的腦脊髓液流入頸部淋巴,透過按摩頭頸部可以增加腦脊髓液的流量。
郭醫師指,大腦功能開始衰退的警訊,其中最明顯的就是失眠。此外,視力減退、耳鳴、頭痛都有可能是大腦缺氧開始求救的標誌。這時經常按摩頭部可能會有幫助。
好好吃飯護腦
除了按摩之外,郭醫師表示,好好吃飯才能供給大腦足夠的能量,然而現在一些流行的飲食習慣對大腦影響並不好。他提出護腦的飲食建議:
1)吃熱食:當吃冰冷食物時,身體為了溫暖腸胃,會減少腦部供血。
2)規律吃三餐:一日三餐可以供給大腦充足的營養。如果斷食時間過長,有些人可能會血糖太低,讓腦細胞挨餓;如果少量多餐,血液經常集中在腸胃,也會影響大腦供血。
3)吃夠主食:有些人擔心升高血糖,不吃米飯,但葡萄糖是大腦主要的能量來源。
親近自然啟動自癒力
接地氣(赤腳踩地):接地氣能立即改變身體電位,但應選擇乾淨、有人整理的柔軟草地,避免下雨天或泥巴地。
親近大樹:這是中醫師徒相傳的秘密。建議找一棵比身體粗、筆直,且高達10米左右的樹,如松樹或柏樹,站在樹下。大樹的能量會與自身的能量產生共振波,這時會感到舒服愉快,特別是在生病經脈不通時。@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