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周二(10月14日)上調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指出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的新關稅政策與金融環境的實際影響比預期更為溫和。不過,IMF同時警告,若中美貿易緊張持續升級,全球產出恐再度受創。
全球成長上修至3.2%
在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IMF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測從7月的3.0%上調至3.2%,並維持2026年預測為3.1%。報告指出,近月美國與主要經濟體達成多項貿易協議,緩解了關稅措施帶來的衝擊,加上報復性措施有限,使全球經濟展現出強勁韌性。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沙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表示,除關稅影響低於預期外,企業靈活調整供應鏈、歐洲與中國的財政刺激、美元走弱,以及人工智能(AI)投資熱潮,共同支撐了經濟增長。他指出:「總體而言,情況沒有想像得嚴峻,但仍比一年前的預期差,也低於所需水準。」
美中摩擦升溫 全球前景承壓
近期美中經貿緊張再度升溫。中共當局10月9日宣布加強稀土金屬出口管制措施,被普遍視為意圖擴大對全球半導體及高科技製造供應鏈的影響力。
作為回應,特朗普威脅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最高達100%的懲罰性關稅,現行平均關稅約為55%。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近日表示,雙方正磋商以避免全面貿易戰爆發。
古林沙斯警告,若新一輪關稅報復落實,將對全球經濟構成「極重大風險」,進一步削弱企業投資與消費者信心。
IMF測算顯示,若美國對中國商品關稅提高30%,並對日本、歐元區及部份亞洲新興市場加徵10%,2026年全球增長將下滑0.3%,2028年降幅可能擴大至0.6%。若再考慮通脹上升、利率攀升及美資需求下降等連鎖效應,全球GDP恐於2026年縮減1.2%,至2027年削減幅度或達1.8%。
美歐日經濟表現穩健
在基準情境下,美國經濟仍保持韌性。IMF預期美國2025年增長2.0%,略高於7月預測的1.9%;2026年則為2.1%。增長受惠於關稅壓力低於預期、共和黨減稅法案的財政刺激、金融環境改善及AI投資熱潮。
歐元區2025年成長預測由1.0%上調至1.2%,主要得益於德國擴大財政開支及西班牙持續強勁的復甦。日本則因上半年出口激增,預測由0.7%升至1.1%,但IMF預期2026年增長將放緩至0.6%。拉丁美洲及加勒比地區預測亦由2.2%上調至2.4%,其中墨西哥預期升至1.0%。
中國風險猶存 房地產脆弱
IMF維持對中國2025年增長預測4.8%、2026年4.2%不變,並警告出口增長可能難以持續。古林沙斯指出,中國房地產市場在泡沫破裂四年後仍未穩定,金融風險高企、信貸需求疲弱,經濟正處於「債務與通縮陷阱」的邊緣。
通脹分化趨勢擴大
報告預測,2025年全球通脹率為4.2%,2026年降至3.7%,與前次預測相近。但主要經濟體間通脹分化明顯:美國企業可能開始將關稅成本轉嫁給消費者,推高物價,而亞洲出口國如中國、印度及泰國,因增長放緩而面臨較低通脹壓力。
本次報告發表之際,IMF與世界銀行年度會議正在摩洛哥馬拉喀什舉行,全球主要財經領袖、各國財長與央行行長齊聚一堂,圍繞貿易緊張、通脹趨勢與全球經濟韌性展開討論。#
(本文參考了路透社的報道)
----------------------
【新】📊 每周財經解碼
https://tinyurl.com/2asy8m4p
🔑 談股論金
https://tinyurl.com/yc3uda7e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實體報銷售點👇🏻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