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在9月30日表示,哈佛大學已和聯邦政府達成初步和解協議,哈佛將拿出5億美元來開辦職業學校,以求恢復特朗普政府對其凍結的24億美元撥款。這是特朗普在打擊大學中的「覺醒」(Woke)文化和反猶太主義的又一場勝利。

自今年1月重新上台以來,特朗普已為重塑美國大學教育展開了一系列推動回歸傳統的文化戰,旨在遏制並結束美國大學和教育機構中的極左意識形態與議程,包括「DEI」。DEI指的是「多元、平等和包容」。

這個過程並不是順利的,特朗普政府也遭到多宗訴訟反對他的政策和行動。而特朗普也使出毫不客氣的對策,從發布行政命令到凍結或取消聯邦資金,從施壓長春藤高校到解散教育部和吊銷外國學生簽證等舉措,多管齊下,力圖恢復傳統教育。

(接前文:多管齊下文化戰 特朗普重塑美國教育(上)

收緊簽證 遣返有安全隱患的國際學生

特朗普在今年上任之初就承諾要「迅速取消大學校園內所有哈馬斯同情者的學生簽證」。

今年3月,美國國務院吊銷了300多名參與支持巴勒斯坦示威活動的國際學生的簽證,這些學生被列為支持恐怖主義。

德雷塞爾大學策略管理學臨床正教授史丹利‧K‧里奇利(Stanley K. Ridgley)博士表示,校園中反猶暴力事件蔓延背後是「資金雄厚的激進組織引發的暴怒和表演性混亂」,同時,「暴力和暴力威脅也為DEI的『蓬勃發展』打開了大門。」

到今年8月,國務院總共吊銷了超過6,000名國際學生的簽證,主要原因是相關人逾期居留,以及涉嫌其它違法行為,如襲擊、醉駕、入室盜竊和支持恐怖主義。

特朗普政府強調,吊銷簽證的做法是出於國家安全考慮,旨在防止恐怖主義支持者利用學生身份潛入美國。

促透明 阻止敵對勢力資金影響美國大學

共和黨長期以來一直對外國資金流入美國高校表示擔憂,認為這些資金會影響美國研究,以及存在潛在間諜活動和敏感資訊竊取的國家安全問題。

特朗普於4月23日簽署《關於美國大學外國影響力透明度問題》行政命令,要求高等教育機構披露捐贈者的國籍和其它訊息。白宮幕僚秘書威爾‧沙夫(Will Scharf)在命令簽署儀式上說:「我們認為,某些大學,例如哈佛大學,經常違反這項法律,這項法律沒有得到有效執行。」

特朗普政府已對哈佛大學、賓夕凡尼亞大學、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和密歇根大學就外國資金問題展開了調查。

白宮6月4日發布的暫停哈佛參與外國學生簽證計劃的事實說明書(fact sheet)寫到,哈佛大學與外國對手關係密切,僅從中國就獲得了超過1.5億美元的資助。作為交換,哈佛大學接待了中國共產黨準軍事人員,並與中國境內人士合作開展可能推動中國(中共)軍事現代化的研究。

說明書還寫到,中國共產黨已派遣數千名中高級官員前往美國院校學習,哈佛大學被認為是中國境外頂尖「黨校」。習近平的女兒也在2010年代初就讀於哈佛大學,當時是該校的本科生。

早前有BBC報道透露,2013到2019年中,哈佛大學和耶魯大學分別接收有中國方面(不含香港)9,367萬美元和2,410萬美元的捐贈及合約。所有美國大學在此期間總共接收中共資金9億美元。

撤機構 解散教育部 放權到各州

在新冠病毒大瘟疫期間,拜登政府的教育部要求學校停課,並推動有利於DEI和LGBTQ+群體的政策,這令部份學生家長和共和黨人感到憤怒,要求解散教育部的呼聲在保守派中也越演越烈,他們認為教育部是政府臃腫、浪費和越權的象徵。

特朗普於3月20日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指示教育部長麥克馬洪「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協助關閉教育部,並將教育權力交還給各州和地方社區,同時確保有效且不間斷地提供美國人所依賴的服務、項目和福利」。

7月,最高法院裁決,允許特朗普推動解僱約1,400名教育部工作人員的計劃。最高法院沒有給出裁決的理由,但媒體解讀,為解散教育部開了綠燈。

雖然正式解散教育部需要國會批准,但是特朗普政府已在把教育部的一些職能逐步移交給其它部門,例如學生貸款系統交給財政部或小企業局;職業技術教育和成人教育交給勞工部;特殊教育交給衛生與公共服務部;民權辦公室交給司法部等等。

教育部長麥克馬洪在她8月進行的「將教育歸還各州之旅」中表示,「我們將去除官僚主義,把教育轉交給各州。有的學校非常有創新性,我相信當我們讓聯邦讓位,地方就會越來越能發揮創新性。」

嚴認證 提高院校品質

認證是高校獲得聯邦財政援助必須經過的程序。

特朗普4月還簽署一項行政命令,要求改革高等教育認證體系,以「確保大學提供高品質、高價值的教育,避免非法歧視和意識形態過度擴張」。

教育部5月詳細說明了加快認證機構轉換流程的指導意見。教育部長麥克馬洪表示,這項新政策以及行政命令將「確保教育部不再充當守門人,不會阻止有抱負的創新者成為新的認證機構,也不會對大學機構如何選擇認證機構進行不必要的微觀管理。」

教育部已將其民權辦公室發現的某些大學機構(包括哈佛大學和哥倫比亞大學)的違規行為(違反聯邦《反歧視法》)告知認證機構,並表示這些學校似乎不再符合認證機構的標準。這可能會讓這些大學失去獲得聯邦資金的資格。

改革學貸 讓學生自負其責、珍惜機會

特朗普在3月簽署了一項行政命令,要求限制公共服務貸款減免的資格。公共服務部門的工作人員在支付了10年的最低還款額後,其剩餘的學生貸款才能獲減免。

教育部4月宣布,將恢復自2020年3月以來對違約學生貸款的追討。此前的拜登政府4年期間,總共為大約500萬名借款人提供了約1,800億美元的學生債務減免。

7月,教育部宣布,約800萬聯邦學生貸款借款人將從8月開始恢復支付其債務餘額的利息。

特朗普的《大而美法案》將於2026年7月對聯邦學生貸款進行全面改革,包括將所有聯邦學生貸款的終身總借款上限設定為257,500美元。

針對兩黨不同立場,身為哈佛人的哈佛大學政治研究員喬治表示,右派更強調「個人責任」,如果學生沒有還貸壓力的話,他可能就會「隨便貸」,也「不珍惜自己的學習機會」,「激勵機制也就沒有了」。

總體來說,喬治認為,民主黨的一些政策原本是為了幫助弱者,用意是好的,但是「被濫用了」,反而讓一些「沒有能力的」或是「投機的」人上位,造成了「新的不公平」,以及讓公司、學校、政府機構等「效率特別低」。

他補充,民主黨越走越左,「肯定會遇到反彈」。特朗普現在是「先把這些極端的例子給堵上」,然後再往中間拉,最後會「在中間取得一個新的平衡點」。

(大紀元記者梁耀對本文有貢獻)#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Andr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